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阅读女孩,经典文学与女性表达|Storyland寒假工作坊招募

教育   2024-10-30 20:00   上海  




来自美国爱荷华州,毕业于文学与创意写作专业的男老师Lucas,与一群在上海长大的女孩们全英文敞开聊《小妇人》,这是一堂非常"故事星球"的课。


作者说在前面‍‍‍‍

我是故事星球的阅读导师Rachel,有一个14岁的女儿Joy。在过去一年里,我发现女儿开始主动阅读《傲慢与偏见》和《简爱》这些女性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了,作为一名注重家庭阅读的家长,我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借助书籍与她沟通内心。今年暑假,我女儿也报名参加了一期《小妇人》工作坊,她很高兴能跟年龄相仿的女孩们一起探讨友情、爱情、亲情和梦想的话题。



两个大家关心的快问快答:‍‍‍‍‍‍‍‍‍‍‍‍‍‍‍‍


Rachel:当时是什么启发你来设计这个工作坊?

Lucas: 我想开这个工作坊是因为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为每个人写的,男性可以从中学习与女性相处,以及理解和欣赏女性。我希望女孩们像Jo一样,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骄傲,并能自由地表达自我。她们可以从书中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情感,或真实生活中其他人的感受,为何悲伤,为何愤怒……而这些都将构成生命成长和改变的一部分。


Rachel:你认为这个工作坊适合男生参加吗?如果参加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Lucas:如果男孩们读一读《小妇人》,会发现女孩们很酷!他们能跟Laurie这个男孩角色产生连接,会意识到妈妈年轻时拥有过,或姐妹在成长中会出现的一些想法跟书中角色类似,就能与她们产生更多的连接,更能关注和共情她们。

↕️滑动查看Rachel对话Lucas


我也有幸能陪伴大家一起度过了两周时光,见证了她们的情谊,女孩们的聪慧、善良和幽默让工作坊的每一分钟都很难忘。


故事星球创新工作坊分享


《小妇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记录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故事,虽然距今150多年,仍有许多应映当下的议题与共鸣。在《小妇人》的第一部分,故事围绕着12岁Amy,13岁Beth,15岁Jo和16岁Meg的生活琐事展开,这本书可以说是四个青春期女孩的成长记,从中可以窥见同龄女孩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故事星球在空间布置还原
《小妇人》作品中的圣诞场景




Storyland导读方法之一是建立“我”和“文本”的连接


女孩们在Lucas导师的引导下,分享着自己跟《小妇人》文本的连接(text-to-self):





text-to-self


12岁的Pheobe最喜欢Jo,因为Jo在四姐妹中最特别,总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14岁的Joy最喜欢Beth,因为自己也喜欢音乐,但声音不像她那么小小的;

13岁的Vivi觉得自己像Beth,在陌生的环境下就会比较安静;

14岁的Elsa最喜欢Jo,她认为女孩不应受到限制,应该有自由做很多事情;

10岁的Nicole最喜欢Amy,她想要成为成熟的小妇人的样子,而且她的性格给别人很多阳光。
在工作坊,女孩们写下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她们的文字书写和口头表达里,我看到这批一零后的女孩对成长的困惑和觉醒,也有对挣脱束缚的渴望;有对自我的探索和认知,也有人际关系带来的困惑;有独立意识在萌发,希望获得自主做决定带来的某种掌控感,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恐慌,甚至来自成人世界的焦虑和压力也渗透到她们的意识中……



青春期必然要探讨的是性别意识和性别表达。


女孩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学业成绩吗?对于《小妇人》里的四个女孩来说,她们的成长伴随着经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意味着在关系中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而那个时代的创伤和苦难也成为她们成长必经的洗礼。对于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来说,成长都意味着阵痛,需要积蓄能量重新探索、尝试。


《小妇人》的写作受到当时美国北部兴起的文学运动影响,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即使家境贫穷和社会规则阻挡着她们内心的渴望,故事中的女孩们依然鼓起勇气追求梦想,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150年后的女孩们,聪颖的她们是否被鼓励勇敢地表达自己独立的想法,是否拥有了追寻自己梦想的自主权?是否因为内心的梦想而燃起了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和动力


工作坊讨论:自主选择权(Agency)


工作坊讨论:性别表达(Gender Expression)


Q


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

社会对男/女孩有什么不同的期待和规范?

Elsa: They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Girls like castles and princesses.


Kenna: In my school, there is a boy who likes hello kitty and little pony, and he wants to have long hair but it's not allowed in our school.


Nicole: I yelled last night when I watched table tennis at the Olympics. My mom said I should behave like a girl.


Phoebe: Girls don't like playing football. Barbie wears pink.



Lucas说在很多年前,蓝色是女孩的颜色,粉色是男孩的颜色,跟现在的认知恰恰相反。他在小红书上找了一些图片带女孩们谈论性别表达这个主题,不同的女性装扮其实都在表达不同个体对于女性化(Feminine)的定义和理解。

圆桌讨论:女孩渴望怎样的朋友?

青春期孩子特别渴望同龄友谊,而择友和社交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困惑和挫折。《小妇人》里青少年之间那些磕磕碰碰、修补之后又继续生长的关系就成为工作坊探讨友谊的绝佳样本,带领孩子探索和思考友谊的实质。


Q


你希望你的朋友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Nicole: kind and honest.

Keena: same hobbies, can chat together.

Vivi: won't hide things from each other. spending time together.

Pheobe: trustworthy.


1994年与2019年的《小妇人》电影海报


《小妇人》里的Meg可以把内心暗黑的小秘密向妈妈倾诉,马奇太太在守护和陪伴四姐妹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智慧与温情。她尊重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她们留下犯错和自我探索的空间,让她们顺应自己的天性生长,也鼓励她们展示各自独特的女性才华


当Lucas问孩子们,身边有哪些自己熟知的女性是让你们感到敬佩的呢?孩子们都分享了自己妈妈身上的某些特质,无论是事业女性还是全职妈妈,她们的付出、勤奋、乐观、坚强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儿。


爱是“看见”真实的彼此


工作坊的其中一个Project是让女孩们采访自己的妈妈(或爸爸),尽管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紧张的学业和工作会把闲暇时间填塞得满满的,彼此之间很少有放松谈心的机会。Lucas老师希望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走近爸爸妈妈的生活,从父母身上学习,并且跟他/她们产生更亲密的连接。


Project--采访自己的妈妈(或爸爸)

《小妇人》给我很大惊喜,一开始只想让孩子接触经典文学作品,直到孩子采访我,问我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么,有什么遗憾么……孩子的身份不再是女儿,而是对我的生活充满兴趣的一个朋友,这也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安静思考。

这个主题本身对青春期女孩子是挺好的,平时我跟女儿聊这些敏感的话题机会是很少的,毕竟我们小时候从来不会有和父母聊这些话题的经验。

眼看着女儿学业越来越忙,玩伴都是同龄人,青春期似乎是妈妈不再被需要的一个阶段,也越来越少有机会跟女儿谈心,这次采访给了我们深度交流和认识彼此的机会。

孩子采访妈妈(或爸爸)后的感受分享



《小妇人》超越时空吸引众多读者的艺术魅力在于,叙事里充满着贫穷与富裕、梦想与现实、快乐与悲伤的强烈反差。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什么是稳定的,不好的事情一直在发生,然而爱和美好能点亮人生中最深的黑暗。


用智慧约束,也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善于言传身教的马奇太太给了四个姑娘一个实验,让她们在家什么事都不用做,她和Hanna(帮佣)也不提供家务的帮助。很快姑娘们就发现家里一团混乱,而且生活也并不像之前想的那么轻松愉快。她用孩子们犯错的经历教育她们,认真工作对人是有益的。


Q


如果你们有三个月的假,无事可做

你们会有什么感受? 

你们同意马奇太太的观点吗?

Nicole: freedom is boring, I don't like playing too much, I think too much money and too much freedon will be boring.


Vivi: It's impossile for everyone just to play all day.


Joy: we can't be lazy , we should be more diligent then we can learn more things.


Kenna: sometimes,mom is right ,study can tell you more things about the world,and your life will be better.but if you only study you will lose other knowledge in society.


Phoebe: if we keep work all day,we will feel stressful,but when we make a schedule we can relax.














对掌控的反噬VS对成长的反思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寻找到自己内在生长的力量,在别人的期待和自我的内心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Laurie有着青少年的叛逆,爷爷对他的人生规划跟自己的梦想不同,他常常发脾气顶撞爷爷的权威。而Meg则拒绝了马奇姑妈的财务继承权,遵从内心选择了自己的爱人。


2019版《小妇人》电影片段


《小妇人》在那个时代传达了一个稀缺而宝贵的价值观,亦即给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的能力给出空间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非盲从或被迫作出自己认为错误的选择


工作坊讨论:代际压力
在工作坊,女孩们写下自己的压力和担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化身报纸专栏作家,习练表达和创作


在Jo的提议下,四姐妹在家里成立了文学社团Pickwick club,这个名字是为了以致敬大文豪狄更斯。女孩们成立自己的Pickwick club的想法被鼓励了,这也正是故事星球工作坊一贯以来的创作精神。


Pickwick club实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创作的自由度(Choice),她们可以选择以诗歌或爱情故事作为体裁,也可以模拟记者新闻调查来创作,也可以呈现一篇有思辨力和逻辑性的论文。


在创作中,她们被鼓励对自己日常熟知的各种关系,比如爱情,宠物或是食物进行反思和探索(Wonder),甚至刷牙这么小的事情也能引发孩子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工作坊创作头脑风暴


当报纸被编辑好打印出来,带着余温送到女孩们手中时,她们惊喜地翻阅着,迫不及待要给爸爸妈妈展示,享受着完成挑战的愉悦和成就感(Delight)


工作坊创作:
仓鼠的一生/对刷牙的尖锐评论/信仰小诗
女孩们自己的Pickwick club






彩蛋:‍‍‍‍


参加完这个工作坊,带着女儿Joy专程去了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
实地探访了《小妇人》作者路易莎的故居‍‍‍

Louisa May's Orchard House in Concord, Massachausetts


园屋门口,实景还原了《小妇人》四姐妹的花园

路易莎父亲的果园屋
曾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思想客厅
后面一栋屋子是父亲创办的哲学学校


《小妇人》的第二部分故事设定在三年后,四个女孩和Laurie又经历了一些改变,也各自面临着人生的抉择和离别。盼着寒假的到来,我们将带着新的视角和观点进入他们的成长故事,收获不同的感动和启发。

期待与各位女孩在寒假《小妇人》工作坊中再见~

📢抢先预告,以下这四个也很“故事星球”的工作坊寒假将限量放送:

👆「创造我的奇幻世界」主题工作坊

适合G5及以上阶段

👆《沙丘》共读创作:环境、人类与AI的未来

适合G5及以上阶段

👆共情力创意漫画主题工作坊

适合G2及以上阶段

👆故事创演频道

适合G1及以上阶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