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面对容易产生慈悲心的对镜,比如:父母、家人、朋友,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希望他们摆脱这些痛苦。当有了一些经验感受的时候,我们再针对一些没有利弊关系的众生。看看愤怒带给他们的痛苦,贪心带给他们的痛苦,愚痴带给他们的痛苦。每一次的亲身体会都让我们更能理解别人。不然,平时说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琐碎的、自我的理解,只有亲身感受到的时候才会真正的理解。
比如我们的父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过精神的需求。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他们要为家人忙碌奔波,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现在年纪已大,身体羸弱,孩子们不在身边,老伴也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忍受着无法忍受的孤独与无奈,连唠叨的机会都没有了,连受累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总是爱唠叨,烦死了,还不如分开的好,其实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的表达方式。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外在,根本没有理解就做出了鲁莽的事。虽然唠叨和争吵的方式有点可笑,可是当唠叨和争吵的对象都没有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度日如年。父母们完全在思念和回顾当中孤独地生活,这种状况很多时候令他们束手无策。
我们能帮他们一点点,哪怕只是理解、倾听,对他们而言都是极大的抚慰。有些年轻人也说自己度日如年,那都是胡说,只是知道这个词而已,根本没真正经历过。我急切地想告诉那些年轻人,不要把父母之间的争吵当做冲突,不要认为他们彼此很苛刻,不要认为是他们彼此之间的折磨。
其实,生活变得鸦雀无声对他们而言是陌生而可怕的,对他们而言平静的独处并不是精神的奢侈品。窗外美丽的景色都变得沧桑,屋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死气沉沉,好像生命的存在都已经被时间和空间淡忘了一般。那就是我们在喧嚣城市中的父亲、母亲。我们真的去感受,才能开始理解,才会听到心脏的每一次跳动。如此的每一个众生都在面对着这样的现象,我们怎能把他们看成是讨厌的人,说他们是“糟老头儿”呢!
其实他们“讨厌”的行为举止是在掩盖自己,是想给自己留一点点尊严而已。他们已经没有了奢华的要求,他们在窗口等待着生命与死亡的约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新奇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