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表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各地政策的积极推动,如上海和北京的智能机器人发展计划,将进一步加速具身智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投顾支持 | 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周五,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国机精工、柯力传感、日发精机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11月28日,特斯拉机器人在X上发布新动态,展示了Optimus机器人的新进展。从视频演示看,Optimus单手稳稳接住了迎面抛来的网球。这只新手是第二代Optimus机器人的一大亮点。
马斯克转发视频并评论道:“Optimus将成为你专属的C-3PO和RD-D2(C-3PO和RD-D2都是星球大战里的机器人角色)。”
自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后,国内企业如埃斯顿和新时达等也加入了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和生产,这不仅推动了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零部件企业的业绩增长,也预示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量产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政策指引2025年实现量产,各地方积极响应。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引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将突破“从0到1”的阶段,实现量产;2027年将实现“从1到100”,国内产业链完整度大幅提高,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可实现自给自足。各地方积极响应,山东,江苏,安徽,浙江,重庆等逐步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主要涉及对机器人本体、零部件企业及应用场景的培育扶持和地方产业基金的设立等。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创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技术和产业链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
另外,《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日发布,计划提出,到2026年,南京市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自主工业机器人在行业内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内标杆。
多方巨头纷纷入局
华为、百度、宁德、小鹏等多方巨头纷纷入局。华为、百度等仿效英伟达、OPENAI,主要在芯片研发,大模型,云计算和操作系统等诸多领域提供服务。11月,华为宣布运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在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和产业生态方面做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与超百家企业共同搭建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合作生态,并与16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车企方面,小鹏汽车利用其在工厂制造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及数据优势推出了搭载小鹏天玑AIOS系统以及自研AI芯片的最新款机器人Iron;宁德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准备将其应用于工厂场景。此外,小米、达闼、优必选、宇树、追览等公司均不断迭代机器人产品,迎接量产。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市场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7.6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750亿元,2035年将达到3000亿元。
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具身智能(EAI)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技术涵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技术,尤其在具身感知和交互方面表现突出。随着智能制造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各地政策的积极推动,如上海和北京的智能机器人发展计划,将进一步加速具身智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人工智能与电机等核心元器件技术的迅速突破为新时代人形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带头引领下,2023年以来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新品迎来“井喷”,各式产品和而不同。预计工业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场景,商业服务领域次之,家庭消费端将于最后应用但潜力最大。作为世界工厂,在国内政策不断催化之下,我国有望打开人形机器人降本空间,助力其商用量产。海外玩家将继续发挥AI科技优势,以英伟达及OpenAI为代表的技术端巨头将成为行业密不可分的一员、重塑行业生态。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集成厂商、资本布局者及零部件厂商。
扫码回复“8-机器人概念”领取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