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水平达不到985或者211的程度,考进一个普通本科,或者专科,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先看两则视频。
目前学校的主要话术大致是:
1.尽己所能,青春不留遗憾,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就对得起自己了。
2.稍微理性一点的教师可能会告诉学生:本科只是起点,如果你的本科只是一个普通大学,那未来还可以再拼一个研究生学位。
这两句话,从学习者的心态和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都没有错。
可问题在于,它们都只说对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社会问题都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不留遗憾又怎么样呢?也仅仅只是对自己没有遗憾而已,该面临的困境,四年毕业后还得面临,并不因为自己高中三年足够拼命,没有留下遗憾,社会就会给别样的待遇。未来用人单位看的仍然是学历,能力,毕业院校,而不是看高中三年刷了多少卷子。
至于拼一个研究生学位这种话,只不过是把当下的困境再往后推三年而已。高中三年拼不过别人,再过三年,智商还是这些,依旧拼不过别人,更何况现在大厂普遍都要先看第一学历。
学校并没有欺骗学生,只不过没有把令人沮丧的方面告诉学生而已。学校为什么会形成普遍的类似话术呢?
这是因为,学校的管理者最渴望看到的局面是:不管学校处于什么层级,学生有没有本事考上好的大学,只要每个学生都在那儿拼命学,形成自己应该有甚至超过上一年的政绩,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
例如,某校每年高三毕业1000人,去年只有一个人考进211,今年通过师生全体的拼搏,考进了三个,年级各学科平均分也比去年和前年更接近上一位的学校,那么他的政绩就非常漂亮了,说不定明年就可以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自己的行政级别也能上升个一级半级。
至于那个学校除了3个考进211大学以外的997个学生考进了普通大学,或者大专,或者连大专都没有的学生,跟他并没有关系。
教师也是类似的心理。
他日子是否好过,就看班级平均分,只要班级平均分超过其他班级,年级平均分超过其他该超过的学校,甚至超过了一个当年中考进分比自己年级好的学校,那么奖金就都来了,日子轻松了。
至于自己的学生凭这样的成绩能不能进985或211,跟他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有好几年,当我的一个学业水平较弱的学生,竟然考到了本科线,欣喜若狂地来向我报喜的时候,我总是泼他一盆冷水,告诉他,该高兴的是我,你应该感到沮丧和担忧才对。
这种学业上的窘境如何破解?难道考不进985、211,就真不读书了么?
说到底,还是像我上一篇文章所写的(点击可看)。教师天赋一种使命,即将学习的真正意义告诉学生。说服他们多元地看待自己的生命,不能只是把学习与分数和升学挂钩,它还有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内涵,有待学生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
我的很多学生非常愿意在学业上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去拼搏,我个人也非常愿意和他们一起去拼搏。这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但请记住,Education is life itself,我们这么做,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之路,是为了我们自己人格的发展和提升,为了我们母亲的微笑,我们自己的幸福与自由,不只是为了升学,更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本事把以上的意义向学生阐明,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那我建议最好尽快离职,否则,就是在跟一群无良的教育政客一起为恶,而且是戕害心灵的最严重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