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刚刚落幕,爱童书的Storyland,当然不会错过就在家门口的盛会。这不,最新探展消息来啦!
逛书展,Storyland都看什么?
- 看看世界各地做童书的人,会把哪些话题带给孩子,在呈现形式上做了哪些有趣的探索;
- 和孩子喜爱的作者们见面,听他们讲作品背后的故事;
- 翻阅国内外最新童书、值得关注的童书,为Storyland的孩子们挑选“精神食粮”
当然,更重要的是把新鲜讯息都带回来,和Storyland的朋友们分享!
这就跟着Storyland童书研究员,盘点今年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看点吧~
作为“专业观众”来看童书展,一到展馆就先奔向版权区。这次我在“博洛尼亚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简称BOP)”专区驻足好久。
来看“国际童书展”,特别想看到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出版人在为孩子创作和呈现什么样的童书。这次BOP入围和获奖的出版社汇聚上海,给了我开眼界的机会。
BOP按六个区域分别评奖:非洲、亚洲、欧洲、北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这次参展的来自意大利、摩洛哥、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捷克等国的出版方,带来了类型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童书。
意大利的Corraini Edizioni我原本不了解,但一眼认出了《可怜虫蚯蚓的生活》的意大利原版。Corraini Edizioni做书,也办艺术展览,做创意项目,童书的选题和形式都很新颖有趣。
这三本书属于“童话新编”,讲的是经典童话故事,却把艺术、建筑、时尚元素融入其中。要是让现代时尚设计师挥舞魔棒,什么样的服饰能让灰姑娘脱颖而出?三只小猪该寻求哪位建筑师的帮助,才能对抗大灰狼呢?跟着故事踏上时尚和建筑之旅吧。
这两本书分别关于“味觉”和“智能”,两个既日常又抽象的概念,原来可以变成轻盈又富有艺术感的绘本。
Yanbow Al Kitab来自摩洛哥,是今年非洲地区的BOP获奖者。他们带来的书风格独特,充满阿拉伯风情,也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童趣和哲思。
现场翻了一本关于蚂蚁女士和蟋蟀先生的绘本,拼贴风格潇洒自在,务实者和梦想家从互不理解到握手言和。这本书也出现在今年的“童书+”特展上,还入选了2023年的德国“白乌鸦”书目。
Solisluna出版社来自巴西,展位主人是一位热情的小伙子,介绍说展位上的几本新书,在巴西也是刚刚上架。在出版方向上,他们关注多样性、包容性和环境议题,插画风格丰富多样,各美其美。
“荒野图书”来自阿根廷,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注重出版诗歌,既有给小小朋友做的、手掌大小的迷你小诗绘本,也有把诗句一行行裁开、可以自由拼接组合的创意诗集。
来自捷克的独立出版社Baobab也带来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书,看一眼书目来感受。
今年韩国的展区相当抢眼,虽然看不懂韩文,但好几家出版方的书,单看封面已经很吸引人。
“向”(Hyang)出版社,专注发现新作者。很喜欢他们官网上的一句话“There are no famous authors from the beginning.”在这里出版第一本书的年轻作者,将来会不会真的誉满天下?拭目以待吧。
“文路缘”(Gloyeon)的书,一眼看去细腻温柔,充满手工质感。网站介绍上写,他们就像园丁照料花园一样出版作品,希望读者能通过他们的手艺,体验到欢欣和幸福。
🎊小惊喜
Storyland的童书研究员Ella,还现场遇到了“允绘本工作室”的主人之一金允瀞,现场看她展示了《生命中的折叠》这本书,还约了采访,期待后续的内容~
来上海国际童书展的另一个理由,是可以现场听到喜欢的童书作者讲作品背后的故事。
这届童书展上,最受关注的国外作者当属乔恩·克拉森(Jon Klassen)。无论是自写自画的“帽子三部曲”还是和马克·巴内特合作的“形状三部曲”,都是既受评论家好评又得到孩子们认可的佳作。
11月16日,他和博洛尼亚大学品质生活研究系教授马切拉·特鲁西有一场对谈,聊得极酣畅,每一句话都想记下来,又怕一写笔记就听漏了一句精彩的话。
*图源CCBF
对谈渐渐聚焦到一个话题:作为绘本创作者,乔恩·克拉森和孩子建立的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乔恩多次提到的词是“信任”。因为信任,他大胆地在书中留白,把解释权交给孩子。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画面和文字“极简”,却富有情感和故事张力的效果。
在I Want My Hat Back中,动物们看起来没有什么表情,它们是什么心情?交给小读者自己去感受。
在This is Not My Hat中,最危险的一页完全被水草覆盖,不着一字却“细思恐极”。乔恩不回避在绘本中呈现危险的处境、复杂的情感,而他愿意做一个陪伴孩子面对这一切的、稳定可靠的大人,让孩子知道“可怕的事会发生,但我在你身边”。
乔恩一直记得自己还是孩子时的感觉,像这张图,他画的时候参照的是妈妈生气时的情景——兔子像一个小孩,害怕地睁大眼睛,看到高大的大熊正眼珠子朝下地盯着自己——那种居高临下、暴风雨将至的感觉,太到位了!
当天还有一个小花絮:
做完对谈和签售的乔恩(可想而知已经显出疲惫),遇上一个赶在最后一刻来求签名的小男孩,乔恩友好地和孩子打招呼,还特地问“Do you like cats or dogs”(你喜欢猫咪还是狗狗?)
现场就在签名边画了一只!这样真诚对待孩子的创作者,叫人怎能不喜欢呢!
另一场高手云集的论坛是“编织想象:当童书遇见时尚”,在英国拥有极高人气的插画家Emily Sutton,现场分享了“Clara Button”系列绘本插画的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位于伦敦的V&A博物馆有着丰富的艺术和时尚展陈,博物馆中的场景、衣着的肌理质感,经由Emily Sutton细腻的画笔,变成了细节丰富、赏心悦目的画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Emily现场展示的设计手稿,场景和服装的设计都参照了V&A博物馆中的实景。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上色后的画面。Emily Sutton说到,她小时候是个爱好手作和装扮的孩子,也有一些特别喜欢去的小店,她把这些童年回忆藏进了书里。
如果没有听Emily的分享,我也会很喜欢这两本书,不过可能单纯是喜欢美丽的画面。但听着Emily的讲述,我好像跟着她的画面,游走在V&A博物馆和英国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店。感受着她的创作和真实时空的连接。
这场论坛上也有两位中国分享者,花儿老师介绍了原创绘本《金绣娘》的创作故事。说来惭愧,虽然身在上海,之前并没有了解过宝山罗泾镇的非遗技艺“罗泾十字挑花”。是在这本小巧而用心的绘本中,看到了非遗技艺背后的乡土生活之美、手艺人的巧手慧心。
扎根本土、又有国际视野的萧翱子老师,分享了她对虎头帽、拼布等民间工艺的感情。一针一线精心制成的虎头帽,是“看得见的爱”;而拼布的工艺,是“在破碎中发现美,并重新创造”。她讲到画面和现实的关联,讲到东西方生活审美的相通,“生活和艺术互相感染,美和美互相召唤”,发言中多的是这样动人的表达。
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童书+”特展,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不可错过的展览。本次国际特展由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支持,主题是“编织想象:当童书遇见时尚”,三位来自博洛尼亚的专家,从全球21个国家的绘本中精选150多本绘本,并精心进行策展呈现。
童书与编织、时尚,乍一看是两个有距离的领域,但来自意大利的策展人马切拉教授,从“text”和“textile”、“文”和“纹”的古老联系中,找到了编织、纹样与文字、叙事的古老关联。织线连接着家庭和家族的情感和记忆,服饰时尚的创造和选择,既关联族群认同,又关乎自我探索和表达,是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
来看一些特展上展出的书籍
这是一本来自意大利的可爱翻翻书,每一页,女王的裙子都会变出新叶、花朵、小鸟、冰雪……许许多多美好的自然事物,带来每个季节的喜悦。
Frédégonde是个神奇的女孩,当她的自由意愿受到时代的限制,她就可以穿越时空,进入下一个时代。她从中世纪穿越到穿着紧身衣的时代,又穿越到上世纪70年代,每一次穿越,她都得到新的自由,生命愈加舒展。这本书里有衣着时尚的变化,也有女性处境的变化,愿我们都越来越自由。
特展中也展示了中国原创的绘本(前面提到的《金绣娘》也在其中)。
翻阅世界各国的精选童书
看一场Storyland“小型国际童书展”
上海国际童书展开始之前,Storyland故事星球组织了一次家长松弛沙龙「走,一起去看国际童书展」,举办了Storyland小型国际童书展。
←向左滑动查看活动现场
本次小型展览划分了4个主题小展区:
童书+:时尚、编织主题藏书
海的另一边:国际、港台绘本精选
原创新生代:国内新锐绘本作家作品
一家人的文化生活: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相关的童书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书单里面的藏书在Storyland双语图书馆可预约借阅哦~
Storyland故事星球的“地球书展”计划持续进行,深度探访世界顶级国际书展,如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英国伦敦国际书展等等,与全球优秀的图书出版人、作者、译者和教育从业者接触,了解最新的国际儿童出版及教育趋势,并带回世界各地的最新好书。
Storyland故事星球将这些精选书籍陆续带回星球图书馆,供会员阅览。未来,Storyland故事星球将继续更新地球书展计划,带来更多国际书展的资讯和好书。
编辑:Storyland长宁空间图书馆馆长 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