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在咨询室里遇到一些看似不同、但心理结构极为相似的来访者。
他们大多像黄晓明这样,生活中获得了外界所认同的“成功”,却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矛盾、脆弱,甚至让人费解。
他们会选择一个“完美的对象”——不管是外表、身份还是气质,都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他们理想化的标准。
然而,这份“完美”往往只是表面的。这让我意识到,或许黄晓明选择叶柯,也是在追逐一种理想化的幻象,而这背后有着更深的心理动机。
|理想化对象的投射
每次有类似的来访者坐在我面前,谈起自己“完美”的伴侣,他们总会流露出一种自豪、炫耀,甚至是满足感。这种伴侣往往是经过精心“修饰”的,外表光鲜亮丽,符合他们对完美的幻想。
我听着他们讲述对方如何美丽、得体,如何令人艳羡,突然想到黄晓明对叶柯的选择——一个符合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对他们来说,伴侣不仅仅是个人,而是自我理想的延展,是一种“完美自己”的投射。
于是,黄晓明选择的,可能并不是叶柯这个人,而是她所代表的那个“理想化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伴侣,是无意识中最完美的自己。
|完美掩盖了内心的脆弱
来访者的描述往往集中在伴侣的“完美”上,仿佛对方的一切都符合他们的标准。然而,当深入探讨他们内心的需求和不安时,我发现,这些来访者对真实的情感和自我认同其实极为脆弱。
一个年轻的男来访者曾向我倾诉他与妻子的关系,他的妻子被他形容为“无懈可击的完美女人”,外表无可挑剔,得体而礼貌。
可他却坦白道,在她身边,自己始终感觉到一种“不真实”的不安。
我想到黄晓明,或许他在叶柯的“人造完美”中找到了一种补偿,那是他内心深处对自我认同的渴望。
在原生家庭的压力下,完美的伴侣成为了一种外在自信的支柱,帮他掩盖了自己的脆弱与不安。
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不是对方,而是对方带来的那种“完美”的自己。
|逃避真实情感的伪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男性来访者,在关系中一直避免深度的情感交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伴侣。他承认自己害怕真实情感的暴露,害怕一旦展现自己的软弱和需求,就会失去控制,甚至被伤害。
于是,他的伴侣往往是“完美”却缺乏深度的——如同一个“假人”般的角色,始终保持表面的美好、和谐,但不带来情感压力。
我想,黄晓明选择叶柯,也有类似的心态。叶柯的存在满足了黄晓明表面上的亲密需求,而这种“假人”式的关系让他免于面对真实的情感暴露。
当情感带来太多的风险,我们会寻找一个“安全”的替代。
|掌控欲的表征
很多时候,这类来访者对伴侣的“完美”掌控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会在咨询中隐约透露对伴侣外形、穿着甚至言行的掌控欲。一个中年男性来访者曾经向我描述,他的伴侣一直保持着“得体、美丽”的外表,他觉得只有在这样的外貌之下,伴侣才是符合自己期待的。
他们的伴侣就像一个“雕塑”——没有过多的情绪和要求,始终保持美丽却不打破他设定的标准。
这种掌控,其实是他们对失控的深层恐惧的一种掩盖。我想,黄晓明选择叶柯,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是因为她符合他对“理想形象”的掌控,带来了表面稳定的平衡。
一段亲密关系中,控制常常掩盖了对失控的恐惧。
|社会形象与自我认同的需求
有些来访者还会表现出一种隐隐的“展示”心理,他们的伴侣不仅是为自己而存在,更是给外界看的。他们说起伴侣时,总不自觉地提到朋友、同事的羡慕,甚至是对社会期待的满足。
这样的描述让我想到黄晓明选择叶柯这样的伴侣,或许未必是出于真情,而是出于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投射与社会认同的双重补偿。
这些来访者把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眼中的认可紧紧绑在一起,因此,表面的“完美”关系成了他们展示给外界的最佳面具。
我们爱的不是真实的伴侣,而是伴侣在他人眼中赋予我们的价值。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像黄晓明这样的人,他们追求“理想化”对象,表面上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实际上是用对方填补了内心的空虚和不安。
这种“假人”式的关系,也许并不假,而是这些人在情感关系中找到的一种安全感和控制感。
李倩
心理咨询师,动力学取向(500元每50分钟)
聚焦直播/读书会带领人培训·财富卡点觉察·一对一咨询
个人体验时长:
800+小时(高频分析)
个案小时:
1000+
受训背景:曾奇峰精神分析长期培训2018-2019年李鳴精神分析培训及案例督导2018-2021年糖心理咨询师培训(半年期)项目2018年
吉利根催眠精英版2019年9月
盛晓春家庭婚姻治疗师2019年4月王丽芳沙盘游戏培训班2019年6月薛伟&邹正网络结构化团体2011年-2022年
王琳丽封闭式督导小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06月
严和来封闭式督导小组2022年5月
奥南朵《对财富说是》工作坊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