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司法力量助力双减
“双减应该如何巩固成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24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动在邓州市高集镇二初中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让司法助力基础教育回到正轨,这是双减3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
2024年3月,西安市的司法部门也在当地“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区教育局、公安分局、等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检查中,对此次专项活动进行“伴随式”监督。执法人员依据“双减”的相关政策,对机构负责人依法进行问询谈话,并依据现场查处的宣传标语、收费凭证等材料对机构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其实,自双减落地3年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学生的课业压力不再像之前那么重了。此外,在双减政策之下,90%左右的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被清退出市场。对于家长、学生们来说,或许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课后作业减少了,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些,家长的焦虑也有所缓解。同样,大街小巷的培训机构和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不见了很多,曾经车来车往的培训机构门前变得门可罗雀。
图为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基础教育的无序内卷得到了遏制。而且,为了保证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够学得更好,学得更全,同时缓解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时间上存在的冲突,教育部配套采取了课后延时服务的策略。
3年来,各地各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校一策”的课后服务内容,让课后服务更有内涵,在保证学生作业完成度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内容引入课后服务,如音乐、民间艺术、益智游戏等内容,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双减刚开始的时候有家长认为,没有补习班,怕孩子的成绩跟不上。但是,后来发现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也在帮助孩子完成当天的作业,还能带着孩子一起做益智小游戏,也在让他们画一些儿童画。孩子的压力减少了,以前做不完的作业也消失了,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样下滑。
图为双减前遍布校外培训
其实,从这些内容里,我们能够看到,双减政策落地3年来,经历了很多,包括家长和社会的质疑,一些机构的不理解,但是好在3年下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孩子没有以前那么压力山大,教学机构也在双减下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培养更多元化的孩子。在这之后,双减还要继续推行下去,也就要巩固这些已经取得的成果。
譬如山东在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制定了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15条,在违规办学方面创建了“举报—督办—整改—追责”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健全教育机制的方式,为教育质量底线兜底,同时鼓励第三方参与到学校的课后服务里,以解决校内资源不足的问题。
贵州则将劳动教育作为巩固“双减”成果的重要抓手,“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巩固双减成果,不再把劳动教育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而是将扛锄头、拿镰刀、背竹篓等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引入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图为劳动教育进校园
同时还根据这些内容开展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一位家长在现场如此说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学校教育回归劳动的好传统,我们家长举双手赞成!”
在这些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双减也可以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场教育体系的变革。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之外,司法也是巩固双减成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方面,立法机构和司法力量可以为“双减”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将涉及双减的内容纳入“法治轨道”。
2024年2月,《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开始在网络上寻求意见,这是一份专门用于规范校外培训活动,提高校外培训质量的条例。用明确清晰的条例把校外培训纳入更为规范的轨道,以保证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机构不会死灰复燃。
早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应当对义务教育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为‘双减’工作确立稳定、公开、规范的制度机制和行为规范。
图为法律知识进校园
另一方面,在双减政策下,司法力量进校园,为学生加强法治意识的宣传,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律知识进校园,这是多年以来我们都在做的事情。而双减背景下,法治意识也不仅要进校园,还要进入更多的教学教育机构。如西安的司法部门在“双减”联合专项检查行动中,也进行伴随式监督。向这些机构宣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教学规范。
近两年来,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衢州柯城区,就专门开展了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普法教育、防范校园欺凌、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双减”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多方协助的综合性方针政策。
而对于双减下的基础教育,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无序内卷的退去,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渐改观,校外培训被纳入正轨,成为基础教育的补充,教育的主体回归课堂教学。
接下来,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取得的成果被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保留并巩固,基础教育的学生更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个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更应该从教育的开始阶段抓起。
总而言之,教育是百年大计,而对传统教育模式和体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做出必要的改革同样需要时间。双减政策可以是一个阶段的标志,但绝不是教育改革的结束。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应该依托双减政策,在社会各方的助力下,譬如司法力量的帮助下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