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的刀、车,该怎样来化解?

文化   2024-11-14 20:46   河南  


以下能够在官方新闻上查到的今年1月以来的无差别刀、车伤人事件:

11月11日-车
江门开平,11月10日-车
长沙岳麓区,11月7日。
北京海淀区,10月28日。
上海松江,9月30日。
深圳日本人学校,9月18日
山东泰安,9月3日-车
广西防城港,8月31日
长沙开福区,7月27日-车
上海地铁站,6月19日
苏州日本人学校,6月24日
吉林北山公园,6月10日
湖南郴州,5月20日
江西贵溪,5月20日
云南镇雄泼机镇,5月7日
沈阳铁西区,4月24日
浙江台州,3月19日-车
山东省德州,3月1日-车

华东理工大学马子琪、赵云亭两位学者曾集中研究了发生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20起报复社会案例,最终得出结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是由社会情境塑造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非常暴力的人群,也只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才是暴力的。
也就是说,社会结构、社会转型、社会紧张、个体的特质等背景条件虽然可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根本性动机,但是距离解释突发暴力情境的核心动机还很远,个体极端的暴力情境是由紧张与愤怒的情绪塑造而成的,报复社会的本质是情绪场域的产物。
换言之,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个体从遭遇排斥到引起情感畸变,怨气积蓄再到最终的报复抗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此类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必须摒弃”突发“”偶然“的陈旧观念,树立过程控制的理念。比如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容易引起此类事件的结构性风险,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与需求表达渠道,以及建立完善边缘群体的社会宣泄与缓冲机制,着力化解现代性带来的社会困局与个体焦虑,在维持刚性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弹性社会心态的舒展上,寻求柔性治理层面上的平衡与和谐。
这次的恶性事件之后,有学者出面发声,将反思的面向聚焦到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舒展充满戾气的社会情绪上。
比如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旭在《公正的司法是社会的”减压阀“》一文中指出,此次事件,绝非简单的个人犯罪,而是社会矛盾冲击个体心理的恶果。
凶手将愤怒发泄于无辜市民,这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矛盾不容小觑。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与利益关系调整变化,滋生各种矛盾。经济纠纷、情感破裂等问题若处理不当,便可能成为恶性案件的导火索。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矛盾化解中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一旦这道屏障失守,各种暴力极端事件便难以避免。
韩旭还结合此前发生在河南漯河的法官被杀案件分析道,从杀法官这一特定的个体,转向杀群众这一无辜的群体,冲突在升级,暴行在升级,我们的生命愈加处于不安全之中。司法公正不仅是案件当事人的期待,也是我们每一个”置身事外“的人的期盼。不要以为,司法不公的后果只有当事人乃至法官、检察官承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谁能保证我们在公共场合时,不会遇到刀、或者车呢?
与韩旭呼吁社会公平正义不同,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则将焦点集中在如何纾解社会戾气上。
许纪霖说,这几年整个中国社会都绷得太紧了,无论是学生、中年人,还是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老年人,都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压力网中,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社会关系网络也异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当人陷入绝望当中,有可能会使得一些性格极端的人走上绝路。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整个社会需要通过政策和环境改善来缓解这种紧绷的神经。
许纪霖还说,如今很多人都活得非常累、非常不容易,困在系统之中,心中的戾气都比较重。社会要提供适当的安全阀,让这些戾气有合法的发泄空间,总是不让发泄,就有可能蜕变为恶性爆发。有序的、无伤大雅的多元杂乱,有时候,正是一种最好的现代城市秩序。
此外,他还提到社群氛围的缺乏以及生命教育的缺位。
除韩旭和许纪霖,过去几天还有不少人发声追问,但多数文章均在发出不久后被删除。站在官方立场,自然是担心此事造成”示范效应“,但有时,管得越紧,反而会给人更大的压力。
这也暴露出一个循环:投入力量保稳定→社会面充满压力和紧张恶性事件频繁发生继续投入力量保稳定……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听闻北京地铁计划推出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时,曾发出质问:对安保的无节制投入究竟是要防谁?这个社会,若是还没有陷入被迫害妄想症的状态,就该在安保问题上适可而止。歇斯底里地追求安全,带给社会的,根本不是安全,而是压制,还有恐慌。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不取决于有多少大国重器,有多少坚船利炮,而取决于能否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和谐安定。
这起事件,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从源头上防控,并不等于简单的摸排和加强控制,还必然包括结构性的治理能力提升。

山间听雨
秉持良知、尊重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