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传承,赓续辉煌!

时事   2024-10-21 13:12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所被誉为“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摇篮”,这里铸就了一座又一座蓝天丰碑,涌现出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报国故事,激励着新时代航空人传承精神,赓续辉煌。





1

忠诚奉献,拨动爱国的心弦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立,以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为代表的开拓者们,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北上集结沈阳。


沈阳所建立初期工作场景


他们留学归来,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许党报国,仅仅用了1年9个月的时间,就让“银燕”飞上了蓝天!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飞机设计师队伍,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飞机的第一个突破!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一代代航空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航空事业奋斗终身。

2

自力更生,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开拓者们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面对技术封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步步提升战机性能和设计水平,给祖国领空增加了一份安全,给人民军队增添了一份克敌制胜的把握。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一”

研制人员在机前合影


苏联援建我国的航空工业,仅允许造飞机,而且型号都是比较落后、濒临淘汰的机型,有一些自己的设计想法都不行。航空科研事业开拓者们意识到,必须坚持自力更生,拥有自己的飞机设计力量。


于是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老一辈开拓者,他们从零起步,建设第一座跨/超音速风洞,编撰第一部《英汉航空工程名词字典》,翻译了第一批航空著述,编写了第一部《零件设计原则》、第一部《飞机设计员手册》、第一部《图纸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等设计技术手册、准则和规范,使我们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流程,为后续几十年的体系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支年轻的飞机设计队伍。



3

艰苦奋斗,迎接每一次挑战

艰苦奋斗是航空人的优良传统。1987年的冬天,罗阳承担了一项飞机舱盖的紫外线老化对比试验。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罗阳在4根灯管下进行测试,连续“晒”了5个小时。一天下来,他脸上火辣辣的疼。原来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的照射,他的皮肤已被紫外线灼伤了,但第二天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试验中。因为他深知舱盖事关飞行员生命,一定要把握好安全性。

歼15舰载机


而在他牺牲以后,他的那句“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也被大家熟知。无数的罗阳青年突击队也将这句话融入血液中,在航空的各条战线上散发着光和热,书写着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


4

 勇攀高峰,托举战鹰向未来


无垠的天空赋予了一代代航空人挑战自我、攻克技术难关的勇气。沈阳所成立63年来,以院士为代表的航空人不惧困难、执着求索,不断攀登航空科技最高峰。面对国际先进航空装备的迫切需要,“鹘鹰”飞机应运而生,依托沈阳厂所快速试制中心,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详细初步设计工作,6个月完成制造数模集,设计制造周期大幅缩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科研速度。


“鹘鹰”飞机


正因为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过的高峰,一代代航空人才拥有了追赶世界、领跑世界的信念与决心,推动沈阳所实现了从二代机、三代机向四代机的延伸,从陆基飞机向舰载机的跨越,从有人机向无人机的拓展,大踏步迈向航空强国新阶段。


来源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所

责编 | 高殷鹤

主编 | 郭美辰

监制 | 姜春艳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China Aviation News)是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报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