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名学生的学校

文摘   2024-10-26 23:00   河北  

只有一名学生的学校

我知道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现在孩子少,学校招不起生,但却不知道少到这种地步。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称东北某小学只有一名学生。细看此消息,真的。网上有视频显示,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岔路口镇新生村小学,一名学生正在教室里上课。后岔路口镇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学目前还在正常运营,具体运营情况需要联系学校负责人了解。不过,据其所知,目前确实只有一名六年级学生在该校就读。新生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生不需要帮助。

看到这则消息,本能地想,首先要给我们的政府点赞,一所学校一名学生还有老师正常上课,妥妥的,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相关消息真正喜幸的是网友的留言,如“浩霆广告”:我们这边五六年前也是一个学生,老师出去吃酒席还要把那个学生带着33分钟前 湖北 回复69;“封瓶瓶封”:每次都能考第一名。41分钟前 河南 回复 119;“法眼巡视天下”:而且是全校第一哦。20分钟前 上海回复4。“z12345678848”:也是倒数第一名。27分钟前 辽宁 回复 4;“ai雪人”:这小同学高配呀,这是一对一的教学呀,肯定能考上清华北大。

细想此事,不能淡看。

巨大的社会问题。出现这样的状况不过是短短几年,至多不过20年的光景。放眼整个历史,这样的变化也是极为明显和震撼的。根本原因在科技的进步,在经济的发展,在物质的丰富、条件的改善。这中巨变中,真正需要注意的,不光是纵向上的多少,变化的速度,还有横向上的两极分化,即有一名学生的学校,也仍然有一些学校人满为患,想进去不容易。这种纵向的巨大变化与横向的巨大反差结合在一起,就是极大的社会问题。事实上,当下我国的很多问题,与一所学校一名学生相似,都是大问题,都是难问题。而太多的这样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就是非常难办的事情。不敢想象上述学校送走这名学生后,还有没有新学生,如果没有,其老师与学校的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再后来,几年后又有了学生情况会是什么呢?“孩子上学”如此简单的事情,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好办了。至于,教学质量、绩效考核,且往后放了!对此,百姓可以戏说,政府不能淡看、随意,中央更是要研究、面对。

能否跟上节奏?这一问题的背后深层原因或揭示的本质是时代变化的空前加速。是啊,不管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急速改变,还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以至社会治理与规范的巨大不同,都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并且这种变化还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继续提速。如通信技术的发展,1G2G3G4G5G,对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极其深刻与巨大。科技进步推动的社会进步,已经出现了一个极鲜明的特征,就是两极分化。这种分化,根子上是对新生事物的接受与掌握。即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政府、一个国家如果能跟上新生事物问世与发展的节奏,其自然至少能正常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与红利,否则,其就会被时代和社会抛在后面,节奏越慢被抛弃得越厉害。过去靠辛苦劳作挣钱、致富的理念不能算错,但今天,不风吹、不日晒、不雨淋,甚至不长时间工作,只是借助网络、在电脑前简单“卖弄下风情”就可以财源滚滚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重要的是,现在鲜有人称颂前者,而对后者不但不指责,还成了太多人的榜样。这是每一个现实中的人每天要不停面对、思考的:自己能否跟上时代的节奏?

要在思维与行动。这是不仅针对社会个体的,也是针对政府和整个国家的。即面对今日时代与社会,我们必须首先在思维上认识和接受各方面的巨变,看不到或理解不好这种巨变,其他便无从谈起。有了思维上的认识和接受,就是行动。这里的行动,至少需要注意两点,一点是会用,一点是有用。前者如网上订票,如果不会用自然是极为不方便的、低效的,甚至会误事的。而有用,强调的是扬长避短。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各种发展进步,其都是中性的,实践中,都会出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与结果。做到有用,就是把这种发展与进步拿来干“正事”、用对、用好,而不是用来干消极、负面之事。如果不能避免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攻击,则将是十分可怕甚至可悲的。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上的这种优势加强了对其他敌对发展中国家的操控,后者吃大了苦头。回到现实与身边,一些新潮的年轻人倒是形势跟得紧,但这种优势让其走上了不归路。所以,消息中一所学校一名学生的真实,怎么不是当地政府怠政懒政的表现呢?网民所说的:师资力量雄厚,该学生有望考上清华北大。有多少人信呢?比拼、竞争与互助、互励一定是成就好学生、高分数的关键。一所学校一名学生,最多不过是:看,我们落实了义务教育法!这样的“公差心理”。即当地政府,尤其是教育当局实在是没有开拓思维与用好现代科技进步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用更好的方式解决“独苗”学生的上学问题。空荡荡的校园和“超强”的师资,多别扭与滑稽。

时代巨变面前,空前考验人们的智慧与能力。一所学校一名学生,就是最好的写照。

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一日一得一鉴
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美好生活,以己之见、之思、之感,述说人生,评说时弊,弘扬、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