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群人,为了“雄鹰”上天入海,开山劈石,在巍巍群山中打造出一条“东方卧龙”;
今天,仍然是这群人,为了“鲲龙”腾空万里,拼尽全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驰骋超越”。
40年,一座建筑依然在;40年,一生牵挂永留存。
郁郁青山卧巨龙,清池蕴腹势恢宏。2024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飞所航空高速拖曳水池建成40周年。这座宏伟、狭长的大型建筑盘踞在鄂中腹地“荆楚门户”的群山之中,为无数项目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在行业内外声名远扬,是特飞所一张亮丽的“名片”。
说到这张“名片”,就不得不提它的“打造者”,更是“守护者”——特飞所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刘加旺。
2024年7月24日,刘加旺走了,带着对祖国水动力事业的眷恋。
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这位86岁的老人向亲人叮嘱道:后事一切从简,唯一的愿望就是走后,能将一部分骨灰撒到水动力研究中心……
7月30日,他的部分骨灰经特飞所批准撒在了水动力研究中心——这片他热爱一生、奋斗一生的地方,他向组织提出唯一的请求得偿所愿,此生无憾。
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心心念念、难以割舍?这还要从航空高速拖曳水池说起。
1968年,仅工作3年的刘加旺就遇到了特飞所二次组建并开始研制中国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潜巡逻机——水轰5飞机(SH5),刘加旺被任命为水动力专业组组长,从此,与航空高速拖曳水池缘结一生。
特飞所成立的初衷,是为海军研制水上飞机。水上飞机,通俗地说,就是会“飞”的船,能“游”的飞机。设计时要针对飞机“身体”中“船身”进行专门研究——这就是水动力专业,也是特飞所有别于其他主机研究所的特色专业,而开展水动力性能试验离不开航空高速拖曳水池。
当时的特飞所虽已定点湖北荆门,被列入三线建设单位,却处于“居无定所”的状态,干部职工暂驻青岛,在借用的营房里工作和生活。尽管条件异常简陋,可水轰5研制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刘加旺主持完成水轰5船身造型设计,独立完成1/8全机带动力模型设计与试验、加工跟产,水轰5飞机浮筒线型设计及计算等工作。因为没有自己的拖曳水池,刘加旺要经常外出做试验,但那个水池是满足船舶试验需要的,拖曳速度达不到水上飞机设计要求,许多关键实验项目根本无法完成,建设航空高速拖曳水池迫在眉睫。
1970年,特飞所的三线建设拉开序幕,国内首个航空高速拖曳水池建设正式开启。刘加旺深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大,前无古人。越是艰险越向前,他迅速开启“拼命三郎”模式,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查阅、消化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马不停蹄地到国内研究单位和高校进行考察、交流,组织团队开展“头脑风暴”,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速水池的设计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后,由刘加旺主持的航空高速拖曳水池的方案论证、工艺设计及各项非标设计工作提前完成。
1972年,航空高速拖曳水池破土动工。那一刻,刘加旺心潮澎湃、激动无比。
时间一天天过去,水池一天天“成长”。1975年,拖曳水池厂房、池体和工作室的土建工程完成,1979年电控设备就位……当人们都以为一切按部就班,胜利就在眼前时,特飞所接到原三机部“停止三线基本建设,进行清理”的电示,各试验室建设旋即成为缓建项目,航空高速拖曳水池也不例外。缓建,意味着经费得不到保障,建成时间没有要求,今后怎么样,不得而知。
刘加旺的心“咯噔”一下,眼看心爱的“孩子”就要“夭折”,内心五味杂陈。“横下一条心,拼上一条命,也要把水池建成”,他暗下决心。四处奔波、积极建言,继续建设水池的论证报告得到上级赞同——项目继续,但要自力更生。
没有建设经费就自己动手,肩背手扛,调试轨道、安装设备,510米长的水池,他每天步行能达10公里,带领团队安装非标设备数百吨,省下大笔经费。对内挖潜的同时,刘加旺凭借开阔的视野和对市场的敏锐,利用专业优势外拓市场,再反哺水池建设。赚来的辛苦钱,除了给团队一定补助外,全都用到水池建设上,而他应得的那一部分也被自己悄悄上交。
1984年,水池初步建成,进入试用阶段。这一年,刘加旺被任命为水动力研究中心主任。
水池一天天完善起来,名声也越来越大。1990年10月,日本新明和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菊原静男来所讲学,在参观完水池后说了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中国在这么遥远的内地建造了这么大的航空试验水池;
没想到中国的大型航空高速水池条件如此简陋;
没想到中国高速水池的性能竟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临行前菊原静男题写了八个字:“好菜不说,真金不炼”。作为陪同人员的刘加旺听到菊原静男的话感慨万千,一路艰辛,各种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1个月后,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对航空高速拖曳水池给出了“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鉴定结论。当年,航空高速水动力拖曳水池获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刘加旺排名第一,厥功至伟。
1991年2月,刘加旺被任命为特飞所副总工程师;1991年4月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1月获享政府特贴。面对荣誉和待遇、地位的变化,刘加旺很淡定。所里给他准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可他却坚持把办公室设在水动力研究中心,他说要跟他心爱的水池在一起。
朝阳升起的每一个清晨,仍是那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仍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伴随着清脆的铃铛声响,刘加旺意气风发,朝着水池的方向骑行。
2006年,特飞所首次中标外部大型项目,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特飞所的声誉,完成任务需要有水池建设经验的整套经验,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将水池这个“孩子”一手带大的刘加旺。此时,退休多年的他正作为专家在外受聘,工作轻松、待遇优厚。接到返聘邀请后,二话不说,立即辞工,投入项目。近4年时间里,他奔波于荆门与上海之间的车票厚厚一沓,和队友在每一个晨暮相接中攻克一道道难题……刘加旺仿佛又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激情四射。
2010年特飞所“高速水动力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此后,特飞所又陆续建成了水上迫降水池、垂直投放水池、深水池,一个颇具规模的水池群呈现在世人面前。看到这些新建水池,刘加旺非常欣慰,不只因为他作为顾问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新一代特飞人和新建水池,看到了水动力科研的辉煌未来……
一座座水池,不但会记录下一组组科研数据,也会记录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来源 | 中国航空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飞所
文字 | 王霄、梅春艳
责编 | 张亚歌
主编 | 郭美辰
监制 | 姜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