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屎,数字化生存,媒介本体论
基金项目:本成果受到自我鼓励资金支持(项目编号:LASHI20250121)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屎的本体性问题被人们所忽略,确定屎在数字化浪潮下的生存地位及其社会意义成为当下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议题。福柯认为,屎是权力的隐喻,构筑了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元认识(福柯,1967a)。这一点,其实在我国关于“龙遗”的古籍研究中早有记载。许慎在《说文解字》谈到“屎,糞也”,其字形从“艸”从“胃省”,表示这是从食物消化后产生的废物。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其是废物,而忽略了对其的研究,尤其在网络生存语境下,屎的本体地位更应被重视和发掘,进而完善我国本土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大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考虑样本的全面性,本研究特地在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中选取了不同省份和地区的1034泡屎,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民族志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访谈和参与,深入了解了这1034泡屎在不同社会、文化和环境背景下的生存状态。研究者亲自深入屎的产生、收集、处理和利用等各个环节,与屎的生产者、处理者以及相关利益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研究者还结合网络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屎的数字画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刻画,以期揭示屎在数字化浪潮下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意义。
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步统计了受访者谈及最多的词频,并制作了词云分布图。
图1 关于屎的大众心理印象
三、研究发现
(一)屎的可见性:从环境遮蔽到数字化唤醒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屎的可见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屎往往被视为不洁之物,被遮蔽在私人领域或环境角落,难以进入公共视野。“我之前抱着孩子做汤圆,结果孩子拉了一泡屎,在汤圆机器里越滚越大,最后被顾客当黑芝麻馅的率先挑走了”(受访者1),这种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利用糯米面遮蔽了屎的存在表征,忽视了屎本身的价值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数字化平台的兴起,屎逐渐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人们开始在网络空间分享关于屎的经验、观察和思考,使得屎的可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研究发现,数字化平台为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屎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层出不穷,这些内容不仅揭示了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引发了公众对屎的深入讨论和思考(Le.S,2025)。一些网友甚至自发组织起关于屎的线上社群,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心得,进一步推动了屎的可见性提升。“现在有了移动终端,我们看屎也更加方便了,屎成为了我们日常观看的重要内容”(受访者2)此外,数字化技术还为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网络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屎在不同社会、文化和环境背景下的生存状态。这些数字化手段不仅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方向。
(二)屎的交互性:从负向反馈到网络化赋能
屎的交互性就体现在从其原先的负向反馈经由网络化赋能升维至一种可触摸、可细嗅、可观察的存在之境。在数字化平台的助力下,屎的交互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过去,屎往往被视为一种负向反馈,人们对其避之不及,更少有人愿意深入了解。然而,现在,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化技术,屎成为了一种可触摸、可细嗅、可观察的存在(Lao,2023)。人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近距离地观察屎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社群与其他人分享和交流关于屎的观察和心得。
这种交互性的提升,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屎的认知和态度,还为其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将屎作为创作元素,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或设计产品,进一步推动了屎的多元化和跨界发展。同时,屎的交互性也为其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者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加深入地了解屎的生理、生态和文化意义,而教育者则可以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向学生传授关于屎的知识和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屎的下沉性:从中心地带到信息化聚合
屎的下沉性就体现在拉屎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传统聚在一个茅厕进行集体性内容生产,而是单兵作战再通过管道进行物质性聚合,实现信息统筹和协调安排。拉屎的场所和方式,已经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拉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fen,2023a),但却常常被视为污秽和不洁的行为,被边缘化到社会的角落(史蒂芬孙,2024)。然而,现在,拉屎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人化、私密化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中,通过独立的卫生间进行拉屎活动。这种拉屎方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个人隐私和舒适度,还使得拉屎成为了一种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质性聚合方式。通过管道系统,每个人的拉屎行为都可以被有序地收集和处理,实现了信息统筹和协调安排。这种拉屎方式的下沉性,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拉屎的认知和态度,还为其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四、讨论与总结
要想知道什么是屎,就必须知道屎的本质是什么。本文通过1034泡屎的调查,发掘了屎在当下如何进行数字化生存,理解了屎的媒介本体论意义,以期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经验性参考。当然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样本的有限性以及观察日期的短暂性,再有就是未能清楚表明屎的媒介本体论内涵,这一点需要后续研究者进行深入讨论。此外,屎作为人们交往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可以实现对自身的跨文化解读,并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作出独有贡献。
(参考文献已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