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东们的胜利 散户的力量
周五盘后,看到赛力斯一次性纳入4大指数的公告,非常满意,并且超预期,当时写了篇赛力斯11月纳入沪深300指数的确定性,引起大家热议。赛力斯进沪深300、上证80、中证A500没悬念,但是能不能纳入上证50,我没有太大把握,最迟也是明年5月,但一次性打包纳入了。
毫无疑问,这是大多数赛力斯小股东们的胜利,他们坚守到现在,获得了丰厚的报酬,赛力斯的发展,也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见多了上市公司各种套路,赛力斯和其小股东们,真是A股的一股清流。很多人跟我说,赛力斯这一个票子,让他们亏损好多年,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亏损都回本了,还赚不少,让他们感受价值投资的力量,而不是三心二意什么都买。
看了一些别人统计的数据,历史上仅有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也达成了此项成就茅台纳入上证50后20年涨了80倍(不复权是29倍股价涨幅),招商银行20年15倍(不复权的股价涨幅是3.8倍),中国平安17年5倍(不复权为1.6倍)。
最近一年半,赛力斯的逻辑我已经写了上百篇了,但到后期我才搞了个专栏去汇总信息,我为什么经常写逻辑、数据、个人观点等内容,对于我的能力提升是非常快的,股市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汇总起来,可以温故而知新。未来两三年的科技革命大爆炸,我也会更详细的记录下来,作决策参考。
时代更替
2015年苹果取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成为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成分股。2024,时代更替,英伟达取代英特尔,将被纳入道指。
2024年,赛力斯调入上证50,取代上汽集团,也是一个时代的更替,这个意义,很多人感受不深,但确实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燃油车的时代,要落幕了。
随着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燃油车市场终将成为小众市场。
大部分人不懂汽车产业的价值,中国未来三五年经济增长引擎,将由新能源车产业链带动,比亚迪横扫全球中低端市场,华为系横扫全球中高端市场。
指数的争议
寒武纪、赛力斯纳入上证50产生了很大的热议或者“争议”。并且是一边倒的批判,一边倒就代表正确的吗?那事实是这样的吗?
这位牛姓大V看资料显示是私募基金经理,看到ETF规模大涨,都买指数ETF基金,谁去买他的私募?他表示印象中金山办公进入前一路狂涨,进去后就一路跳水?做过23年AI行情的都知道,金山办公是因为AI大行情暴涨到2000多亿市值,就算纳入了指数基金,那时候的指数基金规模跟现在没得比,纳入也就最多一二十亿的资金被动买入,为了一二十亿的被动资金,把一个票子拉到2000多亿???这样绝对会把货烂在手里,这个量指数基金接不住。他表示的这种把股票超高让指数基金接盘的套路有没数据支撑呢?他没有去统计,他就是凭感觉,或许他也知道怎么回事,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事实就是,绝大多数股票涨起来,都不是为了让指数基金接盘,因为一年前规模很小,再往前就更小了,纳入后的被动配置资金压根就接不住。至于为什么涨高了才纳入,这个是另外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无解。如果大多数都没跌下来,那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另外要考虑的问题了。
如果要验证他说的这个是不是一种套路,很简单,统计新纳入上证50和沪深300的个股,列个表格,都是拉到多市值?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大涨?按当年的指数基金份额去算,纳入指数后有多少指数接盘资金?答案一目了然。
我们看看美股的情况:
2015年03月11日,美国苹果公司股票将取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股票,成为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成分股。苹果是市值最大的美国企业。
2020年11月30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表示,尽管特斯拉市值超过5500亿美元,但仍决定按全流通调整后的市值权重,一次性将其纳入标普500指数,而非分阶段纳入。这意味着12月正式调整时,就如同巨鲸入水一般,市场上的动静会较大。
2024年11月1日周五美股盘后,时代更替!英伟达将被纳入道指,取代英特尔。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公布,将英伟达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取代道指目前的芯片业成分股英特尔。
苹果、特斯拉、英伟达,也是高位纳入指数。我们的上证50、沪深300等等指数基金整体上跟美国道指等指数编制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争议”?会不会是无病呻吟还是另有目的?
既然美股也好、A股也好,指数编排的规则大致相同,那问题就不是出现在股票上,质疑规则不如了解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纳入后大多数都会有大跌的印象?
讲讲不相关的新闻:
①有个指数规则是上市三年后才能纳入,因为宁德时代,所以21年的时候把纳入规则改为上市满一年就可以。
②为什么A股大多数大小白马们、赛道股等调整了三年多?这三年多发生了什么?
③2024年,中国光伏行业,原本被认为是风口上的朝阳产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前三季度全行业亏损接近200亿人民币,值得我们深思。
④【美国拟对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进口太阳能征收高达271%的关税】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29日初步裁定,从东南亚的太阳能进口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在美国不公平地销售,并提议对此征收高达271%的关税。
⑤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一封有关比亚迪乘用车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称,2025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比亚迪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因此比亚迪对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要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发文称,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比去年进一步缩短,现在只需要90天左右。她介绍,上海超级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都来自本土的供应商,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所取得的成绩都与这些伙伴密不可分。“与供应商伙伴同生共赢,通过技术革新来增效降本,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行业才能更繁荣,消费者才能持续得到最棒的产品。”陶琳强调。
总结:世界是复杂的,很多事情要综合起来去看、去分析,单单看某一信息,就会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没有错,但是不少国内企业卷起来就没有下限,这不是好事,企业更多的利润搞研发构建更强的行业壁垒,更好的对待自己的员工,不是更好?比亚迪已经是新能源车中低端王者,没必要继续卷价格,我看到比亚迪的价格都觉得,没必要这么便宜。
很多事情看起来跟当下讨论的问题没有关联,但确实密切相关的。指数规则没大问题,大多数股票拉上去就是让指数基金接盘也不存在这个主观意图,指数基金被动配置那点量得不偿失。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卷,全球经济衰退,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诸多因素
过往的案例:
信威集团最高2000亿市值、康美最高1400亿市值、乐视最高1700亿市值,信威和康美过往都纳入上证50,乐视找不到资料,但看到是纳入了沪深300。为什么要看看这些例子?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和现在的例子寒武纪赛力斯作对比。
我就简单的从营收和净利润去分析,其他的信息都没必要去说。
乐视:2015年5月最高1700亿市值,当年营收130亿,净利润5亿。
信威集团:2015年6月最高2000亿市值,当年营收35亿,净利润19亿。
康美药业:2018年5月最高1400亿市值,18年净利润应该是暴雷了,所以看17年的,当年营收175亿,净利润21亿。
小结:只能说当年的人真敢炒,这点业绩炒成这样,所以它们纳入上证50沪深300,是市场出现了问题。2019年以前,市场基本上都是游资散户主导,短线投机盛行。当然,我一直说的,主动基金经理们没错,游资也没错、散户也没错。
这次争议的个股:
寒武纪:目前2300多亿市值,拉起来绝对不是为了让上证50接盘,毕竟这点金额也接不住。单单从营收和净利润,肯定是很差的。这个票子我们散户做不来,因为你不知道它的科技实力,或许它研究出了能跟英伟达抗衡的AI芯片?都是涨起来了才知道,信息不对等就是这样,做不来的可以不去做,不能说凭感觉、空想。
赛力斯: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千亿,净利润40亿,对比下信威集团、乐视、寒武纪,有着本质的区别,哪怕康美,175亿的营收,20亿的净利润,最高1400亿市值也是匪夷所思。
汽车行业有点常识的都清楚,规模上来后,净利润还会大增,按照同期可参考公司对比,最优秀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比亚迪,这个净利润表现比它们更优秀。
看销量,也看质量:
电车榜和易车榜做的统计,M9的统治力多么夸张。看看成交单价的统治力,和奔驰宝马奥迪的均价对比。
明年初的M8将补齐赛力斯问界35-45万区间的车型缺失,毫无疑问,能成。
很明显,问界中高端品牌成功了。BBA统治中高端燃油车时代,新能源车时代、由鸿蒙系代替,或者以后会各自独立,华为真正退居幕后,做好博世角色。
当然,会有不少人觉得可持续吗?那就是另外一个课题了,打造一个中高端品牌容易吗?答案可以看看比亚迪的向中高端车型努力的过程和目前的结果,非常不容易。
BBA中高端市场还很大,但已经出现明显的松动,其经销商倒戈。现在的销量维持也是降价,就像诺基亚和苹果的时代。
代工厂?
苹果商标在富士康手里吗?富士康有苹果10%股份吗?
或者上汽广汽有博世10%股份吗?
再或者,奔驰品牌属于北汽吗?
问界商标真的在赛力斯手上,赛力斯真的拥有新能源车时代的“博世”—引望10%股权。
这就是对赛力斯是代工厂言论最好的反击。
赛力斯的未来:
M5和M7改款虽然被部分人诟病,但是它的销量就是能让消费者认可,没有无缘无语的爱。那明年大改款之年的统治力,值得期待。
M9不需要说,持续稳定,并且加速。
M8,明年补齐问界35-45万汽车市场的空白,这一块恰恰是BBA最后的遮羞布。
15-25万的市场,应该就到明年底或后年规划的车型。
那净利润未来会表现如何呢?
虽然研报预测大成长股非常不靠谱,比我预测的滞后了近一年,但现在的预测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只能看大厂的,中信,明年120亿净利润,后年150亿净利润。我只能说后年的预测保守了。
可以得出结论,赛力斯的市值,远没到高估的状态。
关于争议的总结:但凡有点常识,做做功课,都不会认为今年净利润70亿,明年120亿,后年150亿左右的成长型新能源车企高估,而是很明显的低估了。目前1800亿市值。
赛力斯纳入指数基金的份额和走势预期
份额: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A500还没看到样品,但综合分析,四大指数大致是90-110亿区间的被动买入金额。这种例子是从未有过的,当年茅台纳入四大指数,被动买入金额也是非常低的。绝大多数沪市股票都是先纳入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180→上证50,中间可能会跳级,但像赛力斯这种一步到位,并且指数基金规模已经取代主动型基金成为市场第一大主力资金的情况,前所未有,独一份。
所以我之前分析为什么赛力斯应该是3000-4000亿市值才是正常的,因为当下市场缺少了被动基金的加持。
全市场ETF规模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市场ETF的总规模达到3.53万亿元。2023年底,全市场ETF的总规模约为2.05万亿元。不到一年实现超70%增长
这是截止24年8月的图。
走势预期
纳入指数基金,样本调整实施时间为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需要在生效日之前配置完,也就是12月13日我们能看到很多新纳入股票14点57分集合竞价猛拉股价的现象。
被动资金是100亿左右,目前市值1830亿,把大股东们和高管的55%左右份额剔除,因为减持要公告,那就只有830亿,830亿中锁仓的是大部分,毕竟获利丰厚,个股前景佳。
但是除了指数基金被动配置,还会带动外资、其他主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配置,预期还有50-100亿的资金会陆续配置。
理性或保守预期这一波12月能达到170-200元的预期,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预期明年一二季度3500-4000亿市值区间。
总结:
我的小伙伴说理想出口月销量3000,一年3万左右,所以问界国外市场也是从0-1的阶段,给我发了几张图,但是很明显远远不够。怎么去交叉验证你的设想和猜想,股票研究要有非常严谨的态度。
我反问他,理想的这个数据有没可能是出口转内销?我不清楚,所以这样问,因为出处存疑,我就建议他看看理想财报有没提国外市场,并且行业很多研报或者公众号数据其实可以交叉验证的。
他说问界国外也是一大市场,0-1阶段,发了几张新闻图,我看了只是说合作的,销量多少完全没提。有23年新闻,他觉得国内华为手机店可以展示展车,那欧洲市场的华为手机店,也是可以这样展示的,借助华为在欧洲的渠道去推,这个想法是没错,先不说有没这个可能,虽然我觉得欧洲肯定不像国内这样做,但他有了这个想法,我鼓励他去验证这个想法对不对。
那雪球这些意见领袖们(大小V),评论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或者股票时,有没做到深入研究才得出答案呢?答案很明显,绝大多数都是信口开河,或者屁股决定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