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冷空气确实对冬天表现出了特别的“尊重”。最近,上班途中大家肯定感受到了它的刺骨寒冷。
随着天气变冷,气温下降,许多老年患者因气温骤降而面临血压突然升高的问题。一些高血压患者虽然平时通过服药控制血压,但最近血压却突然升高,甚至达到了170、180mmHg以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环境温度的下降会激活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这增加了血管外周的阻力,从而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数据显示,气温每降低10℃,血压可能升高5mmHg。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更倾向于食用辛辣、咸重口味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如烤肉、火锅、腌制食品等,这增加了钠盐的摄入量,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
气温下降时,人们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出汗量也随之减少,这减少了钠的排出量,间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寒冷天气减少了户外运动,也容易导致体重和腰围增加,从而增加了血压升高的风险。
血压升高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心脑肾血管损害:
动脉硬化和动脉弹性降低可能导致中风(如脑出血、脑梗死)。
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破裂可能导致猝死。
冠心病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
高血压导致的肾脏血管损害可能导致肾功能严重损害,最终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或肾脏移植进行治疗。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并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的情况,可能包括头晕、心慌、恶心、出冷汗、四肢冰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中风、偏瘫、失明甚至死亡。
高血压急症分为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恶性高血压三种类型,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他严重并发症:
妊娠时血压突然升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
如何预防血压升高呢?
保暖至关重要。
冬季做好保暖工作胜过药物治疗,尤其是头部保暖。建议冬季养成戴帽子的习惯,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也可以减少脑部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
从室内到室外,温度波动很大,身体很难适应,这就好像玻璃器皿在热的时候用冷水冲会炸一样。血管在温度波动大的时候,也有破裂的风险。所以,不论是从室外到室内,还是从室内到室外,最好都有个适应过程。首先,可以在室内就做好保暖措施再出门;此外,住楼房的人,可以在楼道内多停留一会儿,有个缓冲,可以减少一些寒冷的刺激。
饮食管理:
尽量少吃辛辣重口味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戒烟限酒,多喝水。
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天15-30分钟,尽量选择室内或日照充足的室外环境。
预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流感发生时,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积极预防各种呼吸道感染;建议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每天测量血压的习惯,如果血压确实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要及时就诊排除一些紧急的临床情况和潜在的继发性原因。听从医嘱合理调整药物,而不是自行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