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那么拽?”

职场   文化   2024-10-05 12:52   河北  
网传,有学生向教育局举报补课,得到“别那么拽”的回复。我也是醉了。先不说,这位人员是否是补课人的关系户。就是你作为工作人员,对举报的这种态度,也是匪夷所思。他让我想到,其实这是一句心里话,是一些完全不想为人做事的心里话。

在他们看来,那些所谓的“市长热线”完全是第三方在接,并且接了也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在他们眼里,是极为正常的。在他们看来,你不要那么拽,你可以举报,昨的?你也并非全对。在他们看来,这些赋予的渠道,方法,手段,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似乎才更不容易。

真是这样儿的吗?完全错了。不想解决问题的人,才会提出,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那样的话,并不完全助益于事件事,但是对这些需要正确面对事情的人来说,却绝对是件好事。为什么有些人,他们痛恨“聪明人”道理在哪儿呢,其实就在这里啊。不是这些聪明人在,也许还没有这么多的矛盾。

写以这儿,让我想到之前的一句口号,所谓“中国人不骗中国人”,都是在说一件事,聪明人太多,“傻子”不够用。依着我的观察,所谓的聪明人,也实在算不得聪明,他们要么是人家怎么干,他就怎么干,自己绝不特殊;要么是算着自己的利益,敌不动我不动的。

类似这样的聪明人,你总是能看到,短期内,他们几乎是每算必胜,可胜着胜着就失败掉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缺德。把自己的利益都算准了,制定一个必胜的规则,然后等着别人跳坑,好像一定能收获什么似的;要么就是,起心动念就想的是如何算计他人,如何让利益最大化,如何在付出最少的情况下收益最多。

人家反映问题,那就一定是问题没有解决掉,你的重点是帮助人家解决问题,而不是反过来找人家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在于,你不想付出的时候,就必然走向简单粗暴,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最省事儿,看起来最能取得实效,负面作用是什么?那就是培养了更多只晓得服从的废物,完全没有创造性。

这些聪明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绝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们读书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他们看视频,是找自己的同道;他们玩游戏是为了巩固自我中心;他们听别人的话,也是挑那些符合自己精神的话,如果不是那样儿,他们是绝没耐心倾听的。仿佛他们永远掌握着真理,真理从未从他们的手上流走,始终为他们服务。


聪明人多了,笨人就变少,那些原先愿意干粗活累活的,也都束起手来。聪明人多,也就衍生出更多看聪明人脸色的家伙,那些人正在变成聪明人,或是践行聪明人的价值观。

在他们看来,如果可以利用资源,如果可以经营人际关系 ,就能获得职场上的绝对主动,那为什么还要去务实呢?这样一来,哪里还会有什么诚信,哪里还会有什么为第三方考量,哪里还会有屁股对老板,脸朝客户的事情呢?


一切必然是相反的,看起来,他们好像全都憎恨客户一样;又或者,他们料定了,一定会有实干的人,不管那些是老的精英,还是新来的,不务实就没活路的新员工,反正在他们干着,创造着价值,这样即便自己那一环是缺失的,也照样能养自己也就是了。他们从来不求什么优秀,什么突出的业绩,他们求的,只是安稳与安逸,他们求的只是上班如同享受一样。


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人家反馈问题都是拽的,他说人家拽的同时,也就在表示,你反馈半天也解决不掉。他就成了那个不可协调的部分,类似这种人,这种事儿多了,很多东西就必然走向妥协。而类似的妥协多了,什么后果,自然可以想象了。任老的高明在于,他不但提出了问题,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使得聪明累的问题,在华为,始终没有形成杀伤力,这才保住了华为。

而另外那些聪明人,他们逃不出几个循环去,几轮循环下来, 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还是原来的质量,一切也还是原来的问题,时间流逝,看起来什么都变了,而实质上什么都没改变。


有人说,看透了,还要直面,还要热爱,那才是勇气。可依着我看,这种所谓的看透,终还是没有看透。别那么拽的背后是什么,始终是对抗啊,而对抗解决不掉任何的问题,只能使问题走向复杂,甚至于,终于变成了血仇。



欢迎公号加星标,点赞,转发文章。风高浪急,大号已经接连多次被删文,请立即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还可添加作者微信号3052101,切勿重复操作。图片引自网络,侵联删。


诚意要赏,可扫下码


冷眼观人
说地方之言,道世相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