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潘民中专著《三国史征》线上阅读第14期《官渡之战曹方兵力考实》

文摘   2024-12-23 16:40   河南  

导读:潘民中先生关于三国战争史的研究是卓有成就的,集中体现在其对官渡之战、汲获之战的研究上。首先是官渡之战研究有创新。在三国史和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尽人皆知,自古研究者甚众。潘民中先生不拘泥他论,认为战役发生时曹军的人数有争议,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而进行详细论证,认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载曹操“兵不满万”的说法是可信的。这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深入探究的行为正是史学家的精神,也是真正的“学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潘民中先生既能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引领鹰城文化界开创当代文史挖掘的新境界,为培育鹰城文化自信做出了极大贡献。(王宝郑)


官渡之战曹方兵力考实


潘民中


    官渡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但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究竟少到何种程度?史学界的论著却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一)三、四万人。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云:“曹操集结在官渡一带的军队,最多不会超过三、四万人。”柳春藩先生《三国史话》同此。《历史教学》1980年第11期李恩普《试谈三国时三大战役的异同》一文说“曹操二州之地,三万兵员”,基本上也是这种认识。(二)两万左右。《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在袁曹官渡之战一目里,介绍说“曹操以两万左右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一些普及性历史读物也多持此说。(三)万余人。朱绍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称“曹军大约只有一万多人”。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说“曹操以一比十的劣势兵力,在官渡大败地广兵强的袁绍”。当时袁方兵力十万,史有明文。将范老的说法换算成具体数字,就是万人。如此众说纷纭的原因何在?

     关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投入的兵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有记载的。建安五年(200)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力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只是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对这条记载提出了质疑,才使之成了疑案。裴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於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馀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窃以为裴松之所列曹军“不得甚少”的三条论据,有点牵强,并非坚不可摧,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首先,裴松之在其所列第一条论据中,将曹操所拥有的全部兵力同用于官渡之战的兵力混为一谈,就欠妥当。我们从历史记载中很容易看出,官渡之战袁曹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只是他们各自拥有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袁绍克公孙瓒后,据有四州之地,“有众数十万”,“精简卒十万,骑万匹”南向(《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曹操用于官渡战场的更不会是他的全部军队。因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根据地颍川是四战之地。西南有刘表在其侧后,袁绍曾派使者联络刘表,请其配合攻许。即使曹操知道刘表无能为,也绝不会不布置一些军队于西南线,以防万一。东南隔江淮有孙策窥伺许都,欲趁曹、袁相持之机,“密治兵,部置诸将”,“袭许,迎汉帝”(《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这是个劲敌,曹方“众闻皆惧”。曹操势必也要于江淮布置相当的兵力,以求有备无患。西北有诸将盘踞关中,这也是曹操的一桩后顾之忧。使他不得不派钟繇“属以西事”(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钟繇“求以三千兵入关,外托讨张鲁,内以胁取质任。”尽管卫觊认为不必以兵入关,曹操还是“遂从繇议”(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东北方面,以徐州叛变的刘备虽在官渡决战前已被解决了,但也不能不驻扎一些军队镇守。《通鉴纪事本末》卷九载:建安四年(199)“秋八月操进军黎阳使臧覇等将精兵入青州以扞东方留于禁屯河上九月操还许分兵守官渡。”《三国志·魏书·臧霸传》也载:“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可见,曹操在兖州一带布防有臧霸、于禁等重兵。总之,袁绍克公孙瓒并有四州之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尚只以数十万众中的十万用于官渡战场,何况曹操四面临敌,需处处设防呢?《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载:曹操言“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故知,曹操用于官渡之战的兵力同样只会是一部精锐之师,数量仅占其全部兵力的几分之一,甚或十分之一,都是可能的。同时,我们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载“时公兵不满万”的上下文意看,也可以断定是指其在官渡与袁军对峙的兵力,而非指其全部武装力量。至于裴氏用“绍为屯数十里,公分营与之相当”,来证明曹兵“不得甚少”,也需加以斟酌。这里的营当指“营垒”。用现代军事术语讲,就是前沿阵地工事。“公分营与之相当”的意思是说,曹操分筑了与袁军相当的营垒工事,用来抵挡袁军的进攻。并非说曹军每个营垒中的兵员就一定与袁军相当。固然,“结营相守“的阵地战与”摧锋决战“的运动战不同,但以此就认为“结营相守“的阵地战双方兵力就一定不相上下,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军事史上不乏强弱对阵的阵地战。

    其次,裴松之以袁绍“理应当悉力围守”,使曹军“出入断绝”,而没能做到,来断定曹兵“不得甚少”,也是值得商榷的。裴氏忽视了袁绍是个不懂军事的庸才。建安五年(200)春正月,曹操东征刘备,袁绍“理应”听从田丰的建议,袭击曹操后方,直下许都。但“绍辞以子疾,不许”,坐失良机。此后,曹军连挫袁军先锋,斩颜良、文丑,还官渡。袁绍“理应”听从沮授的建议,以持久战拖垮曹军。但绍不仅没有如此做,反而“连营稍前,逼官渡”,全线推进,急于决战。当淳于琼北迎运粮车时,袁绍“理应”接受沮授的提议,“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以防曹军抄袭。但绍置之不理,结果乌巢遭袭,粮草被烧,琼军覆没。这些事件告诉我们,不能因为袁绍理应“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事实上没有做到,就断定是“力不能制,曹军不得甚少”。我们认为袁绍没能对曹军“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一方面是由于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好为虚势,不知兵要”(《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另一方面是因袁曹官渡对垒对曹操一方而言是外线作战,曹军背靠自己的后方,且有自己的侧翼,因而袁军无法使曹军出入断绝。徐晃的出击袁军运粮车和曹操自率五千精兵袭乌巢,均为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侧翼迂回穿插作战,出奇制胜。尤其后者,是曹操趁袁绍“屯军无严备”,“轻兵袭之,不意而至”,“步骑五千,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通鉴纪事本末》卷九《曹操篡汉》)。之所以能“扬旌往还,会无抵阂”,非袁绍“力不能制”,而是智不能制,术不能制。军队再多,若主帅“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仍难免吃败仗。故以袁军面对曹操的奇袭束手无策为由,认定曹操兵力不得甚少,是站不住脚的。

     其三,官渡决战,袁军惨败,曹操坑杀绍众七、八万。裴氏以为“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这里忽视了起码的军事常识,古人言“兵败如山倒”。当袁军粮草被毁,军心动摇,失败投降,解除武装之后,是很容易被处置掉的。若机械地理解为:八万人奔散,让八千人去一个一个绑缚,当然不可思议。关于坑杀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谓:“凡斩首七万余级。”《后汉书·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资治通鉴》记作:“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从诸书所载可知,这七、八万人当包括战役第一阶段,曹军声东击西时所消灭的袁军先锋颜良、文丑两部,及第二阶段曹操出奇兵烧乌巢时破淳于琼部“皆斩之”。史载文丑部就有“五、六千骑”(《资治通鉴》卷六十三),加上颜良部,最少也有万余。淳于琼部有“兵万余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合计就有两三万人,其余四、五万才是最后决战时袁将张郃、高览“诣曹营降”者,“绍军惊扰,大溃”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曹操篡汉》),绍及谭等主帅仓皇渡河,众兵士被抛在河南岸,丧魂失魄束手就擒的。在这种情势下,曹操以八千全副武装乘胜向前的精锐之师,处置四、五万失去抵抗能力的败军之士,恐怕不是多么费难的事。这种情况,在军事史上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秦以两路奇兵共三万人,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四十万。公元383年,前秦、东晋淝水之战,刘牢之以精兵五千挫败前秦军五万于洛涧,歼敌一万五千。谢石等继进,仅以数万兵力就击败十倍于己的前秦军,“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死者十七八”(《资治通鉴》卷一0五)。由此可见,裴氏第三条论据也是难以成立的。

      若说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载“时公兵不满万”一条材料尚不足以论定官渡之战曹方兵力的话,那么请看另两条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又云:“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觽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荀彧所言“以至弱当至强”,表明曹袁双方的兵力对比甚为悬殊。若是二三万或三四万对十万,就难以称得上以至弱当至强。《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言:“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在这里荀彧把“以至弱当至强”具体表述为“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虽然,“十分居一”是个粗略的比数,但经参预曹操核心军事机密的荀彧说出来,就具有了相当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当时袁军有“精兵十万,骑万匹”,曹方兵力十居其一,当在万人左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载建安五年(200)八月官渡之战时曹操“兵不满万”的说法是可信的,应该作为判断官渡之战曹方兵力的主要依据。从而得出结论:官渡之战曹操以万人左右的兵力打败了拥有十万精兵的袁绍。

(本文原刊于《史学月刊》1985年第4)





平顶山市图书馆
感谢您关注平顶山市图书馆公众号,我们将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为您呈现更多更好的公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