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学习理论先锋 弘扬教育家精神,欢迎大家聆听本期的有声书,我是党员王婉珺,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的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榜样人物—陈立群。”亲爱的陈爸爸,请允许我们这样叫您……”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民族中学2018届孩子们的一封信。其实这样的信,在校长陈立群手里,还有厚厚一叠。在浙江担任中学校长30多年,陈立群带出了12届960多名宏志生,其中很多学生都喊他“陈爸爸”。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唯一的公办高中台江民中,每年仅有100来人能上二本线,2008年和2011年只有一名学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就外出打工了,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辍学。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出名的“差校”却在这几年打出“翻身仗”。2018年,全校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11年来,台江高考没有一个上600分,这一次“破纪录”达到8人。奇迹背后,一个人功不可没-现任台江民中校长陈立群。陈立群出生于浙江农村,因家境困难曾一度辍学。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他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写。2001年,他创办浙江省首个专门招收家境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宏志班。62岁的陈立群从教38年,担任校长34年。他始终有个信念:人在难时,帮一把,或许能改变一生。2016年退休后,国内多家民办中学向陈立群伸出“橄榄枝”,年薪都在200万元以上。他却一一婉拒,说:“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陈立群经常引用这个观点。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家长,他格外重视“心灵唤醒”“精神教育”的力量。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以及各种公开场合,陈立群都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苗族崇拜树,教学楼前开辟“志向林”,在每年台江民中“‘12·9'励志节”这天,师生们将自己的志向埋于树下,他总对教师说:“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与责任感。”对学生,他希望:“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能成为引领、陪伴你们一生的精神武装。”在台江民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孩子占半数以上,陈立群经常走村入户家访。台江县境内崇山峻岭,车辆经过之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有些地方需要坐船、步行。他把苗族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也唤他“校长爸爸”。陈立群吃不惯辣椒,学生们亲手做了香甜的苗族姊妹饭、南瓜饭;很多人把高考志向定为浙江大学,因为“想去‘校长爸爸’住的地方看看”。一名学生在学校公开栏张贴公开信:“生命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您像天上的星星,我可以循着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在陈立群带领下,台江民中的学风、教风、校风一天天好起来,在各种帮扶政策下,因家庭困难辍学的现象基本消除,十几位来自杭州、贵阳的老师在台江民中支教。陈立群说:“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会结束,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他总在思考,自己离开后,能为这里留下些什么。最后把陈立群最喜欢的一首诗分享给大家。“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他说:“我甘愿住在寒舍里,我有我的追求,我来这里的目标,就是让更多苗族孩子走出去。”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2016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