透过浓屁看见你:屁态新闻业的概念意涵、价值取向与范式演进

文摘   2025-01-24 00:04   天津  

摘要:传统研究者曾将新闻业以固液气三态进行描述,分别提出了固态新闻、液态新闻与气态新闻之说,本文在气态新闻基础之上提出了“屁态新闻”的新概念。屁态新闻业意指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如同无处不在的气体,且这种气体由人产生被人所嗅,即异化为无实质内容、快速消散且带有娱乐化、碎片化特征的“屁态”。这一概念揭示了当前新闻业在追求即时性、点击率与社交传播中可能面临的内容空洞化趋势。屁态新闻业的价值取向倾向于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与浅层次阅读需求,而非深度报道与理性思考。在范式演进方面,屁态新闻业体现了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的快速变化,促使新闻从业者重新思考新闻的本质与责任,探索在信息洪流中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实现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屁态新闻业,新闻生产,消费主义

基金项目:本成果受到自我鼓励资金支持(项目编号:FANGPI20250124)


一、概念阐释


       开宗明义,在新闻业具体形态抽象概括地思路上,笔者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固液气混合形态加以说明,但单就趋势来说,气态新闻似乎更贴合当下网络化浪潮,依靠全球通讯网络系统打通地域上的信息传输阻隔,实现新闻的全天候、全主体覆盖。但气态新闻似乎并不足以说明新闻的性质与价值,故而本文拟以“屁态新闻业”进行转译表述。

        所谓“屁态新闻业”就是以一种形象且略带讽刺意味的表述,用以描绘当前新闻业内普遍存在的追求快速、低俗、低质化内容的趋势。它强调新闻如同气体一般无处不在,却又如屁一般短暂、轻浮,缺乏实质内容和深度价值。这种新闻形态的产生,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加速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密不可分。在屁态新闻业中,点击率、阅读量和广告收益往往成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而非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深度报道。在屁态新闻影响下,新闻从业者的报道重点逐渐偏向于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与浅层次阅读需求,深度报道与理性思考则逐渐被边缘化。

       美国学者皮特拉库在1985年出版的《臭屁新闻》一书拉开了学者们对屁态新闻业的广泛讨论,拉库认为新闻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以信息深度和传播质量为核心,转变为以追求速度、吸引眼球和获取利润为主导(拉库,1985:223)。华裔学者艾芳皮则强调“臭屁新闻”为我们理解当前新闻业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反思屁态新闻业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思考的路径(艾芳皮,1996)。事实上,朱熹曾谈到“气者,理之依也”的概念,盖洛普民调屁学发展常任理事于小屁对此认为,屁即气,气附理,有理谁爱放屁谁放屁(于小屁,2021),这里面就涉及到新闻的弥散以及对理性的追求(胡邹,2025)。日本学者房一天梅丸先生是屁态新闻业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将屁的产生与日本传统物哀相联系,认为屁态新闻业不仅是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文化情感表达的转变。房一天梅丸指出,在快速消费信息的时代,新闻如同屁一般,短暂而频繁地产生却又迅速消散,这种快速迭代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焦虑(房一天梅丸,2023)。他进一步强调,屁态新闻业虽然看似低俗,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与文化反思,是对传统新闻业过度追求客观性与中立性的一种反叛。韩国学者朴出屁也指出流行文化与屁态新闻的产生密不可分,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流行文化逐渐渗透到新闻生产之中,使得新闻内容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新闻娱乐化和碎片化的趋势(朴出屁,2024)。屁态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正是流行文化与新闻业融合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的关注,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为此,有必要重新厘清我们对屁态新闻业的自身定位与价值取向。可以认为屁态新闻业不仅是对传统新闻模式的一种挑战,更是对当代社会心态与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深刻反映。在厘清定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屁态新闻业所承载的娱乐性与批判性并存的特质,它既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情绪释放的出口。同时,价值取向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屁态新闻业在快速消费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平衡新闻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以及如何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引导公众进行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


二、屁散人来:屁态新闻业的双重取向


(一)弥散性:屁态新闻的追踪、扩散与增殖

       屁态新闻业的弥散性就表现在屁源追踪、屁味扩散与屁味增殖三个方面,其中屁源追踪涉及了对信息源头的调查与确认,强调屁态新闻的释放与行动主体之间的强关联性。据屁源声音强弱可分为强响屁新闻、闷声屁新闻与无声屁新闻三种情况,强响屁新闻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力,成为舆论焦点;闷声屁新闻则可能悄无声息地在小范围内传播,逐渐累积影响力;而无声屁新闻则更为隐蔽,难以察觉,却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公众的认知与态度。屁味扩散则是指屁态新闻在社交媒体等渠道上的广泛传播与影响放大。通过网络的病毒式传播,屁态新闻能够迅速跨越地域、阶层与群体的界限,形成全民热议的话题。这种扩散不仅增强了屁态新闻的曝光度,也使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解读、重构与再创造,形成了多元化的意义体系。屁味增殖指的是一些媒体或个人可能在他人屁劲儿大的时候蔫蔫地放了个小屁,两股或多股臭味混合实现了多主体新闻生产的复合性。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单一的新闻事件或话题可能因不同视角的解读与补充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甚至衍生出新的议题与讨论点。屁味增殖不仅展现了新闻生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反映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与消费呈现出更加碎片化、个性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屁味增殖并非总是积极的,有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误导或混淆,因此,在享受屁态新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应保持理性与批判性思维,审慎对待每一条新闻信息。


(二)人本性:屁态新闻的危机察觉与风险预知

       屁态新闻业的人本性强调屁态新闻由人产生并服务于人的特质,突出屁态新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尤其在AIGC过程中实现了屁态新闻生产的深度价值对齐。具体来说,其在内容处反映为危机察觉和风险预知两种情况。在危机察觉方面,屁态新闻能够及时捕捉到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快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种关注不仅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行动,还激发了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共同为解决问题贡献力量。屁态新闻业的人本性在这里表现为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和守护,通过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当然,屁态新闻的危机察觉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有时也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差。但正是这些偏差和不确定性,为公众提供了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和进步。而在风险预知上,屁态新闻则能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潜在社会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对当前趋势的把握,屁态新闻能够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为公众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这种预知能力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损失,还能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屁态新闻业的人本性在这里体现为对未来的预见和关怀,通过科技的力量守护社会的安宁。


三、成屁的想象:屁态新闻共同体的范式演进


       诸多主流新闻作品在遇到屁态新闻的解构与狂欢后纷纷在流量层面影响式微,何以“成屁”成为了新闻融合后亟待面对的议题,这主要包含着我们对屁态新闻业主体层面的讨论。

      法国学者路易·段小屁曾在埃塞俄比亚国际屁学峰会上振臂高呼,新闻“成屁”即将成为一种新闻生产的想象状态(段小屁,2022)。他进一步解释道,“成屁”就是拥有流量,以低质恶劣的内容来满足大众的窥私、猎奇甚至扭曲心理。现实中,诸多人士为了出圈以实现自身可见性,甚至如法炮制出一系列屎、尿的作品,众所周知的就是塞尚的“小便池”艺术品,以及小小孙的《何以为屎:屎的数字化生存与媒介本体论意义——基于对1034泡屎的民族志研究》和《触发、抖动与遮蔽:构建撒尿传播学行动研究的路径探赜》两篇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作品一经发出就引得学界众知名学者纷纷转发朋友圈、微博讨论,不少学生还反映要将此论文投递至《新闻小学》、《国内新闻界》等山寨期刊上。这就是大家对“成屁”的想象,屁态新闻就以一种低劣的、恶搞的信息要素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思维之中,并进行传播扩散以实现自身屁态的合法性。

       自库恩提出“范式”一词以来,屁态新闻业准寻自身范式的道路就从未停止。这一范式以流量为王,内容低俗化、争议化为特征,不断挑战着传统新闻业的底线和伦理。在这个过程中,屁态新闻业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链条,共同推动着这一范式的演进和发展。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屁态新闻业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一些创作者和传播者甚至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的喜好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制作出更加符合受众口味的屁态新闻。这种个性化的内容推送方式,使得屁态新闻能够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受众的生活中,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对屁态新闻的依赖和认同。这种依赖和认同,反过来又促进了屁态新闻业的繁荣和发展。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受众,在长期的信息灌输下,逐渐接受了屁态新闻的存在,并将其视为一种娱乐和消费的方式。他们开始主动寻找和分享屁态新闻,甚至参与到屁态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中来。这种受众的主动参与,使得屁态新闻业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不断推动着范式的演进和发展。

       然而,屁态新闻业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低俗化、争议化的内容不仅损害了新闻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还可能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和价值观扭曲。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屁态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旦内容出现问题,其影响力和破坏性也将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对于屁态新闻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态度,避免其对社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四、讨论与总结


       在屁态新闻业席卷当下信息传播的版图上,反屁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着,这些反屁运动者深知,真正的新闻应该承载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的功能,而非沦为低俗、恶搞的玩物。他们坚持“屁于利民”思想,坚守“屁不外露”底线,在反低俗、反庸俗、反恶俗上加压发力,为新闻业天朗气清的传播生态提供坚强保证。当然,屁与反屁是新闻形态的一体两面,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把“屁”圈定在可控范围内,防止因“屁”味过浓导致种种新闻生产的“非计划停车”,更要防止“放出响屁带出汤”的失控局面。综合来看,屁态新闻业研究及其共同体的构造,有助于为建设自主知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为全面推进新闻业深化改革带来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已省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