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的画卷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强度所不仅是挥洒汗水的舞台,更是孕育梦想的摇篮。在这里,我见证了它从初创时的艰辛走到了今日的辉煌,更深刻感受到了强度人对航空事业的那份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精神力量是不变的模样
上世纪60年代,我的父亲沈吉坤与众多同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远离繁华的城市,扎根偏远的陕西耀县,开始了三线建设的征程。当时,国家航空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生活条件简陋、物资匮乏,但老一辈航空人仍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倾注青春与热血,完成了轰6、水轰5、运8、运10、歼8等型号的强度验证,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研制和航空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童年的记忆中,高大的亚洲第一静力试验厂房如同一座神秘的城堡,紧闭的大门让父亲的工作充满了神秘的高级感。有一次,因忘带家门钥匙,我鼓起勇气走进那座令我好奇的厂房,一切都显得新奇而激动人心。我来到父亲的办公室,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那份属于科研人员的严谨与专注,心中不禁对航空事业充满敬仰与向往。
三线建设时期,强度所厂房在深山老林间一点一点矗立起来。
在那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父亲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去国外考察,引进了MTS公司的协调加载控制系统。设备配套的说明书、操作界面都是英文,要搞清楚设备硬件原理和软件应用,必须从零开始摸索。父亲非常勤奋,每晚都会准时收听外语节目,甚至自学编程,努力提升素养。凭借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运用这套系统实现了试验载荷的自动加载。他不断刻苦钻研、追求创新的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1990年,作者一家合影。
然而,命运却在我们毫无防备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还不到一年时,父亲却因病猝然离世。我从学校赶回家中,母亲抱着我泣不成声。
那一夜,特别长。18岁的我强忍着泪水,故作坚强。在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的离世都是我内心不可触碰的禁地,我不愿提及,更不想面对。偶尔,父亲的身影会在梦里出现,他总是远远地站在那里,儒雅平和,对我慈祥地笑着。
强度的基因赓续报国血脉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强度所工作,决心为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我再次走进那座熟悉又陌生的厂房时,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亲切与自豪。在这里,有父亲未竟的事业。
耀县的冬夜,寒风凛冽,路边微弱的路灯星星点点。下班后,我裹着军大衣迅速跑回宿舍,钻进那冰冷的被窝,身体不由自主地缩成一团。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已踏上航空报国的道路,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从事试验控制方面的工作。
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对工作环境、业务流程陌生到掌握了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控制主管,这个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挑战和磨砺,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每当完成一项试验任务,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就这样,一步步地成长着,也一步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忙碌的日子里,时常会想起父亲,他的身影仿佛一直在身边,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强度所也迎来了新的征程。工作五年后,我转战到了阎良,迎来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厂房和最新的控制系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深知肩上责任更加重大。新设备的熟练使用,新知识的不断积累,让我在工作中愈加得心应手。
工作中,也会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试验任务繁重,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有时新设备操作复杂,需要反复摸索才能掌握。但是,我从未退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试验项目,见证了强度所在航空领域的重要贡献。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航空报国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继续为航空事业奋斗的信念。
同时,强度所日新月异地发展,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他们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为强度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传承照亮了青春
岁月如梭,强度所已经走过59个春秋。翻看老照片,父亲当初工作的样子又一次出现在我眼前。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无数强度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我也陪伴强度所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骄傲自豪。
1996年,作者与父亲。
如今,我的儿子也已渐渐长大。一次接他放学,一出来孩子就得意地告诉我:“妈妈,我这次的作文得了满分。”我以为听错了,他又说:“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呢,我写的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航空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我知道,我已经将航空报国精神传递给了下一代。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强度人的接力从未停止,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因传承而厚重,由传承来书写。
来源 |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强度所
文字 | 沈翔
责编 | 张亚歌
主编 | 姜坤英
监制 | 姜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