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学院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的日子,我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重要工作—担任典礼司仪,就是主持人。司仪这差使压力山大!台上是世界顶尖教授,台下前排是世界名流,然后是成批的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毕业典礼司仪简直就是学院、大学乃至香港的教育素质体现。我也多次想找个理由一推了之。可是……好意思推卸吗?这项工作看似光彩轻松,其实非常不容易,没人想竞争上岗。在世界顶尖学府当司仪,英语标准流畅是最低要求;香港是中国的特区之一,官方语言除了英语外还有粤语和普通话,为了使毕业生的亲朋好友按照指令行动,还需要司仪粤语和普通话娴熟。对我而言英语是外语(在香港它的地位是第一或第二语言),据说一般的学习者中只有5%的人能够达到接近本族语的水平。既然领导把司仪的重任交给我,意味着我必须成为5%当中的一员。在舞台上,司仪的发音不仅要元音和辅音都准确无误,还要每个句子、意群、单词及音节的长短、轻重、升降与节奏都完美控制,语气、情感、音频与音量都收放自如,事先需要多次练习。你以为本族语人英语演讲就能信口开河?看看The
King’s Speech了解一下吧。
粉丝们听我的录音,可能感觉并不出奇。不过,大家应当知道这仅仅是用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录制,实际现场讲话经过舞台音响会无限放大,一丁点的口水音、咂唇音、齿音都会影响负面听感。我虽然一把年纪了,仍然在长期研究与实践voiceover的技能,克服细小的问题,力求使听众“耳朵怀孕”。我从一开始学英语,就给自己定下了最高的标准,尽量不出错或少出错,定要达到读听说写译的专业水平。我读书很慢且仔细,听力更是要弄懂每个词。别人如何学英语,与我没有关系。各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