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做直播其实是“见众生”

文摘   2024-11-07 14:00   希腊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常常思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句话的深意。心理咨询的工作从来都是一面镜子,既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也让咨询师在陪伴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深入理解自己。这样深入内心的工作一向在安静的咨询室中完成,但如今,我开始重新审视直播这个新的传播方式,也尝试着在大众面前探索自己,看见更广阔的天地,聆听更多人的心声。这让我意识到,直播或许是我们心理咨询师“见众生”的一条途径,是更直接和大众交流的桥梁。


 “见自己”:直播中看清自己


做心理咨询师多年,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与光明,而我们的工作并非是单纯帮助他人,而是通过陪伴来访者,让自己与对方共同成长。面对直播的诱惑时,我也有过迟疑。我的朋友和同行们也纷纷鼓励我,说直播可以帮助我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来访者。但作为一个动力性取向的咨询师,我深知咨询的核心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共情、陪伴和引导来访者走过内心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能量是有限的,投入到公众平台上的精力势必影响到个体咨询的深度,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


然而,直播的过程让我在一次次准备和分享中不断检视自己。对每次直播内容的准备,就像在重新学习心理学知识一样,促使我以更通俗、简洁的方式阐释深奥的理论。这不仅是为了让观众理解,更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深入理解所讲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晰地感到,我也在慢慢蜕变,慢慢调整自己对心理学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播中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答疑,都是一次向自己发问的机会。每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是对自己学识、信念的再次确认和反思。


就像佛学中所说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心理咨询师原本是隐于安静的咨询室中,然而当我们走向直播间,面对大众的注视,我们要更真诚地面对自己。每次出现在镜头前,都是一次“见自己”的机会,一次锤炼表达的机会,也是在公众面前把自己置于检视的过程。这种“隐”并不是遮掩,而是在市井喧嚣中保持自我的一种力量。

 “见天地”:通过直播拓展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常常被认为是“高冷”学科,而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似乎总是隐居在咨询室中,用低调的方式陪伴着那些寻求帮助的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被大众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学知识急需普及,而直播成为了其中一个便捷有效的手段。在网络平台上开直播,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心理学,不再将它看作“高深莫测”的知识,而是每个人生活中都能受益的工具。


直播带来的不仅是曝光和关注度,更是让我们重新思考心理学普及的可能性。在一个直播间里,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达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家中随时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这种普及模式,让心理学从书本、从咨询室中“走出来”,让心理健康的理念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这种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是任何一个讲座或面对面咨询都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在疫情过后,人们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心理健康需求变得更为迫切。直播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把心理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这不仅是见到更广阔天地的过程,也是让心理学成为一种普及性的社会资源。


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是治愈个体的“医者”,更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者。通过直播,我可以将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传递给观众,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比如在情绪管理、关系处理等方面,我可以分享一些简单易行的技巧,让大家知道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相反,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调节自我,帮助自己度过困境。心理学并不是要让人们依赖专业人士,而是要让人们在必要时知道如何寻找支持,如何疏解情绪。这是心理学知识推广的社会责任,也是咨询师面对“天地”的意义所在。

 “见众生”:直播中的共鸣与反馈


“见众生”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理念,更是咨询师的日常实践。我们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深入理解人性,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起伏。直播不仅提供了心理学普及的机会,也让咨询师在与成百上千的观众互动中,看到了真实的众生百态。直播中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生活背景不同,心理需求和问题也各有千秋。通过直播互动,我得以直接面对和回应他们的困惑,了解他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他们澄清对心理咨询的真实期待。


在直播中,观众的留言、提问往往直指他们内心的疑惑和渴望。透过这些问题,我看到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也看到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惑。这不仅丰富了我的咨询视野,也让我对当代人面临的心理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有些人会提出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或是职场压力的疏解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直播,我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指导,也能在互动中找到更符合大众需求的传播方式。在这种互动中,咨询师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真实地融入了大众生活,成为一个“见众生”的陪伴者和聆听者。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性的学科,而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在直播间面对数以千计的观众时,深深感受到这种工作不是“对众讲话”,而是每一次直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与某个个体的对话。这种感觉让我对直播的理解逐渐加深:直播不仅是推广,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连接。它让心理学走入大众生活,帮助观众理解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体验既让我见众生,也见到人性中普遍的痛苦、渴望和力量。

 直播的平衡与深思:守住专业与自我


当然,直播的频繁曝光和对公众的依赖也带来了风险。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伦理要求我们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保持咨询的私密性,这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原则之一。而直播在大众面前展开,有时容易将心理学表面化。短短一小时的直播,无法达到个案咨询中的深度,更无法替代真正的心理咨询。直播适合传递心理健康的普及知识,帮助大家掌握情绪管理的基础技能,但它不应成为心理咨询的替代品。这是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认知的地方。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让直播成为心理学的入口,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替代品。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自己、真正解决心理问题的人,直播只是一个引导,而不是终点。心理咨询师需要在直播中明确自己的角色,避免误导观众,尊重心理咨询的私密性和伦理要求。正是因为这样,我在直播中格外注意不涉及具体的个案问题,而是提供普适性的知识和指导。同时,我也提醒观众,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个长久的、个性化的过程,直播无法替代真正的心理咨询。

 结语


心理咨询师是心灵的“隐士”,在大众面前,我们或许隐藏着自己的真实生活,而在直播中,我们以一种公开的姿态出现,但依然守护着内心的那份宁静和专业。或许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直播可以成为心理学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也让我们在这种隐于市井的方式中实现自我成长。


通过直播,我深刻地体会到心理咨询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在“见自己”中不断反思、成长,在“见天地”中推动心理学的普及,在“见众生”中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渴望。或许这正是心理咨询师的自我突破,让我们在众生之间保持宁静与深度,让心理学成为大众的知己与朋友。

招募|李倩的心理咨询师零基础“上直播”培训课

李倩心理分析
❤7年心理分析实战经验 ⭐300+读书会沙龙带领人 🌲聚焦原生家庭与财富卡点 🌞帮助咨询师从 0-1 做读书会 商业合作:cheer1001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