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日记》,现在出版名为《小留香馆日记》,是京剧大师荀慧生,一些流传下来的日记残本的汇编。
荀慧生日记
荀先生从很年轻,大约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并且养成了习惯。据说,他的日记从1925年一直保留到1966年,保留了45本之多。那么据说经过49年前的颠沛流离,历次运动的洗礼,“文G”时期的武斗抄家,幸运的还余下几十大本。
可惜的是,这批珍贵的日记居然在“运动”后的这些年,荀家析产过程中,遗失大半,最后只剩下了6册。
那么,在这些珍贵日记失散之前,据说还有十几大本。据小生宗师俞振飞老回忆,他还在荀家看到过。
那是一九八一年八月,俞老去北京演出期间,在荀先生家小住了几日。这期间,通过荀夫人,他看到了荀先生的一些日记手稿。
他说:限于时间,我只粗略看了几本,但已深深地为之感动了。那每一页,都是慧生先生的亲笔墨迹,透过那工工整整的毛笔字,我似乎看到了这位艺术大师辛勤劳作,为艺术耕耘的一生。
旧社会的京剧演员,大多幼而失学,缺少文化,很难从事写作,有写日记习惯的更是寥寥无几。荀先生这一部记录生活艺术详实的日记,在京剧界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他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已经十分难能可贵,更加可贵还在于,他的日记绝非个人生活琐事的流水账,也不仅限于记述个人的艺术见解和创作体会,而是涉及整个戏曲界众多艺人的艺术生活诸项内容,还有就是记录了一些时事政局的变迁情况。因此,这部日记,为研究我国近代戏曲的发展和编写戏剧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其实,俞老说的独一无二也不尽然,因为程砚秋先生,在一生中,也写了不少日记,流传至今,其中抗战时期,在青龙桥的一段日子,记录尤为详尽,也是事无巨细,柴米油盐。
俞老说:荀先生的日记,系统地记载了他所见到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戏曲班社的一些活动,以及剧场演出的情况,其中包括历年各种合作义演的盛况。日记还经常记录每场演出剧目及戏里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并作出评点议论。这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京剧以及其他剧种的兴衰和演员的更替情况。
当然,这部日记,主要还是记录荀先生自己的艺事方面的情况,非常详尽。所以,有人也称他的日记为《荀慧生艺事日记》。
另一位荀先生日记记录整理的参与者张胤德是这样记述的:大家知道,荀先生因为从小家境贫寒,少年学艺,所以,他没上过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什么文化,后来的粗通文墨,也是他后学后知,勤奋用功的结果。
荀慧生先生演《飘零泪》
谁都知道,老艺人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很多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大师级艺人,是离不开文化人的帮助的,无论是写剧本还是编唱腔,现在称为“秘书”,确切一点就是“密友”。他们除处理有关文字事物外,还接待来客,也参与机要,宛如“高参”。
我帮助荀先生写日记,也算充当了一回这种秘书的角色。
荀先生写日记很是有趣,我头一次帮助他写日记,今天仍旧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那天在他家,荀先生准备写日记,他翻开本子,打开砚台然后拿起笔,也不说话,也不提问,他低着头,像是思考又像是在斟字逐句,又好像等着什么。我跟他僵坐着,也不好说话不好问,我还想,写日记是他自己的事情,要秘书做什么啊?我坐在荀慧生先生旁边,有点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荀夫人看出我并不了解荀先生记日记的习惯,就过来和蔼地说:“慧生啊,昨天,欧阳老打来电话,问你什么事情来着?你好好想想。”荀先生赶忙说:“对、对,这事情得记下来,先写它,欧阳老说那个谁演得挺好的,说让我去看看,给把把关说说戏,那个,胤德,你来措辞吧!”
奥,原来是这样啊,这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荀先生不写,原来他写日记是先说出意思,他的秘书,或者合作人来斟酌词句,抄录誊写啊,当然,有时候,荀先生也自己写。我说呢为什么荀先生不动,原来是等着我来措辞啊,以往的日记应该都是这样写成的。唉,真是太难太不容易了!
荀先生写日记是不怕人看的,这一点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他的日记事无巨细,有些不良习惯,他也写出来,那是一种警醒和自律的表现吧,不然就不会写出来,既然写出来那就是为了改正和一种自我批评。“无私”地袒露心胸,是荀先生日记的一大特点。
荀先生写日记,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台上的荀慧生光彩夺目,但他的情感是丰富的,多元的,有些需要有一个宣泄的渠道,这本日记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他记载的是荀先生另一面情感的展现,这部《小留香馆日记》很大部分是他内心情感一吐为快的最真实的记录。
荀慧生先生演《元宵迷》
荀慧生先生是一位有毅力有性格的艺术家。有一次在湖南湘潭,我问他:“您写日记我看您并不翻看,费挺大劲为啥呀?”他没有什么表情,一会慢悠悠的说道:“最早写,也没什么想法,不过是想把一些稍微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觉得人生五味杂陈,酸、辣、苦、甜、咸都有,很多事情,事前不知道,等知道了,事也过去了,不记下来,怪可惜的……”
说完,他苦笑了一下,眼神却满是忧虑,无奈,仿佛内心经过很大的触动而在斗争一样,“挣扎”在苦恼中。当时他已年过花甲。我看到他的这种表情,心里十分后悔刚才的冒失问话,知道触动了他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心情感。
我想,这部《荀慧生日记》,也算是这位京剧大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唱出的一曲人生坎坷曲折的“痛苦之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