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获胜,为什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文化   2024-11-07 17:39   北京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用这句话形容刚刚落幕的美国大选,笔者觉得十分贴切。

笔者观察到,随着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茧中网上犹如油锅添水,沸腾一片,欢呼者有之,赞赏者有之,怒骂者有之,哀叹者有之。特别是看到好几个过去一直支持哈里斯、反对川普的所谓国际政治专家、意见领袖,纷纷发文为自己说过的话道歉,说自己分析错了,对不住大家云云。

网友倒也大度,说你不是分析错了,是猜错了,道歉就不必了,以后遇事别再瞎猜就行了。

笔者觉得,这些专家、大V,之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在于他们的代入感太强了。他们把自己对世界、对川普的感知当成是美国人对世界、对川普的感知。

很多人之所以支持哈里斯、反对川普,很大原因是俄乌战争,因为他们听说川普上台后要逼乌克兰投降,“割地求和”,所以他们怒火万丈,尽管他们只是“听说”,听茧中网说。虽然这些支持乌克兰的人都是好人,善良的人,明是非的人,但有时也会陷入自我之中无法自拔,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也充分说明,那些动不动批评他人处于信息茧房的中国知识精英群体,却对自己身处信息茧房的事实毫无察觉和自省的能力。他们对美国政治缺乏深刻的洞察,对政治原理缺乏深度的思考,对现实政治的复杂和运行规律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所以他们的分析和预测才会跟事实大相径庭,让他们大跌眼镜。

因为,这是美国人选美国总统,不是外国人选美国总统,也不是美国人选世界领袖。谁能解决普通美国人身边的问题,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或更好的日子,他们就选谁。

从这个角度来说,川普的“让美国再次强大”太对了。

按笔者对美国的有限了解,美国人更关心的是身边的事、国内的事。根据这次大选的选民调查和投票分析,选民关心的排在前几位的议题分别是票子、房子、孩子和外来移民,哈以、俄乌在他们心目中,绝对进不了前三。

票子是通俗说法,其实就是经济议题,房子其实也是一样。拜登政府四年来,通货膨胀一天比一天严重,导致很多美国家庭财务缩水,生活质量下降。据美联社的调查,家庭财务状况每况愈下的选民比例,从上次总统选举时的约20%,上升到了约30%。许多选民仍然对2022年6月创四十年新高的通货膨胀率感到震惊。大约九成的选民非常担心,或有些担心食品杂货价格上涨,而大约八成的选民担心医疗保健费用、住房费用或汽油费用飙升。

孩子实际是说教育问题,特别是民主党大力推进的“性别自由”的做法,是很多观念保守的家庭无法接受的。有位支持川普的选民就这样说:“早上出去时是儿子,晚上回来时就成了女儿,最要命的是,家长对此还一无所知。”

而大量外来移民造成的就业紧张、犯罪率上升,更是让普通美国人怨声载道。

至于民主党操纵政治正确,玩弄意识形态,从价值观方面戕害、破坏美国的立国之本,给美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造成的深远恶果,是一个更加严肃的话题,留待以后再说。

总的说来,拜登-哈里斯民主党执政四年交出的答卷,美国老百姓打分是在及格线以下,所以,这次大选才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这可是自里根之后共和党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有望控制参众两院,美国老百姓用选票做出了选择。

毫不掩饰,笔者一直支持川普,从八年前的上台,到四年前的失败,再到今天的再次成功,这份支持一直没变,也没动摇。

很多反对特朗普的人主要是因为他的表达方式和行事风格,指责其信口开河、口无遮拦,甚至谎言连篇。姑且不论这种指责是否公允,重要的是,对一个政治人物的评价应该主要看其做了些什么,而不是说了些什么。

其实,川普属于不太善于作秀、比较真诚一个人,说做政客好像不合格,但是他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能够对美国社会的纠偏,进而对全世界对传统价值的保守,能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最起码,能对世界的邪恶势力、那些流氓,土匪一样的政权起到震慑作用。

在拜登当政这4年中,俄罗斯进攻了乌克兰、哈马斯袭击了以色列,他们都把美国总统当空气,根本不在乎拜登的反应,而拜登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做,就连美国的好朋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基本不理睬美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世界好像失去了带头大哥。

游走国际政治多年的老狐狸拜登尚且如此,如果换上了政治小白兔哈里斯上台,那么局势恐怕会更加不可收拾。

在胜选后的集会上,特朗普说:“很多人告诉我,上帝饶了我一命是有原因的。这个理由是为了拯救我们的国家,恢复美国的伟大荣光。现在,我们将共同完成这一使命。”

如果川普从枪击下幸存是个神迹,那么川普赢得大选也是神的旨意。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风险,但美国人民已经选择了川普。

但愿第二总统任期结束的时候,人们可以与川普一起高歌着惠特曼的如下诗句: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山间听雨
秉持良知、尊重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