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之问:穷困家庭的隐秘心理与未分化的现实

文摘   2024-11-09 15:31   希腊  

题目:**瑞士卷之问:穷困家庭的隐秘心理与未分化的现实**


“穷人家庭,首先要结束的是纠缠,有一个要先离开,才有希望。”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 薛伟


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我常常被问到关于家庭关系中的“琐事”。看到瑞士卷事件,我想到薛伟老师团体里面讲到的话。

确实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往往揭示了我们在关系中被卡住的、未分化的部分。今天的主角是一盒瑞士卷,虽然故事看上去甜美又平凡,但它却把一个深刻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焦点上,仿佛将夫妻之间的“深藏秘密”暴露无遗——“你真的认可我吗?”

|一盒瑞士卷,能吃出心理未分化的问题?


事情源于视频中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盒8个瑞士卷,我能吃几个?”

妻子想吃两个瑞士卷,

丈夫以“为孩子留一些”“少吃零食”作回应。

这类分配争论似乎微不足道,可它的背后其实折射出夫妻间的心理认同感问题。是的,一盒瑞士卷是一次“灵魂拷问”,揭示出家庭成员彼此认可的程度。


精神分析里,我们提到“心理未分化”时,指的是个体在心理上与他人,尤其是与亲密关系中的他人没有清晰的边界。未分化不仅仅是情绪上的界限模糊,更是一种自我认同的缺失,导致我们需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这在夫妻关系中常常表现为过度依赖彼此的情绪反馈,甚至连是否“多吃一个瑞士卷”都需要寻求对方的首肯。

|每个瑞士卷,都是一种需求


瑞士卷的争夺,表面上看是食物分配的公平问题,但从关系的深层来看,这是妻子在寻求认可。她希望丈夫明白,在照顾家庭中自己所付出的辛劳,需要一种明确的肯定。她不是真的为吃瑞士卷,而是在问丈夫,“我在这个家里,是否被重视?”


而丈夫呢?他则可能基于某种“控制感”而无意识地反对妻子的提议,以此维护自己“掌控家中资源”的姿态。这里的控制感其实是一种未分化的体现,或者说是一种“防御机制”。他用对家庭资源的管理,掩盖了自己内心的无力和不安,而这种无力,或许是生活压力、工作不满,甚至是对自我价值感的不确信。


|穷困与未分化,真的有关吗?


事实上,精神分析认为,未分化的个体关系常会导致家庭在经济和情感上陷入“穷困”之中。这种穷困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一种内在价值的欠缺。一方面,夫妻关系无法提供双方足够的心理支持;另一方面,家中的情绪循环带有负面特质,无法给出彼此所需的认同和接纳。


心理未分化还意味着,这样的家庭常常无法建立有效的沟通,导致积累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疏解。例如这对夫妻,因为对瑞士卷的分配争执不休,但其实深层的原因在于缺少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长此以往,这些负面情绪如利息一般不断累积,家庭关系的“情感赤字”越滚越大,穷困也因此愈发难以挣脱。

|如何从瑞士卷解脱?未分化的家庭如何找到解决方案?


那么,瑞士卷之问到底要如何解?也许唯一的解法就是:不要把它看成瑞士卷!我们需要将目光转向夫妻关系中的情绪需求。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所言,每对伴侣都在潜意识里寻找一种“独属于他们的标准答案”。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瑞士卷如何分配,而在于夫妻双方如何找到彼此的“情感共鸣点”。


对许多未分化的夫妻而言,这类小冲突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以下是一些适用于未分化关系的心理练习:


1. **学会倾听与接纳**:在下一次关于分配的小争执中,放慢脚步,尝试理解对方的内在需求。例如,妻子可能只是希望被认可,丈夫只需简单地表示理解,甚至一句“辛苦了,想吃多少吃多少”,就能缓解紧张情绪。


2. **厘清自我需求与边界**:夫妻关系中的未分化容易导致“我需要什么”与“我们需要什么”模糊不清。学会理解自我需求是解决未分化的第一步。例如,丈夫可能需要的是对家庭掌控的感觉,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不一定要在瑞士卷上争个你输我赢。


3. **重新评估“公平”的意义**:家庭中的公平并不意味着完全平分。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情绪需要适应个体差异。就像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心理上的“公平”更多在于彼此对家庭的认可和情感连接,而非对食物的精确分割。


4. **建立积极的情绪循环**:给予对方情感支持,并从对方的反馈中获得满足。心理学上的积极循环即是如此:当一方感到被认可,另一方也会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找到更多自信。


在咨询工作中,我常见到因琐事争吵的夫妻。瑞士卷之问并不新鲜,但正如那句老话:“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的任务不是从外部找到标准答案,而是帮助每对夫妻找到属于他们的独特“标准答案”。

**尾声:瑞士卷的隐秘价值**


或许,这盒瑞士卷的争执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提醒,让我们看到家庭中那些未分化的心理部分。实际上,瑞士卷就像一种家庭关系的象征,每一块都代表了一种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对于这对夫妻而言,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认可,才能真正解开瑞士卷之问,而不仅仅是吃掉它。


那么,下一次,当我面对瑞士卷之问时,我一定会笑着告诉他们:


“瑞士卷没有标准答案,找到你们彼此认可的答案,就是最终的‘大结局’。”

李倩心理分析
❤7年心理分析实战经验 ⭐300+读书会沙龙带领人 🌲聚焦原生家庭与财富卡点 🌞帮助咨询师从 0-1 做读书会 商业合作:cheer1001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