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搭起“健康桥”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米”
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2022年起,南浔区人大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聚焦“选题、优化、监督”三个环节,连续三年紧盯基层站所卫生服务提升主题,连续两年助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以最高票入选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助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站所异地新建、整体更新96家,更新率达到85.71%,助推南浔成功入选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试验区,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实现基层人民“可感”。
主要做法
(一)聚焦项目选题,以“民意”定“民生”。随着南浔区全域土地集中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各镇街的大部分服务站站点布局、硬件配套、诊疗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优质的客观需求。南浔区人大从2022年起,结合代表“浔”忧活动,连续两年开展“身边就医一件事”寻访活动,组织各级代表走村入巷,调研基层医疗站所38家、走访群众286人,收集问题建议80余条。结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召开政府代表“面对面”征集活动6次,推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成为候选项目,并经票决成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二)聚焦内容优化,变“首次”为“再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成为2023年度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后,南浔区人大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组织26名医疗专业代表成立课题小组,先后赴南浔区第一医疗集团、南浔区第二医疗集团和南浔区中医院开展调研和专项座谈,发现难点堵点问题60余个。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召开区政府办、区卫健局等多部门联系座谈会议,推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内容二次丰富、二次提升,将优化后项目作为2024年度候选项目,通过民生实施项目“首次”到“再次”的转变,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由“优质”到“更优”。
(三)聚焦跟进监督,用“常督”促“长效”。建立组成“实事监督小组”,细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为南浔镇增山社区、东迁街道西阳村等40个具体点位,通过“专工委+部门+代表专业小组”每月15-20日走项目、督进展,合力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建立民生实事项目通报机制,区政府每两月将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向区人大进行通报。党组会议每月听取民生实事项目月度监督情况问题建议汇总报告,累计提交项目推进问题42个,代表意见建议38条。首次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题问政暨部门评议活动,现场提出基层卫生服务站点布局、能力提升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应急救护等方面12个问题5条建议。
取得成效
(一)基层卫生站所提档升级。截至2024年7月,本轮服务站提档升级已完成53家、完成率55.21%。建成的61家A类基层卫生服务站配置网络设备和5G设施,以“健康大脑+智慧医疗”为建设路径,配备了智能小站、自助查询系统、中医体质辨识仪等大量智能化设施设备。开发健康联动协同平台,绘制全域健康地图,建设医共体智慧调度中心3个,集成调配区镇村医疗卫生资源,赋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二)基层医疗资源提质增效。针对代表提出的“基层卫生服务站需要更加突显服务功能”的问题,以“一老一小”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为核心,慢病一体化门诊延伸扩面、“你点单 我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知名中医基层派驻、家庭病床全域推广、“健康大巴”惠民助企、医技资源优质共享、24小时云端在线服务等舒心就医服务举措得到全面落实,各类检验检查和中医药服务向农村延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群众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三)基层医疗队伍提能强基。硬件设施配备已相当完备,但在对已投入使用的基层卫生服务站监督中代表发现,基层卫生服务站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平均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等问题,南浔区人大及时汇总收集并反馈区卫健局。通过建立“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编外招录+中医师承”等四项医务人员招引政策,落实基层在岗全科、基层驻村两项补助,目前已基本完成辖区社区医务人员的“新老交替”。截至2024年6月底,全区社区医务人员398人,平均年龄下降至36.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