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聊长篇小说节选 |《螳螂文学社作品集》(十二)

文摘   2025-01-10 15:34   重庆  


《螳螂文学社作品集》(九十二)| 尤聊

长篇小说节选



螳螂文学×尤聊


南洛》第十四章  阳河和祖父


文 |尤聊


二零一零年刚过了七十八岁生日李占启就变得懒懒的。他在院子的柴堆里插入两根木棍,上面盖一层薄膜铺两个口袋就是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底下就着排水沟搭了个床架,白天就躺在上面晒太阳睡午觉。他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身体老是凉飕飕的,非得晒上一天的太阳,回到潮潮的屋里才扛得住。他越来越害怕下雨天,年轻时顾着干活不注意身体,老来好像全身都是风湿,天气一凉浑身疼个不住。

李占启有过三个孩子,可惜都比他走得早。他仍记得那一年孩子起疹子,爸爸打了野猫回来吃,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受不了荤腥很快就病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三岁就夭折了,或许是老天看他可怜给他留下一个一岁的女儿。婆娘身体不好再不能生,他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有人劝他再娶个小老婆他给拒绝了。他不是没有过这种想法,只是那是前几年的事罢了。

李占启才十二岁家里就给他娶了一个大她八岁的婆娘。那个女人是其他村里的,隔了家里好几座大山。小伙伴都嘲笑他娶了个嫁不出去的姑娘,其实他根本不懂男女的事,大人安排了他就接受了。何况那女人是真疼人,每天晚上都给他洗脚,他睡了她还在灯下做针线。

“玉兰,你为什么嫁给我?”他也想知道,两个没见过面的人怎么就能做夫妻呢?

女人只是红着脸,低头笑着说:“我爹说你家里条件最好,父母也和气。”

李占启不太满意她的回答,但是再多问她她也回答不出别的,他干脆不纠结了。对他来说不过是家里多了一个人,晚上有个人和他一起睡觉而已。

李占启十八岁的时候当了民兵,他识字又会算账,被当时家底厚的陈家看上。陈家以帮工为由把他请了去,看他又高又壮干活勤快对他十分满意,陈家小姐更是对他一见钟情。

吃饭时陈老爷子询问起他家里的情况,得知他娶了老婆还有了两个孩子很感到惋惜。谁知陈家小姐是真看上他了,和家里人说她不愿做小,只要他回去休了老婆,她不介意帮他带两个孩子。李占启没有马上答应,陈家也让他先回去商量。

走在回去的路上,李占启既开心又痛苦。和陈小姐相处虽然才一天但是她也识字两人相谈甚欢,他头一次体验到看着女人有脸红心跳的滋味。这种感觉是迷人的,让他想要更多的靠近……现实却是他是有家室的人,自己的婆娘已经怀上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虽然在村里娶大老婆小老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陈小姐不愿做小……

李占启回到家天已经黑了,玉兰马上就打来洗脚水给他洗脸洗脚。他犹豫着怎么开口,玉兰却要他小点声别吵到孩子。他只好把玉兰拉到牛棚的阁楼里。

“你真想娶她吗?”长久的沉默之后玉兰擦了擦眼泪问。

李占启盘腿坐在地板上没说话。他知道这些年玉兰为这家做了许多,但是他们并不能算作情投意合。如果不是碰到了陈小姐他也可以和玉兰过一辈子,可偏偏他体会到了心动的感觉……

玉兰知道他动摇了,眼泪流个不停。她嫁过来虽是父母的安排,但这几年她越来越爱自己的丈夫,甚至庆幸自己嫁到这个家里。他口中的陈小姐不愿做小说明容不下别人,她虽然家境不如她,可爱丈夫的心不比她少。

“你真的决定了就找二爷爷谈吧!”玉兰说完就开门出去了。这个家族的大家长是二爷爷,如果他同意了,自己再不情愿也没办法。玉兰只能等待着听从二爷爷的安排。

李占启仍然坐在地板上,空气中的灰尘弄得他鼻子有点痒,圈里的牛时不时粗声喘着气。他点了一锅烟,慢慢抽起来。看到玉兰哭了,他反而生了许多愧疚。陈小姐是好,但是玉兰也不差。他总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吧……

许久之后李占启推开了房门,玉兰给他留着灯。见他进来玉兰一双红肿的眼睛第一次直视着他,她像是咬着牙表情很紧绷。

李占启吹了灯半躺着,一只手越过孩子拍了拍她说:“咱两好好过,不奢求那么多了。”

玉兰听他这样说又是哭了一顿,此后更是对他加倍的好。

回想起这些李占启甜蜜地笑了笑。他想真是老了,以前的事是越来越清晰了。他年轻时找先生算过命,先生说他只能活七十九岁,他深信不疑所以这辈子没有太多遗憾。现在只有一年就要入土了,他也看开了……想着想着他猛的咳嗽一阵,往边上装了草木灰的烂铁盆中吐进一口又黏又多的痰。

李卉从南洛回去给爷爷带了他说要吃的一箱方便面和一大袋豆奶粉。看到他晒太阳睡着忙问:“阿公,你怎了?哪里不舒服?”

李占启翻了身颤抖着声音说:“我没事,就是觉得冷。不用怕,我只是要死了。”

“可不能这么说,总劝你去看病你不去,这回跟我们回南洛看病去!”李卉一脸担心的说。

李占启拜拜手:“不去不去,我的日子是要到头了。我算过命说我只能活七十九岁,那个先生算得准,他说的话没有不准的。”

“你这是迷信,身体好好的不怕活到九十九。现在肺结核国家免费治疗,不花钱的。老是担心花钱,就算花上点钱治好了也是值得的。再说国家帮治就一定能治。”李卉又劝他说。

“不去不去,伟人都会死何况是我,我的命不值钱,只要让我死在这里,我就死而无憾了。”李占启不听她劝。

这番话让两人都想起了李秀芬,她临死前也是不愿死在外面。两人伤感了一下,李卉只当他是身体不好说气话,见李满过来了她又让他劝。

李满从小就听爷爷说他只能活七十九,他从不相信更不在意。他本来就嘴笨不会安慰人只说:“阿公,领你去看看吃点药就好了,你都没有去过几次新家也要出去逛逛玩玩啊。我二公都知道要时不时出去呢。”

“要过年了,过年去一趟,去看看我的曾孙。”李占启说完就不再说话。任凭李卉苦口婆心的劝他就当听见。他想肺结核多丢人啊,别人知道他有传染病该怎么看他呢?

自从阳河的人搬到南洛,这里人气就越来越淡了。女儿只活了五十二肝癌走了,女婿跟了老三也去南洛带孩子了。老二家两口子还常常住在阳河可早分了家分开吃了,一天中也没多少话讲。老大两口子回来干活也住个三两天,但两个孩子终归舍不下得两头跑。阳河再不似以前热闹了。

洋河曾经多热闹啊,夜里许多人围着火堆聊天喝米酒,往往夜深了才散。丰收的时候我帮你你帮我,唱着山歌干活用不完的劲。哪家办个酒席,几家人的碗筷都借了去,婆娘们洗菜洗碗,男人们杀猪做饭,热热闹闹的。吃过酒席,弹起三弦吹起萧直直闹到大天亮。就说每年杀年猪,所有的孩子都回来了,婆娘们用竹筒灌腊肠,男人们打牌玩笑,吃饭时足足要摆四桌才够。阳河曾经多么热闹啊……

现在的洋河,多亏有些家禽,听见鸡叫养叫还让人心安些许。山里的鸟近年来好像也叫的少了。太阳落下去之后,整个阳河静幽幽的阴森森的,让人忍不住打颤。

李占启知道他的时代过去了,阳河也和他一样老了,再不会有人像他一样把阳河当做宝了。但他不能放弃阳河,他从出生就在阳河,死了也是必定在阳河的。现在不种田了,田里都是核桃树,他能管的只有他的菜地。经常走的路他都会带着大刀把碍事的杂草枝叶砍掉,这样大家路过的时候才好走。他要尽所能为阳河做事到最后一刻……

李占启说过年要去南洛,但他不肯早去,非要除夕才去。李满骑着摩托车带他出阳河,他依旧不喜欢坐在摩托车上颠簸的感觉。他总觉得下一秒他就要从垫子上颠下去了,所以他就仰着身体双手死死抓着摩托车尾巴的钢架。李满让他搂着自己,他嘴上答应却不照做,心想你看你看又到了又陡小石头又多的地方了!

到了南洛他的屁股又疼又麻,他下了车被李卉牵到堂屋,他在沙发上坐下只觉得舒服很多。李烁优姐弟俩在看电视他觉得晃眼睛,便低着头抚摸着沙发边缘光滑的皮。这两年老大过得好起来了,不但买了摩托车家里也安置了电视机组合柜,就连这个沙发都买这么软和的了。

“阿公,吃饭了。你们两个小娃娃吃饭了。”李卉站在堂屋门口喊吃饭,李占启也缓过来了不想再坐在这听电视机聒噪。

他吃得不多,主要是和他们聊天。他说起家里的变化很为两个孩子感到高兴,鼓励他们好好努力互相扶持。听说李烁优学习不错又让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天还没黑李烁优姐弟就急着要放烟花。他站在廊檐下听见“咻”一声飞上去,只见一股股黑烟飘散。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很高兴,他却提不起兴趣。老人说大年三十洗脚要早,否则赶不起早,他便催姐弟俩去洗脚。他自己则天一黑就上床睡觉了。

李占启躺在床上就只是躺在床上,他还不算困。如果在阳河他还要烤一会儿火才回屋,但是在新家客人多,他不排斥热闹却没精力和他们多聊,喝了点酒干脆躺下来。从阳河到南洛越来越方便了,可他来一趟反而觉得越来越累了,这身体真不争气。

李烁优睡眠浅,加上整晚都有人放炮她时不时就醒了。每每醒来她都能听见隔壁祖父咳嗽吐痰的声音,她怀疑祖父认床睡不惯新家的床,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问问他。

李烁优起床后祖父早就起了很久了,她揉着眼睛问:“老祖,你昨天晚上是不是睡不着?我一直听见你咳。”

李占启和蔼的笑着漏出几个还没掉光的牙说:“好睡好睡,我睡得好呢。”

“让你爸爸带你去买点药吃吧,反正隔得不远。”李烁优说。

李占启摆摆手忙说:“过年哪有去医院的,不吉利!”

李烁优看他笑着也不多问了。

吃过饭祖父说要去三队看他弟弟,李卉便让李烁优带他去。李烁优说自己不记得二祖父家在哪一排了,李占启说他认识,李烁优将信将疑跟着他出了门。

走在柏油路上时不时有摩托车和拖拉机路过,李烁优走边上不敢往中间去,反倒是李占启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会去到中间。李烁优把祖父叫到边上或者拉到边上他还是会走回大路中间,她只好仔细看着前后来的车。把祖父送到二祖父家她就回去找小伙伴玩了,在她看来祖父记忆力好得很,他自己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李占启参观了一下弟弟在南洛的家也很满意。孩子们对弟弟弟媳都很孝顺,看着他们的家具也不似几年前那般简陋。他坐了很久,留下吃了晚饭,晚饭后二弟的大孙子直接用摩托车给他送回了家。

他在南洛待不住,初二就让李满送他回阳河了。阳河虽然没有电,但是他住着舒服安心。他想老家伙就是要守着老家伙,他要回去看他的房子,还有他养的几只鸡大概也饿急了吧。

  

  

《南洛》第五十二章  过年


二月份迎来了春节。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整条街都是崭新的火红。小姨夫挂上两个大大的灯笼,红彤彤的流苏在风中微微摆动着。李烁优回到毫无变化的家,心里有一丝落寞,今年李卉照旧把春联给省去了。

“还没有攒到过年钱就过年了,这个年将就着过吧。”李卉说。

李烁优也能够理解的,自从领到低保,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先买一袋米和两斤肉。父母都为不再赊米松了一口气,至于肉也是这个月唯一的荤菜了。拎回家的肉李卉总是先切三厘米宽的一人一大块过过嘴瘾,剩下的则每次煮汤时取一小块切碎了丢进汤里。

这个年李卉买了四个苹果,半斤糖果和两条鱼。南洛的传统要在除夕到初二这三天祭神,所以李卉不得不准备这些。祭神结束后菜可以立即吃掉,但是苹果和糖果需等到元宵后才能吃。

李满觉得这个年寡淡,除夕那天就早早到请客的大姐家里去了,母女三人都不愿跟着他去。年夜饭是一条酸辣鱼,一碗青菜汤和一份蒸蛋。这在平日来说也是难得的伙食,只是在过年吃显得有点随便了。

看着姐姐胃口不佳,李源鹏叨着鱼说:“不要讲究那么多了,有得吃都不错了。”

李卉也笑着说:“你们还有鱼吃,我只能吃点炖蛋,我才最可怜呢。”

“是呀,妈妈最有发言权。”李源鹏说。

李烁优看着他们笑了,一会儿才说:“小时候等不到天黑就要放烟花了,今年连个烟花都没有。”

李源鹏起身添一碗饭一边说:“十二点的时候,我放完鞭炮后你站在院子里我请你看,反正都是飞到天上,哪家的烟花不能看啊。”

“好好好,就这样吧。”李烁优闭嘴了。

记得小时候是最期待过年的,每到过年就有五十块压岁钱,那是孩童时期最有钱的时候。三五个好友跑到水沟边,点燃了炮仗丢进水里,看谁的水柱喷得高。孔江花样最多,一会儿炸塑料瓶,一会儿又炸牛屎。大人见了摇着头说:“当真是小娃娃,有钱无处使,买个纸炮炸牛屎。”孩子们听了笑着一遍遍唱‘有钱无处使,买个纸炮炸牛屎。’

娱乐场所建起来后村里的人都到那举行活动,白天打陀螺打篮球,夜里吹着萧和芦笙,弹着三弦围成一圈又一圈载歌载舞,就连不跳舞的人也爱凑热闹去逛一逛。没在过年期间去一趟娱乐场所这个年就是不完美的,于是一年一年南洛的人把它传承了下去。

晚饭过后,李嫆洁姐妹俩和嘉嘉姐妹俩就来喊李烁优姐弟去娱乐场所。六个人时而站成一排,时而三个一排一前一后走着。路灯已经好几年没亮了,小时候过年那几天路上都有暖黄的灯光,如今倒成了摆设。

娱乐场所外小摊贩卖小吃,卖烟花爆竹,卖彩灯。李嫆洁给弟弟妹妹买了炸香肠和洋芋丝,李乐怡买了一份糖渍酸木瓜。嘉嘉买了四个孔明灯,两姐妹嚷嚷着即刻就要回家放灯。李嫆洁说:“来都来了,先转一圈之后回去一起放。”

“时间长吗?我和妹妹先回家等你们吧?”嘉嘉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嫆洁笑了一下:“这两个小娃娃见到新奇的东西就火急火燎的,好吧好吧,回家了。”几个人又原路返回,相比来时慢慢吞吞现在倒是健步如飞。

李芸见几人又回来忙问:“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好玩吗?”

甜甜激动地说:“我们要放孔明灯!”

李芸一头雾水问:“什么孔明灯?”

“就是电视里面,许个愿然后点火放上天去的那种啊。”嘉嘉解释说。

“放火?那可不能弄了,等下烧了山怎么得了?”李芸皱着眉阻止。

李嫆洁说:“五嬢,不怕的,它熄灭了才会落下来。”

“哦,这样啊。”李芸才笑了站在一边看几人忙活。

小甜甜对姐姐说:“两个人一个嘛,刚好爸爸妈妈也可以放。”

嘉嘉点点头发着孔明灯说:“两个人一个,谁先放?”递给李芸时,李芸摆手说:“我不要,你们姐妹们玩就好。”

李嫆洁说:“好玩的,你和我五姑爹放,来嘛。”

李嫆洁劝着李芸,另一边甜甜早已把爸爸从堂屋拉了出来。

李皓笑嘻嘻走出来说:“孔明灯?你们小娃娃花样多嘛。”

“我先放。”李源鹏站在院子里让嫆洁姐点火。

孔明灯被一点点撑大,一小块火苗活跃地燃烧着。几人聚精会神盯着灯,但它就是没飞上天去。

“漏了个洞!”李源鹏大叫着。

“拿胶布粘起来看看能不能飞。”李皓已经迅速拿起桌上贴对联没收起来的胶布补上那个洞。只见灯往上飞了一点点然后就朝一边落了下去。

“怕是火力不够了,重新放一个吧。”李皓说。

“买到个劣质的了。”李芸哈哈笑着说。

“我来放,嫆洁姐帮我们录像。”嘉嘉和甜甜跳到院子里,一人一边捏着灯罩。李皓帮她们点燃了火。

橙黄色的孔明灯轻飘飘又慢悠悠地升上天空,地下的人抬着头目光一直追随着它。漆黑的夜里,一抹暖色轻柔地抚慰着大家的心灵,突然一束五彩的火花在它身边炸开,地上的人忍不住大声“哇——”了起来。

“太美了!”李嫆洁叫到。又一瞬间几人安静下来,直到不见了孔明灯的踪影。

“我拍下了。”李嫆洁说着,几人凑上去看录像。

李烁优说:“刚刚好就飞到了那里遇上了烟花,希望新的一年就像这样刚刚好。”

“你别说还真有点意思。”李芸笑着和李皓也放了一个。

李嫆洁姐妹放完孔明灯,姐妹们又玩了一会儿仙女棒才各回各家了。

小时候除夕夜守岁是件艰难的事,夜里十二点总是来得很晚足以让孩子们在堂屋打好几个瞌睡。长大后时间却像不够用了,总是突然间就到了十二点,甚至一两点还舍不得睡。对此李卉表示:“现在的人手机中毒太深。”好似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满没在家,李源鹏负责点鞭炮。一封封的鞭炮总是迅速炸开,李源鹏第一次点还有点害怕,他只好用火钳夹着明子,伸长了手臂把炮仗点燃。

“不至于怕成这样吧?”李卉站在廊下嗑着瓜子笑。

十二点是南洛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点燃了炮竹烟花,天空被照得亮堂堂的,白灰的烟雾一团接一团炸开又飘散,空气里全是火药的味道。这味道窜进衣服里,窜进屋子里直到大年初一才渐渐淡了。

站在院子里,楼梯上,阁楼里看完了放烟火,三人才感觉到了凉意,急忙跑回了堂屋。李卉向李源鹏又说了一遍:“明天早上把饭煮上,把祭神的肉再热一遍,鱼我也做好了,你热一热就行,不要把它翻烂了。”

“我晓得的。”李源鹏抓了一把小姨送的瓜子就回屋睡觉了。

南洛自古就要求大年初一男人做饭。李烁优觉得老祖宗还是要求太少了。在南洛几乎就是女人当家,她见过的女亲戚,不但要操持家务还要干农活,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最气人的是夫妻一起干活,钱却归男人管。一些坏男人有了钱就吃酒赌博乱糟蹋钱,很是讨厌。李烁优的爸爸四十多岁连扫个地洗个碗也不肯,做饭更是不用提了,他自己做的饭自己都不愿多吃,而且年轻时他最是爱赌博的。比较可怕的是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所以李烁优觉得但凡老祖宗对男人要求严格一些,他们或许就会像遵守大年初一做饭那样遵守其他的要求。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大家才开始串门。南洛习俗不多,初一之后有的人家也不管日子好坏就出行干活了。亲戚多的人家请客却没结束,轮换着来足足闹到初五才算完。李满又去二姐家吃饭,回来换了身衣服又出去了。母女三人则留下来到李忠国家吃饭。

李忠国有七个儿女,今年除了二女儿都回来了。六个孩子拖家带口,又喊了几个亲戚,一顿饭足足摆了三张桌子。李忠国年年都喜欢这种热闹,看到儿孙们聚在一起开心地吃好喝好,他觉得这辈子没有辜负这些孩子们。他除了心脏不太好,其他方面还算能干,他给人家瞧风水也能挣点钱,所以自认为不讨孩子嫌。但酒足饭饱后他又难免落寞,坐在床上和几个女儿说:“能聚就多聚聚,我和你妈年纪大了,我就怕以后你们姐妹们的感情淡了。”

“大过年的不想这些。”大姑娘把话打了回去,李忠国便不再说了。

总是在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生火烤火,男人们和孩子们围坐在院子里的破洞大铁锅旁烤火。男人们聊着天,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孩子们挨在一起打着游戏。火添了一把又一把,饿了女人就端出凉拌粉丝,一人一个纸盒端着吃。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了。

李烁优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回来了,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团结。要说什么是用钱买不到的,李烁优想大概就是这种时刻吧。


  




投稿可扫码

添加编辑微信



螳螂文学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cfwhgzs@163.com
本期编辑 | 萧长风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点击图片畅享阅读)


记得分享点赞在看让文学点亮人生

螳螂文学
螳螂,亦称刀郎,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螳螂文学由此应运而生,平台是集诗书画艺于一体,展示优秀原创作品的文艺类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