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60年 | 追忆那些年的“摇晃楼”

时事   2024-11-26 12:05   北京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国家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1964年5月,中央提出“建设大三线”的方针,决定建立“战略大后方”,许多军工企业纷纷向祖国大西南和大西北的深山峡谷转移,称之为“三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三江就是在那时从河南新乡的平原机器厂分迁到四川宜宾。



三江厂和其他三线厂一样,都是扎根荒山野岭,因陋就简、白手起家。新建成的三江厂,条件艰苦、住房紧缺。流行歌曲中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正好反映了那时职工的心声。想拥有一间房,成了每个职工的心愿。一旦拥有,便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有了房,才有家的滋味。因为条件有限,当时修建的住房也是五花八门:一间、一间半、两小间、两大间、两大一小间等。除了房柱和楼板是砖混结构外,所有的隔墙都是木条钉成后抹一层灰泥,说话都要谨防“隔墙有耳”。而“摇晃楼”则连楼板都是木制的,人一在楼上走动,就会全楼震动,因而美其名曰“摇晃楼”。只有正规房才有一个小厨房,因为住房面积小,大家都在过道里安炉起灶,一年四季烟尘滚滚。几家人合用一个水龙头,凡洗菜、洗衣、洗碗,都要排队。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个“窝”,类似当前流行说法中的“蜗居”。我从这个蜗居移到另一个蜗居,三十余年间,搬了十次家,直到住进现在宽敞的电梯楼,才梦想成真。
  

遥想当年,每当要新建住房的消息公布,职工们便兴奋不已,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摸底、算分、排队,看自己能否排上号;一边四处打探,看自己是否有机会挪一下“窝”,真是“夜不能寐”。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便是正式分房的时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个个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分到住房的欢天喜地,没有分到的垂头丧气,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
  

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厕所。吃喝拉撒,乃人之必需。然而那时的住房都没有卫生间,而是好几栋楼合用一个公共厕所。记得我当年住的“摇晃楼”位置比较偏僻,四周都是旷野。离住房较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个公共厕所,旁边是一条去江北烈士陵园的小路,周围还有坟堆。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半夜三更突然肚子痛急需如厕,想到厕所的位置有些胆怯,于是右手拿手电筒照明,左手提根棍子壮胆。夜深人静,只听见风吹树摇,枝叶沙沙作响,在昏暗的月光下,树影婆娑犹如魅影,好不吓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与时俱进的工厂,而今已走过了56年历程。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让工厂面目改观,旧貌彻底换了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人生几十年,总会有喜有忧,但像我这样的住房大挪移,恐怕不复再有了。如今厂里新修的一幢幢单元式住宅楼,鳞次栉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老老少少都有了自己的住房,都带厨房卫生间,有的还是双卫。房间宽宽敞敞、舒舒服服。以前的梦想,终于成了现实。辛苦工作了一天的职工们,下班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追忆往昔,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早晨争厕所,排队涮便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生活区,铺了柏油马路,种了四季绿植,建了文化公园,装了健身器材。公园内景色典雅别致、简洁大方,遍植四时不谢之花,八节常青之草;绿树如荫,鸟语花香。俯首鱼池,可观锦鲤嬉戏;小桥流水,引人曲径通幽;漫步公园,令人心旷神怡,是职工和家属休闲、娱乐、憩息、锻炼的好地方。可以在那里自由自在地享受园林风光,放松身心,放飞思想。站在高高的楼台上眺望今日的三江厂,但见背倚黄桷山,脚踏三江水,绿树丛中,新建的厂房、科研综合大楼,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位于川南边陲城市的三线厂,俨然是黄桷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一代的航空人为了航空事业的发展,为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几乎都经历了这种艰苦的磨炼。五十多年来,世界在变、时代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情怀,因为三线人的血液中已注入默默奉献的基因。尽管当年条件差、日子苦,但是航空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爱国之心,满腔热忱克服困难,扎根三线、自力更生,在荒草乱石丛中披荆斩棘、创造奇迹。正是航空报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只有饱尝过艰辛,才知道如何去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去品尝今日生活的甘甜。




来源 | 中国航空报

文字 | 廖鸣镝

责编 | 张亚歌

主编 | 姜坤英

监制 | 姜春艳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China Aviation News)是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报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