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期推介《三国史征》中文章《试论曹魏重建洛阳的三个阶段》。众所周知,洛阳地处河洛文化中心,为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城邑,但其历经沧桑,毁兴交替,而在汉末的兴衰史有确载,毁于董卓,兴于曹魏。毁于一旦,而复兴途漫,经历了三代曹魏,方得大治。潘民中先生此文系统探讨了曹操、曹丕、曹叡在复兴洛阳历程中的所作所为,考据充分,为我们揭示了洛阳这个大都市汉末和曹魏时期的悲壮历史,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曲曲折折、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另外,从此文中可以明确得知三国时期平顶山与都城洛阳的密切关系,时鲁阳今鲁山以北尽属洛阳。这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为什么今天的河洛文化圈一般把汝州、鲁山等也划入进去。(王宝郑)
试论曹魏重建洛阳的三个阶段
潘民中
平元年(190),董卓徙汉献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卓部兵烧洛阳城外四百里”;“卓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里扫地殄尽”(1),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于是乎,东汉一代名都洛阳成了一片废墟。三十年后,曹魏定都洛阳。五十年后,洛阳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和光彩。曹魏对洛阳的重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安年间(196——219)曹操着手重建洛阳;第二阶段是黄初年间(220——226)曹丕初营洛阳宫;第三个阶段是曹叡大治洛阳宫。本文试对此做些论述,以就正于方家。
建安后期曹操着手重建洛阳
应该说,重建洛阳是从张杨修筑杨安殿开始的。洛阳被毁五年之后的建安元年(196),汉献帝东归。盘踞河内的军阀张杨欲奉献帝还都洛阳,“使董承先缮修洛阳宫,太仆赵岐为承说刘表,使遣兵诣洛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2)秋七月,献帝至洛阳,因宫殿未成,暂住城西故常侍赵忠宅。此时的洛阳仍是满目荒凉,“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採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3)八月所修宫殿竣工,张杨以为己功,故名其殿曰“杨安”,献帝入居之。杨安殿位于元洛阳南宫旧址之内,是洛阳重建过程中,修起的第一座宫殿。从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想见“杨安殿”简陋之状。这项工程是由刘表出资,张杨主持施工的,与曹操无涉。但这时曹操在洛阳东南三百里以外的许县立住了脚跟,不久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杨安殿之名不再见于历史记载,应该说汉献帝迁许之后,杨安殿就废弃了。
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曹操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开始了事实上的曹魏统治时期。在建安中后期,虽然汉献帝驻许以许为汉都,曹操驻邺以邺为魏都,洛阳的地位远不能与许、邺相比,但曹操在征战四方的同时,已从长远的政治目标出发,开始着手重建洛阳。
建安四年(199),曹操“表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4)司隶校尉原拟驻洛阳,因洛阳残破而暂驻弘农(今河南灵宝),管辖东到洛阳,西至长安,北达河东(今山西南部)的广大地盘。在汉代,司隶校尉是负责纠察京师百官的官员。曹操置司隶校尉于洛阳,有意保留洛阳的旧都地位。钟繇西定关右,北平河东,“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殚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5)这是曹操重建洛阳迈出的第一步。要重建一座城市,首先要恢复该城市的人口。恢复了人口,就恢复了该城市的活力。在当时形势下,恢复城市人口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移民。由于钟繇的扎实工作,使四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的洛阳“民户稍实”。有了人,城周田地就可以得到开辟;有了人,城市经济就能复苏。“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6)到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作乱关中的马超时,洛阳的资财已能满足西征军的需要了。继钟繇之后进一步充实洛阳人口的是杜袭。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征张鲁,杜袭以领丞相长史的身份随之汉中。曹操还,拜杜袭驸马都尉,留督关中军事。杜袭“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7)如果说钟繇徙关中民于洛阳是自觉履行司隶校尉职责的话,那么杜袭徙汉中民于洛阳则明显是在执行曹操重建洛阳决策的。钟繇、杜袭移民于洛阳,改变了洛阳一片废墟的凄凉状况。到建安末年,曹操又在洛阳实施了两项复建工程:一是修复北部尉署;一是“起建始殿”。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从进击刘备的汉中前线还军洛阳,兴工“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8)四十五年前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9)洛阳北部尉是负责京师洛阳北部治安的官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载:“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是以出任洛阳北部尉走上仕途的。当时的作为,向世人初步展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为政风格。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如今他已经成为领导一个国家政权的政治领袖。现在““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是在怀旧心理驱使下通过为自己树碑立传向世人表明自己与洛阳的深厚感情,从而提升洛阳政治地位的重大举措。
在修治北部尉廨的同时,曹操还动工兴建了建始殿。“太祖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10)用事实向世人昭示他要取汉而代之,要恢复洛阳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意向。建始殿建于原洛阳北宫故址内,是曹魏重建洛阳过程中筑起的第一座宫殿。建始殿地建成,为曹丕移都洛阳准备了一个基本条件,也为曹丕代汉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从黄初元年(220)起,魏文帝曹丕就“以建始殿朝群臣”(11),建始殿成为魏王朝处理朝政的场所。直到青龙元年(235)魏明帝曹叡建起太极殿,建始殿的政治地位才被太极殿所取代。
黄初年间曹丕初营洛阳宫
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冬十月代汉而立,正式建立魏王朝定都洛阳,十二月“初营洛阳宫”。其在位的七年间,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进一步扩充洛阳的人口;二是在洛阳宫城内营建一批殿台楼阁;三是在洛阳外围兴建了一些项目。
在进一步扩充洛阳人口方面,曹丕一是于黄初二年(221)春正月改长安、谯(今安徽亳州)、许昌、邺、洛阳为五都,确立洛阳的中都即首都的地位。“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今河南鲁山),东界郑,为中都之地。令天下听内徙,复五年。后又增其复。”(12)用优惠政策吸引百姓移居洛阳及其周围地区。任命王昶为洛阳典农,发展农业生产。《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载:“文帝践祚,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勒功百姓,垦田特多。”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因董卓之乱所造成的洛阳周围四百里无人烟的荒凉局面。二是于黄初元年(220)底为营建洛阳“徙冀州士家五万户实河南(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营建洛阳,需要充实洛阳人口。曹丕决定迁移冀州士家十万户到洛阳,最后落实五万户。士家即兵户,是职业士兵之家。士家户籍由朝廷直接控制,易于集体迁移和掌握使用。《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载:“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盛。侍中辛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冀州士家原居于邺都周围,现在以洛阳为首都,曹丕自然而然要考虑将冀州士家从 邺都周围移居到洛阳周围,以扩充洛阳人口。虽有辛毗等群臣谏阻,最后还是迁徙五万户到郡治设在洛阳的河南郡。以每户五口计,这次所迁五万户就有二十五万口。
曹丕初营洛阳宫所兴建的殿阁园圃,明确载于《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及裴注的,有嘉福殿、崇华殿、凌云台、灵芝池、芳林园、天渊池、九华台、太学等。嘉福殿为内宫寝殿,地址不详。黄初七年(226)三月丁巳曹丕“崩于嘉福殿”。该殿建于黄初年间无疑。崇华殿是内宫正殿,建于原洛阳北宫故址内。《三国志·魏书·王朗传》称:“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崇华殿规模甚大,殿内置有南堂。《晋书·宣帝纪》载:“黄初六年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史籍所载曹丕“初营洛阳宫”,主要是指这两座宫殿而言的。凌云台建于黄初二年(221),位于金市东,台高二十三丈,台上有楼阁,登之可看到黄河孟津。《世说新语》记载了凌云台的结构情况,“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颠倒之理。”灵芝池开凿于黄初三年(222),在千秋门附近,引谷水支流入注之。天渊池凿于黄初五年(224),临谷水。二池都在芳林园中。芳林园后改名华林园,是皇帝及宫妃游宴之所。九华台建于黄初七年(226),位于天渊池中,台基全部用“洛中故碑”砌就。太学立于黄初五年(224),在洛阳城故开阳门外,去宫八里。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太学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曹丕“初营洛阳宫”,除这些建筑外,其它典籍还载有百尺楼、毕昴台、辟寒台、茅茨堂等。
曹丕在洛阳外围兴建的项目有荥阳禁苑、孟津陶河船坞、首阳陵等。黄初四年(223),曹丕辟荥阳周围为禁苑,并于当年秋八月校猎于荥阳,到明帝时这个禁苑扩大到方园上千里。黄初年间曹丕数度进军东南,与孙权较量,故而十分重视战船、战舰修造,在孟津一带黄河河汊陶河口建起一座船坞,打造船舰。《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载:“文帝征吴,受诏作御楼船,下陶河试船,遇风没。诏曰:‘故尚书仆射杜畿,于孟津试船,遂至覆没,忠之至也。”黄初三年(222)冬十月,曹丕表首阳山东为寿陵,并作《终制》曰:“寿陵因山为体。”(13)
黄初年间,曹丕初营洛阳宫,使洛阳初步具有了都城的规模,促进了洛阳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曹丕把精力过多的集中于营建宫城,而在宫城的营建中又无限制地突出了台池观阁这些仅供帝王妃嫔游玩作乐而无益于国计民生的项目上,事实上已经开了魏明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的先河。正如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所评论的“黄初二年筑凌云台,三年穿灵芝池,五年穿天渊池,七年三月筑九华台,已开明帝大治宫观之渐矣!”
青龙年间曹叡大治洛阳宫
魏明帝曹叡是一个以“好土功”著称于史的皇帝,即位之初就欲大兴土木营修宫室。老臣王朗于太和二年(227)上疏谏止之,称“今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若且先成象魏,修城池,其余一切须丰年。”(14)此后八年间,由于曹叡忙于应对诸葛亮从西北,孙权从东南的轮番进攻,所以除修复洛阳城垣,建立洛阳宗庙外,基本上没有开展什么大的兴作。
曹叡大治洛阳宫室始于青龙三年(235),从青龙三年到景初三年(239)的五年间,曹叡在洛阳兴建的宫室工程有数十项之多。这些工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新建工程,一类是复建工程,一类是增饰工程。属于新建工程的项目有太极殿、昭阳殿、显阳殿、式乾殿、八坊、总章观、崇文观、凌霄阙、玄武馆、圜丘等。太极殿是曹叡大治洛阳宫兴建的第一座宫殿,位于汉洛阳南宫崇德殿故址之上,是曹魏洛阳宫城的外朝主殿,规模极为宏阔。据记载,太极殿有前殿和东堂。太极殿建成后,取代了黄初、太和年间建始殿的功能,是皇帝朝见群臣,进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魏明帝以后的三个少帝都是在太极殿前举行登极仪式的。太极殿东堂则用来宴请群臣,讲典述礼。昭阳殿在太极殿北,称为内殿,是紧接着太极殿兴建的。昭阳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大臣密议要事的地方。显阳殿在昭阳殿之北,建于景初年间,王肃有言“显阳之殿,又向将毕”(15)。式乾殿在后宫,是皇太后处理后宫事务,训养少帝的场所。八坊在列殿之北,“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16)总章观在太极殿前,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崇文观建于青龙四年(236),“征善属文者以充之。”(17)凌霄阙又称凌霄观,在崇文观北,是一座木结构高层建筑。玄武馆在洛阳城北邙山之尾,是曹叡在洛阳外围建造的一处别宫。高贵乡公被迎入洛阳之前,在玄武馆驻足,称“先帝旧处”。有前殿和西厢。圜丘在洛阳南二十里阴乡委粟山,用高堂隆之议而建。属于复建工程的有九龙殿。九龙殿原为曹丕所建之崇华殿,此殿于青龙二年、三年连续两次发生火灾。青龙三年八月,曹叡命有司复建崇华,竣工之日,郡国有九龙现,故更名九龙殿。九龙殿的华饰远远超过崇华殿,“引谷水过九龙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极尽俊丽。使马钧做指南车,水转百戏。”(18)从王肃所言“九龙可以安圣体”,及曹叡死后“殡于九龙前殿”来看,九龙殿仍为皇帝的起居之所。属于增饰工程的,有在芳林园中修陂池,起景阳山,所用石材为太行石英和谷城文石。并“树松林、杂木、善草于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19)铸黄龙、凤凰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余,置于昭阳殿前。大发铜,铸铜人二,号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筑阊阖诸门阙外罘罳。“铸作奇伟之兽,饰金墉、凌云台、凌霄阙。”这些增饰工程“参倍于殿舍”(20)。
考察魏明帝曹叡大治洛阳宫的动因,概括起来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讲。首先是东汉故都洛阳南北宫城众多宫殿旧基仍存,直接影响着曹叡使其形成力求回复昔日繁华的潜意识。曹叡大治洛阳宫的第一项工程太极殿建于“汉崇德殿之故处”就是明证。其次,魏文帝曹丕初营洛阳宫对曹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曹丕初营洛阳宫为曹叡所耳闻目睹,建起的宫殿楼阁更是为曹叡所直接享用。既然前辈已把营建洛阳宫作为终生的大事来做了,作为子辈自然而然应该效法父亲,把营建洛阳宫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其三,诸葛亮的去世,使曹叡把注意力由对外防御转向对内兴作。曹叡从太和元年(227)登极以后,就被诸葛亮接连不断的五次北伐所困扰。诸葛亮北伐于西,孙权呼应于东,迫使曹叡不得不把人力物力都集中用于防御上。青龙二年(234)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从此蜀汉变主动出击为消极防御,孙权也就孤掌难鸣了。对曹叡来说,等于大敌解除,于是就把登极以来萦怀于心的继续营建洛阳宫摆上议事日程,青龙三年(235)开始“大治洛阳宫”。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称:“诸葛亮死,帝乃大兴宫室。晋士燮所谓‘释楚为外惧’者,此也。”从主观上分析,曹叡青春年少,崇尚奢华,政治上不成熟,而又“沉毅断识,任心而行。”曹叡登极之年才二十二岁,长期处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缺乏政治经验,却形成了崇尚奢华的习性。直到登极的前一天才被立为太子,没有接受多少作储君的教育和熏陶,政治上很不成熟。而其个性又“沉毅好断”,严急好功。所以一登极就欲大兴作。只是由于大敌压境,才被迫接受了老臣王朗的谏止。但到了太和六年(232)就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欲望,趁爱女夭殇避居许昌之机,大兴土木,治许昌宫,建起景福殿、承光殿。在诸葛亮卒后,更加无所忌惮地“大治洛阳宫”了。
分析曹叡大治洛阳宫的利弊得失。首先应该肯定,曹叡大治洛阳宫,使作为首都核心的宫城结构健全,布局完整,再现了昔日的风采;完善了洛阳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应该具备的设施,使其基本上恢复了半个世纪前的繁荣,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都,重新跻身世界名都之列,在我国都城建置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是,曹叡大治洛阳宫,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一哄而上数十个项目,竭全国之力而为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急之需,违背了“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21)的一般规律。而把“崇饰居室”放在第一位,“疲民之力,竭民之财”,造成“天下凋敝,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蓄”,“士民失业”,“民不堪命”,“皆有怨怒”,“州郡骚动”(22)的危机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更有甚者,曹叡为督促工期,不惜采用非常手段,“帝性严急,其督修宫室,有稽限者,帝亲召问,言犹在口,身首已分。”(23)为了筹措经费,搞到折减将吏俸禄,扣发休士稟赐,“不应输者,今皆出半”,“牛肉小赋,前后相继”(24)的程度。直至弄出驱使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负土堆山的怪事来。结果导致上自公卿群臣,下至平民百姓对曹魏朝廷几乎都失去了信心。司马氏家族看清了这一点,景初三年(239)春正月齐王芳继位,执政大臣司马懿借新帝之口,果断作出“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25)的决策,赢得了人心,从此一个以司马氏父子为核心的政治势力形成,曹魏王朝走上了名存实亡的末路。
要之,曹魏王朝重建洛阳,起步于建安后期曹操移民洛阳和兴修建始殿;曹丕代汉定都洛阳后进一步充实洛阳人口,加快了重建步伐,嘉福殿、崇华殿和一批亭台楼阁相继竣工,使洛阳初步具有了首都的样子;青龙三年以后曹叡大治洛阳宫,使洛阳再现了昔日的光彩。然而曹叡大治洛阳宫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埋下了曹魏王朝短命的祸根。
参考文献
(1)《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2)《资治通鉴》卷六十二。
(3)《后汉书·献帝纪》。
(4)(5)(6)《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7)《三国志·魏书·杜袭传》。
(8)《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9)《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0)《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
(11)《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按。
(12)《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魏略》。
(13)《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14)《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15)《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16)(18)(19)《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略》。
(17)《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20)(21)(22)《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
(23)(24)《资治通鉴》卷七十三。
(25)《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本文原刊于《洛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