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德化 | 晚安德化 | 温克仁的“陶瓷梦”(四)

民生   2024-11-18 22:13   福建  

作者丨王志强


2024.11.18


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十分烦琐,仅就施釉环节而言,先要素烧坯体,然后施釉,再进行釉烧。如果能够在坯体中直接放入釉料,一次烧成,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对陶瓷业发展意义重大。2004年,温克仁在研发德化玉瓷的一次新配方素烧试验中,偶然发现了释釉现象。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他决心要改变传统做法,研发“自生釉”瓷器。


于是,温克仁做起了“自生釉”之梦。


他先是按图索骥,对偶发释釉现象的原配方及其工艺、烧成状态进行了模型重建。第一次试烧,烧出来的是素坯,没释釉;第二次试烧,还不释釉;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一样……


他又通过调整温度来试验,调高10度、20度、30度,都不释釉;再往上调,釉还没释,坯体却整个崩裂了。


调整温度不行,就调整配方。二氧化硅是形成玻璃体的主要成分,他通过逐步增加石英的比例来提升二氧化硅含量,先是不释釉,后来坯体爆裂了。他又通过增加高岭土和黏土的比例来进行试验,看看三氧化二铝在生成莫来石支架后,剩余部分能否和其他物质结合形成产生釉水的玻璃体。然而,温度越烧越高,直到坯体坍塌,也不见释釉。调整其他物质比例进行试验,结果还是一样。


是不是原料来源的差异导致试验失败呢?温克仁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偶发释釉的各个配方原料进行溯源。这些材料大多来自本地,也有部分来自贵州、安徽和福建龙岩。他又派人一一采集,再次试验,结果还是失败。


难道仅仅是偶发吗?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在偶然性中存在着必然性。德化玉瓷研发出现的释釉现象,看似偶然,其实也有其必然性,关键在于如何找到通往必然性的通道。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温克仁又阅读了大量的教科书和专业刊物,开始重


拾各种物质的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开始重温数学计算公式,开始研究组成陶瓷坯体和釉水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开始试图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开坯体释釉难题。


温克仁清楚,要解开这个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他专门腾出500多平方米的车间,投资数百万元建立实验室,添置了一整套完整的实验设备,破碎、球磨、化验、压滤、成型、烧成等设施一应俱全。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温克仁的作息规律发生了很大改变: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完毕就到实验室开始实验。实验完成,才吃饭、上班,处理企业事务。晚上,他也尽量减少应酬以更合理地安排次日早上的实验内容。


他就像砌砖一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实验方案写了一个又一个,实验记录记了一本又一本,实验样品装了一筐又一筐,以至于把偌大的实验室都快装满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温克仁终于发现了坯体释釉的规律,打开了通往“自生釉”的大门。紧接着,他又对自生釉配方、工艺进一步完善,研发出“自生釉骨瓷”系列产品,一座宏伟的“自生釉”大厦终于落成。


“自生釉骨瓷”省去了素烧、制釉、施釉等工序,自动释釉,一次烧成,烧成温度在1270℃~1310℃。同时,科学配方又使低档、废弃的矿物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铅、镉等重金属熔出。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出口合格率100%,“三废”排放率大幅度减少,生产成本下降50%以上。这个发明对陶瓷业而言,无疑是革命性的。


温克仁的“自生釉之梦”又成真了!


“自生釉骨瓷”2013年获得国家专利,经权威机构评估价值5亿元。该瓷种先后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此后,温克仁加快了自生釉技术的产业化步伐。2019年,“一种高利用沙漠材料制自生釉骨瓷的生产工艺”和“自生釉骨瓷陶瓷泥料以及自生釉骨瓷陶瓷智能化生产工艺”两项与自生釉相关的技术和成果相继问世,又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


多年来,温克仁多次当选德化县政协副主席,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乡镇企业优秀厂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优秀企业家”“中国发明创业奖”“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纪念泉州市改革开放30周年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2018年又获得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陶瓷企业家终身成就奖”。


不久前,温克仁又成功研发了“自生釉骨瓷”智能化生产线,投料、辊压、修坯、擦水、烘干、烧成和包装等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温克仁小时候的“陶瓷梦”实现了!



今天起的每个晚安,都有我们陪伴。

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作者 | 王志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排版 | 山有李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德化事儿
德化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