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
谱写时光的印记
一台相机
捕捉美好的瞬间
2024年11月8日
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在集团公司新闻宣传战线上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记录
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光与影
倾听职工的心声
而对于他们自己的记录却很少
今天
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2024年春运首日,我在北京西站,与旅客一起登上归乡的列车,倾听他们创业、求学的奋斗故事;铁路部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走进石家庄车辆段,“认识”参与智慧检修的智能“小助手”们;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我采访了从事复兴号值乘服务一线岗位的京铁人,用笔触讲述他们夜以继日的钻研、全情投入的坚守和勇于挑战的担当;怀兴城际铁路开通在即,我自驾前往铁路沿线,航拍动车组列车按图行车试验,记录“轨道上的京津冀”越织越密的步履……
坚持到新闻现场去看、去听、去记录、去感受……我在每次采访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看到的场景、思考的问题,都一点一滴地汇聚成“能量库”,激励我永葆对铁路新闻工作的热忱与追求,做一名离时代最近、离现场最近的铁路媒体人。
柴娜
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北京记者站
从陌生人变成知无不言的好友要多久?在一名优秀的记者看来,这个时间可以无限缩短。
尤记得,在寒风凛冽的张家口沙城站,几名职工围在身边,争相介绍单位办的一件件暖心事,让我感受到铁路人的质朴;在开往丹东的K27次列车上,“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旅客一时为难”的京丹精神,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我感受到传承的力量;在丰沙铁路抢险现场,无数铁路职工奋不顾身、逆流而上的背影,让我眼含泪水……
在我看来,记者是一个很神奇的职业,我们总是为找不到吸引眼球的选题而烦恼,却又奔波在采访中乐此不疲地抓“活鱼”;我们总是在繁杂的素材中抓耳挠腮,却又在一次次灵感迸发中被瞬间“治愈”;我们总是为怎样讲好动人的故事而绞尽脑汁,却又在稿子一次次上版后收获满满的幸福。作为记者,我们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用键盘敲击多彩生活,用笔尖描绘时代发展;作为记者,我们热爱记录,我们渴望讲述,把最动人的故事挖掘出来,把最精彩的内容呈现在大家面前。
牛贝贝
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报纸编辑部
一年来,我见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锻炼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我曾跟着复兴号前往寒冷的哈尔滨,感受东北人回家过年的喜庆氛围;我曾去雄安站拍摄了一个对我自己来说算是“实验性”的短片,为读者介绍开站三周年的雄安站;我曾探访行车公寓食堂幕后的秘密,见到了大师傅们日复一日为天南海北的铁路人烹饪一道道佳肴;我帮助坚守在遥远海外的的雅万高铁职工与家人“云团聚”;我参加了集团公司30对新人在铁博举办的集体婚礼,更经历了“京铁手机报”关注数突破25万的瞬间……
一幅幅的长图,让我做图水平不断提升;一次次的采访,让我对铁路这个行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同事们为我一次次校对、一次次指出问题、一次次的沟通和建议,让我能够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获得不断进步。
王玉成
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移动端编辑部
在一次采访中,我有幸来到张家口地区的正盘台隧道,跟随卢永栋班长一行,体验了他们维护高铁隧道的艰辛与付出。
盛夏8月,隧道外的世界热情如火,而隧道内却阴冷潮湿,仿佛另一个世界。卢永栋和他的工友们身穿厚厚的工服,将工具准备好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正盘台隧道的坡度最大达到了30‰,这对钢轨的维护和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亲眼目睹他们的工作后,我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交流过程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走近现场,才能写好故事。尽管如今通讯手段多种多样,但无论电话还是视频,都无法代替置身现场。只有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与被采访者面对面,才能捕捉到生动细节。
马文思
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专刊运维部
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铁路新闻工作者,我深感荣幸与责任并重。铁路不仅承载着货物与人员的流动,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我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记录者,每一次深入铁路一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展望未来,我期待着在铁路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继续用我的笔触和镜头记录下更多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将有更多的机会见证并传播中国铁路的辉煌成就。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铁路记者,为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我要向所有坚守在新闻战线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我们的笔触和镜头,共同书写这个时代的华章!
杨淼
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影视编辑部
还有一群人
如同点点繁星
照亮了集团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
他们以更接地气的视角
更贴近生活的笔触
讲述铁路故事
传递基层声音
他们以新闻人的使命与担当
书写着辉煌篇章
从事车站融媒体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紧盯现场,围绕职工现场作业进行创作,及时跟踪车站新变化、职工新需求、社会新热点,深度挖掘身边榜样和他们朴实无华、真实动人的故事,通过图文、音频、视频、微电影等形式生动呈现,让“微典型”讲出“大道理”。
2023年12月18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其中,新建的安次站和永清东站均归属天津站管理。开通前,我几乎天天泡在这两个新站,联调联试前没有列车途经,我每天顶着星星去,看着星星回,通勤时间就有3个小时。在此期间,我见证了多位专业技术干部成长为熟悉车务、客运、信息、房建等多专业的全能型管理人员。
津兴城际正式开通的那天,他们的笑容格外灿烂,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家”,喜迎八方来客,心里别提多自豪了,我立即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妙的时刻……
张伯辰
天津站
与融媒体工作结缘,并与之“深度融合”已三年有余。一路走来,我倾其所有也收获满满,充实而快乐,人也仿佛年轻了几岁。
我享受每一次作品策划,有记录铁路发展的荣耀,有职工岗位坚守的共鸣,有客运服务的不断精进,有百般才艺和烟火诗意,还有互相激发灵感的快意;我珍惜每一次新闻采访和拍摄,深入现场方能收获故事和真情,踏上列车才能真正感受流动的中国,才能拍出最美的画面和最真诚的笑容;我欣赏创作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融媒体骨干各有所长,根据创作需要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融媒体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共同成长;我珍视每一部融媒体作品,反复斟酌和打磨,每一个词句、每一张图片,每一帧视频都要完美呈现,一个爆款作品的诞生带给大家的成就感也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
与融媒体工作结缘,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真实而美好的画面、真诚而朴实的语言去记录工作和生活,去呈现、去讲述京铁故事,并乐此不疲!
高莹心
天津客运段
作为一名基层站段的新闻通讯员,我已步入从事宣传工作的第6个年头,当我用镜头、用笔触记录下一幕幕真实场景时,我深切领悟到了工作的繁复与不易。我背负的,不仅仅是相机与笔记本,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供电系统的维护作业,大多在夜幕低垂之时悄然展开。职工们手拿扳手,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设备,紧固每一颗螺丝。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高大,那是一种对工作的敬畏与执着,也是对安全的坚守与承诺,在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我见证了他们用汗水与智慧守护着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日抢修现场,还是酷暑难耐的夏日施工站改;无论是大兴机场站深邃幽暗的隧道深处,还是鲜为人知的临清局管界;无论是未来之城雄安的全地下变电所,还是去年新开通的津兴城际铁路沿线,都留下了我探寻的脚步,这些难忘的经历,如同璀璨星辰,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熠熠生辉。
吴亚林
衡水供电段
时间如同沉默的钢轨,在车轮的运转中缓慢延伸,不知不觉间,我已经里从事融媒体工作6年了。我无数次穿梭于单位各个角落,用镜头见证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犹记得集团公司包保打造关心关爱职工生活样板——南新城区域改造期间,我全过程跟进,前后历经数月,拍摄了海量照片和视频,见证了这片区域的华丽蜕变。曾经斑驳的旧墙皮抹去了岁月的痕迹,变得焕然一新;曾经设施陈旧的待乘室变得温馨舒适,散发着家的气息;曾经简陋的洗浴、就餐设施变得宽敞明亮,便捷高效。
从事融媒体工作这几年,为了讲好这些故事,每一篇稿子,我都反复揣摩,力求让每一个字都能精准传达情感;大雪纷飞,为了采集到体现职工坚守的镜头,我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任凭雪花落满全身;多少个夜晚,为完成一个高质量视频,我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剪辑、配乐、调色,只为呈现最优质的内容。未来,我将继续带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深入一线各个角落,传达更多职工的心声,讲好更多有温度的故事。
杨波
石家庄电力机务段
我时常思考,何为真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完成一篇报道后的轻松释然,还是稿件见诸报端时的那份成就感?随着岁月的积累,我渐渐明白,作为一名铁路新闻工作者,最幸福的时刻,其实是那些平凡而真挚的瞬间——当一线职工敞开心扉,向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当我们的工作得到他们的认可与肯定。
今年8月,我们驱车沿着曲折蜿蜒的山路,抵达了被崇山峻岭紧紧拥抱的丰沙线。在这里,有四个桥隧大修班组正默默奉献。面对山区复杂的施工环境,职工们手提肩扛,将沉重的路料从山脚一步步搬运至山腰。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无一人退缩,更无人喊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内涵。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展现真实、传递情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现场,贴近职工,用我们的“脚力”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脑力”去挖掘每一个细节,用“眼力”去发现每一个亮点,用“笔力”去描绘每一个故事,这样我们手中的作品,才能带着泥土香,充满力量感。
吴佳泽
北京工电大修段
以笔为剑,以梦为马
不畏风雨,不惧挑战
京铁融媒人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让我们继续怀揣着
对铁路事业的无限热爱
用笔触和镜头
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听说关注我的朋友们都变美了呢!
京铁手机报20241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