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由扬州大学联合江苏省旅游学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中餐繁荣基地、江苏省淮扬菜产业化工程中心承办的“首届饮食文化地理与美食旅游研究前沿论坛暨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年会”在扬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出版研究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交流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
开幕式由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党委书记解小青主持。扬州大学副校长赵文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黄震方分别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由江苏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南京大学讲授、博士生导师章锦河教授主持。
邢颖会长以《美食旅游赋能城市特色化发展》为题,举例广东清远通过扩大清远鸡的影响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四川资阳建设“柠檬美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云南蒙自以过桥米线为桥做大产业链、陕西的咸阳以面食为主题打造美食街、山西大同做大做强面食产业、齐齐哈尔发展烤肉、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区管委会打造葡萄酒特色产业集群酒文旅一体化均是地方结合自身条件优势,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认为美食文化作为城市资产通过优化、重构、重组,围绕土特产可以做大做强产业链,赋能城市特色化发展。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兆荣教授以《传统饮食与非遗》为题从人类学的视角提出,味道是饮食文化的核心概念,具有共需性、共识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美、和、礼、味、品是中国饮食独特的品尝民族志。中国的饮食体系不仅是人类身体器官的感受和体味,更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将自己独特的对自然万物的理解融会贯通在食物和烹饪之中。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国军教授以《由“合”至“和”:大食物观重塑“人-食-地”关系》为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大食物观的构想。指出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人、食物与地和时共生的结果,梳理人、食物、地关系在历史向度上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具有必要性。表示流动性是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动力,艺术性是生产的重要方式,共情性是生产的重要目标。“人”“地”食物供求关系的平衡是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综合作用的结果。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侯兵以《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嬗变的特征与机制》为题,从饮食的多重意义与饮食文化生产的演化讲述了研究开展的缘由,并对文化生产理论、地方文化生产与再生产以及旅游重塑地方文化的相关观点进行综述。通过特征表现与机制分析揭示了饮食文化生产的发生规律,构建基于旅游影响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研究体系,强调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逻辑的深刻影响。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邓力以《中国饮食文化的科学性与智能化发展》为题。从中国烹饪的危机切入,理性讨论西方工业化对中国餐饮发展的借鉴意义,提出传统饮食文化与哲学对于当代研究具有重大影响。介绍近些年带领团队对火候、锅气与传统中式爆炒工艺的研究,探索烹饪机器人与新型分布式智能餐饮的实际应用,为中餐智能化和产业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强调中国餐饮文化具有科学性,要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旅游科学》编辑部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张圆刚、《美食研究》编辑部主任王芙蓉分别介绍两家期刊发展情况。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投稿60余篇,经过专家组多轮次的严格评审,来自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作者提交的10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提交论文的40位作者分别在分论坛饮食文化地理理论与实践、文旅融合与美食旅游、饮食非遗与饮食消费和数智科技与文旅产业分会场分别向大会报告,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16位教授做点评。国内外学者和行业专家深入思考饮食文化地理与美食旅游研究与创新发展的理论建构、多维框架与实践逻辑,为推动饮食文化地理研究与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分论坛一:饮食文化地理理论与实践
本论坛由桂林旅游学院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谭兴勇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薛熙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岭南饮食文化研究中心老师陈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永博对报告进行点评。肯定了汇报者选题的契合性与创新性,并从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研究意义等方面为各位汇报者提供了指导意见。
分论坛二:文旅融合与美食旅游
本论坛由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师陈倩主持,围绕非遗饮食、乡村美食、文旅融合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汪京强,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潮莱学院院长、教授陈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吉根宝对报告进行点评。讨论指出,要从更广泛的方面研究美食与旅游的关系,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
分论坛三:饮食非遗与饮食消费
本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林岚主持,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朱桂凤、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教授余凤龙、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张瑜对报告进行点评。讨论认为对于非遗饮食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握研究出发点与落脚点,不能泛泛而谈、浮于表面,要将调研定点定型进行研究。
分论坛四:数智科技与文旅产业
本论坛由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教授徐冬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孙晋坤、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郭永锐对报告进行点评。指出对于信息化的研究,在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工具时,应进行充分考虑过滤掉无用数据,严谨精细,使研究结果更为准确。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国家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战略被推向新的高度的视阈下,本次大会深入思考饮食文化地理与美食旅游研究与创新发展的理论建构、多维框架与实践逻辑,推动饮食文化地理与美食旅游的理论研究,当代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