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王家林:悟游欧洲(16)

文摘   旅游   2024-08-28 19:28   江苏  

游欧洲

作者:王家林



十六、在雷恩度法国国庆节

 

女儿告诉我们,每年国庆节,雷恩都要在维莲河畔鸣放烟火,今年国庆节,我们一起去观烟火。

吃完晚饭,我们同几位中国留学生徒步穿过雷恩一大校园,来到南门外的维莲河畔。出了校园南门,临街的左边就是维莲河。平时雷恩大学校区罕见人迹,可是这时校门外的马路上人流如潮、欢歌笑语,似像国内举行集会时的情景,连续不断的人流都朝一个方向流动。

维莲河也同扬州的古运河,所不同的是它没有驳岸护栏,两旁建筑物不多,主要是自然风光,绿草护岸,河水清澈透明,随风荡漾,两岸柳枝婆娑,松柏苍翠,绿草茵茵。

两岸宽阔的草坪此时都挤满了翘首待望的市民,有的三五成群站着,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倚在桥栏杆上。

晚上九点钟,一阵“咚、咚、咚”连续巨响,三个巨大的烟花弹射向天空,顿时空中绽开三朵巨大的长方形蓝、白、红光彩球,形同法国国旗图案,照得大地如同白昼。紧接着乐队奏起充满激情而又庄重的旋律,顿时席地而坐的几万人腾地起立,仰望天空,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严肃而神圣的表情,跟着旋律在歌唱: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敌复仇。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

决心为它战斗。

雄壮明快的曲调,慷慨激昂的歌词,使所有在场的人都热血沸腾。

女儿告诉我们,这是法国国歌《马赛曲》,法兰西民族的圣曲。

我们受此情此景感染和震撼。同样肃立、仰望天空,跟着激昂而庄重的旋律在哼唱。

女儿侃侃而谈《马赛曲》的来历。1792年普鲁士与奥地利结成联盟攻入法国,这时法国王后反而把作战机密告诉敌方,贵族军官叛变,法国时势非常危急。资产阶级民主派一改以前的反战态度,动员组织人民保卫祖国,推翻王朝,建立共和国。

在尸骨如山,万分艰险的前线,英勇的士兵浴血奋战,在地壕里唱出了充满民族激情的歌曲《莱茵军战歌》,激发斗志,抒发对法兰西民族深深的爱。哀兵必胜。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后来这首歌在共和军中广为流传,并传到马赛,马赛义勇军516人徒步行军21天,长途跋涉,沿途高唱此曲,后称为《马赛曲》。成为鼓舞法兰西人民保卫祖国的革命之歌。

1795年7月14日,《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

拿破仑曾说:“《马赛曲》是共和国的统帅,它所实现的奇迹是其他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法国国歌同中国国歌的诞生有着同样的背景,都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激发民族斗志的伟大旋律。

国庆日前夜高唱国歌,激发国民的爱国情绪,回顾历史,烟火晚会寓教于乐,法兰西民族不仅浪漫,而且睿智悟达。

唱完国歌,大家席地而坐,继续观看烟火表演。

赤绿青黄红蓝紫的烟火随着一阵阵礼炮声和音乐腾空而起,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和大地,映红了人们仰望天空的欢笑脸庞。

法兰西民族既是浪漫的国度,又是艺术的国度。鸣放烟火,还伴奏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且是上百人的庞大西洋乐队。数万市民不仅观看美丽壮观的烟火表演,而且还享受聆听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一会儿是柴可夫斯基的《蓝色的多瑙河》。这时金色蓝色的烟火此起彼伏,犹如金色的阳光照在蓝色的多瑙河上。

震撼奔泻的交响乐把全场几万人带入心驰神往的境界;湛蓝的天空,雄鹰展翅飞翔,蓝天之下多瑙河哀婉流长,如诉如泣。

顷刻间,大小提琴、手鼓奏起,铿锵激越,犹如多瑙河暴风骤雨、万马奔腾、激流奔涌。

一会儿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而深沉、时而激越、时而轻柔、时而重音。弱音器的小提琴在低音区反复徘徊,逐渐深入,而后高昂,那主旋律在中提琴、大提琴低沉而平和的融合中,圆号紧接鸣响,它的和音和小提琴主旋律相配合,将人们带到十九世纪的欧洲,那英吉利的海滩、奥地利的蓝天和草原、巴黎的华丽和典雅。使在场的几万观众与音乐师们一样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一会儿又奏响贝多芬D大调的最后乐章,这时回荡在空中的是那柔情似水、恩爱至深的旋曲,那典雅纯朴的旋律,仿佛是遥远的天边飞来,由远而近,由轻而重,逐渐壮丽,逐渐辉煌,此调此音反复再现,如同低音吟唱,又似长吭嘶鸣。无数把大提琴挥起长弓,大小号、萨克斯吹奏起号角,象征着法兰西磐石般的意志和永远不歇的追求。

最后乐队又奏起了《第三交响曲》,这是天才音乐家贝多芬专门为拿破仑创作的,也称《英雄交响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个伟大英雄的时代,拿破仑是众多欧洲人崇拜和敬重的英雄,尤其在贝多芬心目中,拿破仑是推毁专制独裁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拿破仑法典》提出的自由、民主、平等深入人心。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纪的法制进程影响巨大。

贝多芬把拿破仑看成是新时代、人类的造福者,他甚至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拿破仑看成再现的普罗米修斯,他决心为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创作《英雄交响曲》。1804年12月,这部交响终于在维也纳首演、并获巨大成功。

现场几万观众沉浸在激昂有力、热情悲壮的曲调中。

与传统交响曲不同《英雄交响曲》没有序奏,首章的全部热和力凝聚于开始的两个狂热的和弦之中,展示了音乐热流和跳越的音调组合,使现场气势恢宏、战音四起。

第二乐章按惯例是抒情的慢板乐意,但贝多芬将其创作为进行曲,这是前所未有的先例。一首平凡的《葬礼进行曲》演绎悲壮怆楚的千古绝唱。

第三乐章虽有悲哀的基调,但也幽默谐谑,表现了法兰西浪漫情愫。

烟火晚会上空回荡军号式鸣响的节奏,定音鼓和小号相结合,显示了铿锵有声的力度。

音乐烟火晚会结束,全场几万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完全沉浸在神圣而庄严的气氛中。如痴如醉,使每个人的情绪和思想在英雄的音乐中震撼和升华。

美丽的烟火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持续鸣放,好像烟花是巨大的伴奏器,给大型草坪音乐会增添节日气氛。加强效果。美妙的音乐又给现场推波助澜,增加观看烟火的兴致。音乐烟火,奇妙结合,相得益彰。

烟花鸣放了一个多小时,美丽的烟花多彩、变化多端。一会儿含苞待放,一会儿彩球四溅,一会儿五彩缤纷。随着百鸟朝凤般啾啾鸣叫声中,红白绿黄青蓝紫的各色花朵,在夜幕的背景下,盛开绽放,彰显壮观喜庆的气氛。

一串串的烟火持续不断飞升而上,无数簇花朵瞬间升空,闪烁而熄,紧接着无数花朵又腾空盛开。

那是迎宾礼花、十月金菊、喜庆银花。

又像荷兰郁金、富贵牡丹、娇滴荷花。

好似冰肌茉莉、白雪冬梅、浓艳石榴。

美光和音乐构成奇葩异卉,奇美无比的空中百花园,五彩缤纷、斑斓夺目。

7月13日夜晚,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欢乐之夜。

第二天是法国国庆节。从1789年7月14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至今已有221年。

实际上17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封建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发起进攻,攻占巴士底狱。到1792年8月10日才结束了几个世纪的旧制度。正式宣布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我想如果按照法国国庆的起源方式。那么中国国庆可以从1927年7月1日,中国G产党成立,领导人民革命算起。

二百多年来,法国大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近代史上无与伦比,它把“自由、平等、博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全世界。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学说。伟大思想家卢梭提出“主权在民”学说。英国学者提出“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学说。都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期间深入人心、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思想理念。

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后,注重法制建设。制宪委员会颁布《人权宣言》,共有十七条,其主要思想影响甚远,开头就宣称人在权利上是生来并永远平等,确认公民平等,议论、信仰和出版自由。其主要思想留传至今,影响巨大。

7月14日,全法国各单位机关企业放假,雷恩市的大小商场超市全部关门,大街上行人稀少,店门紧闭,我们哪儿也去不成,只有在家休息,法国人大多数都外出度假,到海滩游泳晒太阳,到山区登山滑雪,还有的在家休息。

这与我们国内截然不同,国内国庆节正是大小商场的生意旺季,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商场超市人满为患。商家加班加点,赚个盆盈钵满。

这主要是人的社会价值观、人生理念不同。

欧洲人把休闲权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人生哲学,而中国人历来视休闲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从来就是睥睨的贬义词。因此这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观念,社会价值观的差别。

休闲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工作赚钱是手段,休闲娱乐才是根本目的,是一种人生的回归。

而中国人并没有休闲的观念,只有休息的概念,休闲休息虽一字之差,可内涵却完全不同,反映在方式上的不同更是相差千里。

中国人的休息强调的是“休养生息”,注重的是体力的恢复,为了更好地劳动工作赚钱,休息是一种手段。

而欧洲人的“休闲”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闲,注重的是身心的放松,休闲才是最终的目的。

这种观念融合了个人权利,回归自然的天赋原则,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的家乡扬州几十年来流传一个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说早上到茶楼喝茶,悠哉游哉,晚上到浴室洗澡,一天就混过去了。常听到外地人来扬州后议论“扬州人没出息,早上往茶楼跑,然后提着鸟笼往公园跑,晚上往饭店、舞场、浴室跑。”

我们常感叹腰缠万贯的富翁英年早逝。小品演员赵本山说过“世上最痛苦的是钱未用完,人就死了。”

特别是我们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人,更是需要的身体健康、身心快乐、延年益寿。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家林,江苏省作协会员,1969年初赴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1976年回城后在烟草专卖局工作,直至退休,担任江苏省烟草学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烟草》《东方烟草报》特约记者,高级经济师,曾在《人民日报》《瞭望》《经济日报》《文汇报》《法制日报》《中国物价》《记者文学》《记者写天下》《销售与市场》等几十种报刋杂志上刊登文章。
曾出版《睿智铸金叶》《红花绿叶》《悟游欧洲》《欧美行思》《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合作编写大学教材《消费心理学》论文曾作为范文,编入《商业写作》大学教材。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作家文选

 长按进入

 


鼓励原创  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  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编辑:楚江

邮箱:454661733@qq.com

统稿:成文

邮箱:812905642@qq.com

推广:吕小平


作家文选
为作家搭建平台,为读者提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