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 | “不止”更新:触媒理论下的老城片区更新实践探索

学术   2024-10-21 20:15   北京  

由cityif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联合推出的专栏【北京规划建设】,旨在实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自1987年创刊以来,一直以"理性成就个性、高度成就深度"为办刊理念。一本表面上看似纯技术的期刊,实际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所有大问题。为人,是我们的唯一目的。





主持人说(张帆):

老城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和设施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活力的复兴,这在成片更新中显得尤为重要。玉桃园片区在更新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触媒理论,挖掘文化内涵,植入各类触媒,注重场所营造以激活片区活力,使更新活动产生的积极效果更可持续并辐射周边区域,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区域整体提升,增强居民归属感,构建和谐幸福家园。



01





引 言

城市发展中应用的“触媒”通常是对后续城市建设产生更广阔正面影响的城市开发活动,是起到刺激和引导后续发展的元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1,二者相互融合,引起“触媒效应”2,构建持续与渐进的更新活动。随着精细化治理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北京老城更新结合实际,从单一单片项目的零星更新,转向以街道或一定片区为单元的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3。在此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思维,以街区为平台推动片区更新和整体提升4,5,注重渐进式更新的方式6,补齐社区短板,提升片区活力,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

目前,触媒理论在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多,且大多偏向于对物质空间的改造与优化,研究对象集中于历史街区保护7,8、工业遗址保护再利用9,10、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11,12等成片区域内,关注尺度多为集中功能片区的整体改造,对贴近民众生活的微空间触媒挖掘不足13;产生触媒反应的对象多是建筑景观等物质性触媒,对文化触媒、事件触媒、理念触媒等的非物质性触媒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片区可持续发展、营造社区氛围、丰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同类项目提供借鉴与支撑。



02




玉桃园片区:

“空间+触媒”模式下的全过程更新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片区位处西北二环内,区域内老旧小区建成时间均在30年左右(图1)。片区历史悠久。明代记载,西直门一带每至初春桃柳成荫,春意盎然。发展至今,社区环境与生活空间逐渐衰落,路边停车现象严重导致道路拥挤,并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街巷公共空间设施陈旧且缺乏历史特色,百姓改造意愿强烈,亟待整体更新和整治提升。玉桃园片区更新包括玉桃园二区北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及前桃园胡同空间整治。在“空间+触媒”模式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片区物质空间改造,触媒事件下的场所营造,以及文化触媒引导的社区文化建设,同时注重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等过程的全面考虑。

图1 玉桃园片区更新项目点位图


2.1 空间+实施单元的建设内容

玉桃园片区更新从初步启动的居住楼改建,逐步扩展到胡同空间优化和小区环境更新整治,在此过程中由企业、政府、街道等多方筹资组织,完成多个项目的整体共建,对玉桃园二区北院和前桃园胡同的公共空间与绿地进行环境优化及设施提质,使得老旧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2.1.1空间整治与设施提升

前桃园胡同改造的整治重点为基础类改造,在全长240米的胡同中设计多处公共空间节点,围绕片区的静态交通、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优化(图2),保障社区生活宜居条件。基于片区停车情况调查,打通交通微循环,将前桃园胡同打造成“不停车街巷”;摸底社区综合市政管网,利用地下蓄水池设置雨水花园。在玉桃园二区北院,通过梳理楼前空间,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结合生态停车场增设、健康步道设计等,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图2 小区环境整治及胡同改造方案平面图


2.1.2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

在玉桃园片区更新过程中,结合公共环境的改造优化,还充分考虑了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活动需求,通过拆除违建,挖掘胡同小微空间,增设儿童友好设施,助力西城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通过增扶手、加坡道,实现片区无障碍设施升级;在休息座椅的靠背角度、座椅高度以及灯光布置等方面的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特征,在整个片区的设施升级改造中考虑弱势群体需求,共建全龄友好社区。


2.1.3多方协同促成综合整治效果

玉桃园二区北院(图3)综合整治项目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是西城区首个“央地共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协商共治的方式保证各类主体民主参与。通过升级改造社区“三站合一”平台,畅通交流渠道,丰富协商民主实践深化协同;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资源“五社联动”协同机制,让社会力量成为社区空间整治和文化提升的重要“外援”。在更新建设完成后,从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和创新活力八方面对片区进行“体检”,保障社区提升、整治、建设的良性循环,居民幸福生活的基底稳固。

图3 小区设计方案空间结构图


2.2 空间+场所营造的多样触媒控制

场所营造的内涵不只是对于场所空间的建设改造,更包含了使用者认同感的场所精神14。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玉桃园片区在物质空间上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连接着居民的情感。触媒效应的产生与效果最大化,除了在于触媒点选择后的更新建设外,更需要通过控制和引导,赋予场所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非物质方面的延续性,并与居民情感和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共同起到激活作用。玉桃园片区在经历各个阶段的物质空间改造后,注重赋予各类设施和空间文化历史元素,例如在路灯和围栏上增添桃花元素,在街角公共空间打造儿童友好活动场所,在景观小品中植入社区文化等(图4-图6),不仅提升了生活环境和公共空间品质,也对社区氛围和更新成果维护有着显著的激活和控制作用。

图4 胡同文化标识

图5 社区文化墙

图6 小微空间改造


2.3 空间+社区文化的触媒可持续引导

在更新建设后,片区空间的使用需要不断的引导维护,从而确保触媒的正向催化效应持续生效。通过单位宣传、居委会牵头等方式组织各类主题活动,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扩充地域文化内涵,提升归属感。由新街口街道主办的“花开新街口”群众文化“生活荟·桃花季”活动在玉桃园片区举办(图7),通过设置文化展示、文化市集、绘画写生、儿童游乐、历史陈列和亲子阅读等各区域活动设置,打造丰富的活动体验,彰显片区文化,增强居民生活的体验感和多样性。

图7 居民多样文化活动场景


综上,“空间+触媒”模式基于改造社区空间、营造场所内涵、丰富社区文化三方面,对片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触媒效果控制与引导,取得了显著的更新成效。


03




番禺区先锋社区:

跨时代历史记忆触媒下的片区更新行动




先锋社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中部,在近700年的历史里一直是政治、商业、文化中心。片区内存有明清、民国、20世纪中后期的建筑,呈现出多时代建筑风貌并存的特征,沉淀了众多跨时代的历史记忆。目前,社区内的特色建筑风貌已经受损,岭南街巷特色明显但通达不畅,开敞空间不足且设施欠缺,原居民占比大,历史情怀浓厚。虽具有一定的商业基础,但档次较低且分布零散。先锋社区在微改造后依然要保持其居住为先的属性,以居民的历史记忆为触媒,丰富居民生活与文化体验,激活新型的社区产业和功能15。以期将其改造为极具老番禺味道、居民安居乐业的宜居社区,以及新旧交融、富有生活情调、开放包容的广府文化体验街区。


3.1 承载历史记忆触媒的片区空间节点选取

随着城市发展,先锋片区规模不断拓展,物质空间内包含了多个时代要素分布,同时也承载了相应时期的历史记忆。通过对建筑风貌特征划分,将片区分为明清至民国、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3个记忆片区和建筑风貌混合、时代记忆多元的文化交汇中心片区(图8)。

图8 先锋社区记忆片区划分示意图15


3.1.1明清至民初老番禺记忆节点——古色先锋

该节点空间是由传统风貌建筑群与开敞空间组成的复合型节点,具有整体性与体验感,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且前后场景衔接性强16,共同诠释明清至民初的时代记忆。主要改造措施包括拆除两处现代公房建筑、增加主街与支巷开口和沿街开敞空间,展露明清青砖镬耳墙建筑群和民国风情的工商银行旧址建筑。传统建筑前广场空间打造为广府文化路演场所,对侧建筑后退架空,与街巷空间结合,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3.1.2 20世纪先锋记忆节点——花巷乐享节点

该节点处于前锋大街十八巷交汇处,巷中集中分布大量红砖建筑,在恢复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街巷改造融合现代元素,形成时空穿越感的微妙体验17,使界面变得积极与多样,人们能自然地融入场所并真切地感受那段年轻、奋进的历史记忆。节点空间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增强建筑开放性,打造为先锋社区西入口的地标性门户节点,强化人们对前锋大街20世纪繁荣商业的记忆。引入餐饮等慢体验型功能,形成休闲与服务结合的参与式互动18,使体验者对历史记忆的感受从瞬时的视觉和表层认知转变为长时间的体验与深层感悟。既满足了本地居民的情感诉求,也触发了沿街更多业态的提升与更新。


3.1.3 跨时代历史记忆节点——记忆交汇中心

该区域主要利用中心闲置建筑打造跨时代记忆交汇中心节点。拆除先锋小学旧址原有的围墙,在原教学楼外立面增加青砖与现代元素,梳理优化绿化景观与设施,将其转变为古今交互的主体化开敞空间。通过对历史记忆的保留、转化和再生,使空间改造兼容多元功能,人们能在这一节点中心体验多时代历史记忆的融汇魅力(图9)。

图9 片区改造实景图19


3.2 记忆、空间、功能融合下的触媒控制策略

从“物、事、场”的角度,通过“保留、改造、再现”的方式,使社区历史记忆依托空间场景形成氛围,进而让人们获得记忆体验感,向人们叙述各时代的先锋本地故事20。在对片区物质空间改造提质的同时,强化独特的片区历史记忆来引导和激活片区更新,将记忆、空间和功能融合作为整体片区的更新思路,以因地制宜、保护与传承,服务居民和少量介入的原则对社区历史记忆、空间载体及使用功能进行有机融合。明清时代的谢地记忆、广府文化以该时期的青砖镬耳墙建筑作为空间载体进行表达,增加文化展览、公共服务、非遗体验和历史传扬等公益性功能,将历史记忆转译为可听、可见、可参与的活动;20世纪50-60年代的集体记忆以现代红砖建筑街巷为空间载体,营造典型生活场景,结合文艺型、慢生活式新型业态,让人们获得该时期的知觉感受;跨时代区域由青砖镬耳墙建筑、连片的蚝壳墙屋共同组成建筑空间,形成了时空记忆的交汇点,承载了从古至今的集体活动回忆,后续植入开放性、展示性强的综合型公共服务功能,从而使场域记忆得以延续(图10、图11)。

图10 明清至明初记忆片区融合分析15

图11 20世纪记忆片区融合分析15


3.3 触媒引导下的共同缔造与片区提升

引入历史记忆作为触媒不仅是老城区保留特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渐进式更新的抓手,还是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社区归属感的有效手段。通过在规划前期群众的广泛参与,收集口述历史、记忆故事应用于节点改造中,使改造方案更易被公众理解与接受,并结合意见征集,使居民切实参与到更新活动中。历史记忆触媒引发的共振与外延张力使先锋社区微改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促使更多资源投入到更新改造中,让记忆在更广的范围中得到延续15。通过小规模触媒的植入观察更新效果与问题,及时调整规划设计和触媒的作用方向,使触媒始终产生正向的催化效应。在首期触媒的带动下,中后期改造以点带面地构建了完整的历史记忆系统,届时基于历史记忆触媒的片区更新效果也将辐射到周边片区中去,从而实现区域的整体提升。



04




双城对对碰:

触媒理论与城市更新的结合讨论




在老城片区更新中,触媒理论的应用需要关注触媒的选取与落实,以及控制作用和引导作用的发挥,通过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触媒的共同作用,对片区的公共空间和氛围进行优化提升,进而实现持续性的更新效果(图12)。

图12 触媒参与城市更新模式图


玉桃园和先锋两个片区按照触媒选取、控制和引导三方面进行更新项目全过程的指导,都侧重考虑到非物质触媒在更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积极影响,并维护后续效果。基于两个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以下经验。


4.1 触媒的选取与落实

利用触媒理论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首要步骤,是对场地进行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基于合理精准的触媒识别,发挥触媒效应的最大效果。两个案例在改造公共空间的基础上,挖掘了片区的场所精神与文化内涵,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共同激发触媒效果,使更新项目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更加持续与丰富。通过物质空间承载文化内涵,非物质触媒延续更新效果的方式确保触媒植入的成功与触媒反应的顺利进行。


4.2 更新模式与多元建设内容的触媒控制

在片区更新中,触媒控制对更新活动及触媒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融入创新的更新模式和多元建设内容,使更新项目的参与性、实施性和丰富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老城内的片区更新囊括了多方角色的重构转换和多方利益的平衡,可通过联合政府部门、责任规划师、设计团队、居民、社会组织等相关利益方,全程参与空间更新以弥补空间参与性不足的问题21。在玉桃园片区更新中,通过社区、企业、责任规划师与居民的多方沟通协调,为社区公共空间现状进行精准画像,制定空间问题和改造需求清单,强化了居民归属感与空间品质的纽带。先锋社区则通过对地区文化触媒的充分挖掘,结合片区特点进行灵活转变,在空间设计中更系统地对非物质触媒进行控制引导,进而在片区内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街区氛围与空间环境。


4.3 治理维护与片区更新效果持续引导

触媒式改造提高了公众自觉保护与更新的意识,使社区更新更具自主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促进社区管理与基层自治,增加片区居民凝聚力,达到良好的更新维护效果。此外,改造后既可以通过多方组织公共活动来维持片区活力,也可以通过多样化宣传方式进行更新改造成果展示,提高片区更新以及触媒活动的社会关注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周边片区的积极发展。玉桃园片区作为西城区示范性的老城片区更新项目,整个更新过程与后续维护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后续社区活动的举办中,街道与居委会积极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预告与回顾,延续片区更新成果。先锋社区则在更新改造过程中,通过本地居民的时代记忆提取和口述史收集,与其建立情感共鸣,并在后续不断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在片区维护治理中围绕记忆触媒开展各项活动,保障触媒效果的延续性与持久性。


基金资助: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2022-K-024)


参考文献

1 瞿嘉琳,赵婉月,张秋驰,等.触媒视角下的社区微更新探索——以合肥市光明新村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与社区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698-708.

2 徐磊青,宋海娜,黄舒晴,等.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区微更新实践与思考——以408研究小组的两则实践案例为例[J]城乡规划,2017(04)43-51.

3 郑善文,董俊,张健.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经验借鉴与北京方庄更新规划探索[J].北京规划建设,2024,(01):153-163.

4 游鸿,王崇烈,陈思伽,等.北京城市更新行动的制度挑战与优化策略[J].规划师,2022,38(09):22-30.

5 马红杰,赵晔,贾欣,等. 推进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北京街区更新工作规划研究[J]. 北京规划建设, 2021, (04): 7-10.

6 胡洪亮,郭婧,王姗,等.国内外城市更新案例和政策机制分析及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21(04):43-46.

7 张胜美.城市触媒理论引导下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02):79-81.

8 章丹音,杨紫荆.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地段老旧街区微更新设计——以上海市山北街区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23,13(05):95-99+115.

9 陈雷音,秦健,杜博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工业设计,2024,(02):128-131.

10 吴玉婷,徐玲玲,张立娟.触媒理论下铁路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策略研究——以京张铁路张家口段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3,41(03):125-131.

11 王艳婷,范国建.基于触媒理论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浙江省遂昌县箍桶丘村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2(08):86-89.

12 田金梅.触媒视角下传统村落活力再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

13 张子祺. 触媒理论下老城微空间更新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3.

14 安从工,李志勇.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2(12):62-66.

15 赵逸靖,余灏深. 多时代历史记忆为触媒的老旧社区微改造实践——以广州市番禺区先锋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21, 45(09): 103-110.

16 朱蓉. 集体记忆的场所——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基本原则[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4):82-85.

17 李熙盛. 基于场所营造的法国城市空间设计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4.

18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 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6):221-224.

19 番禺市桥先锋社区微改造,广州,广东,中国[J].世界建筑,2024(04):50-53

20 陈晓,陆邵明. 基于记忆诠释的公共空间营造——以于城粮站街区改造设计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9(11):48-55.

21 滕学荣,包婉晴. 城市触媒下的老旧小区景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北京市天宁寺西里社区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2, 2(07): 58-60.


作者单位:

杨曙睿、许超、张曼,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李雪华,北京联合大学


cityif
CityIF,城市规划云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