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制片和主演的电影《Lee》在英国上映。作为一部大女主+女导演的人物传记片,豪华的阵容一度被不少媒体寄予厚望,但上映后却反响平平,纷纷吐槽剧本单一又薄弱,明明主人公李·米勒的故事可以更精彩。
这位来自上世纪的女性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连凯特·温斯莱特都被比下去了?
自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经过一年,这部讲述传奇女性李·米勒的传记电影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Lee》改编自米勒儿子安东尼·彭罗斯所著传记《李·米勒的生活》,影片还大量使用了米勒的私人档案,她拍摄的一些照片也会时不时穿插在影片中。
同时,影片通过纸醉金迷的温暖色彩与大量的灰色让战争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清晰地展现了李·米勒在各个时间段的不同精神状态。
李·米勒的一生精彩纷呈,但影片主要聚焦在她后期的职业生涯,凯特·温斯莱特身兼制片人和主演。
讲真这个角色不太适合凯特,她的年纪稍大了,毕竟那时候的米勒不过30来岁,但她仍在影片中贡献了非常精彩的演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剧本的薄弱。
模特、缪斯、摄影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战地记者、法国蓝带厨师......李·米勒如此非凡,以至于有关她的描述常常近乎荒诞。
这位“铁娘子”不仅在时尚圈,在艺术和摄影领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她的作品跨越时间,成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使她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小时候的李·米勒就因为姣好的面容偶尔会充当业余摄影师爸爸的模特,但因为童年的悲惨经历让她受到非议,接连被多所学校退学。不得已她离开美国前往巴黎的艺术学校学习舞台灯光和服装设计。
毕业后的米勒拒绝回到家乡,并打算在纽约扎根生活,而就是这一决定让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并改变了人生轨迹。
父亲镜头下的李·米勒
1927年,19岁的李·米勒在曼哈顿街上差点被一辆车撞倒,救下她的人正是美国出版大亨康德·蒙特罗斯·纳斯,仅一眼他就相中了米勒并推荐她去杂志社工作。
同年3月,一幅以她为原型绘制的插画成为了杂志封面——在都市夜景中的米勒看上去熠熠生辉、美丽而有力,Art Deco风格的线条略带中性。画中米勒的形象正是当时杂志主编埃德娜·伍尔曼·蔡斯所寻找能代表“摩登女孩”新兴理念的造型,她也由此开启了模特生涯。
乔治斯·勒帕普为米勒创作的插画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米勒成为了纽约最抢手的模特之一,爱德华·史泰钦、阿诺德·根特、尼古拉斯·穆雷、G.霍伊宁根-休内等一流时尚摄影师都为她拍过照片。
高洁丝还偷偷用米勒的照片做成卫生巾广告。但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女性剪短发、露胳膊穿凉鞋都被认为是非常“放荡”的行为,广告中的米勒大方展示着自己的身体,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几乎断送了她的模特生涯。
1928年的高洁丝广告
当时的米勒对此倒不是很在意,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经厌倦了模特这份工作,觉得还是摄影更有效率、更有意思。
我无法忍受无聊。
比起做模特,
我更想站在镜头的另一边,
虽然我画画也挺不错,
但那太慢了,
毕竟摄影只要1/125秒。
——李·米勒
几乎没有任何留恋,李·米勒就这样离开了纽约,前往巴黎,打算开启自己人生的下一阶段。
回到巴黎,米勒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学艺”。通过摄影师好友爱德华·史泰钦的推荐,她找到身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和摄影师的曼·雷。起初曼·雷坚称不收学生,但米勒很快成为他的模特、缪斯、合作伙伴,逐渐发展成不一般的关系。
我在巴黎遇见他,
请他收我为徒。
他却说自己从不收学生,
但我想他喜欢上我了。
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年,
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关于摄影的。
——李·米勒
李·米勒与曼·雷
在合作期间,他们还共同开发了一种曝光技术,让色调发生反转,使得图像异常梦幻,这也是米勒在暗房中偶然间发现的。
不得不说,这种呈现效果非常“超现实主义”,无意识的偶然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米勒的名字逐渐响彻欧洲艺术圈,她的朋友圈里有巴勃罗·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艾吕雅和让·科克托。
让·科克托更是深深迷恋米勒的美貌,1930年还邀请她出演了自己的电影《诗人之血》。让·科克托特别为这部电影制作了她的石膏雕像。
李·米勒与巴勃罗·毕加索
《诗人之血》(1930)
虽然这群以宣扬思想和性解放哲学著称的艺术家们非常欢迎女性的加入,然而米勒还是发现这些男艺术家仍会在作品中透出厌女情结,曼·雷也未能例外,他甚至企图控制米勒,他们的关系也走到尽头。
1932年米勒回到纽约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不仅客户不断,她的不少摄影作品也在业内获得好评,还举办了自己的摄影展。
李·米勒摄影作品和影展海报
商业上的成功已经满足不了她,为了追求自己热爱的超现实主义艺术,1934年米勒解散了工作室,与一名埃及商人结婚,搬到开罗并拍摄了许多超现实主义作品。
这些作品也在之后影响了勒内·马格里特,就是画出那副超现实主义代表作《人类之子》的艺术家。
上:李·米勒《Portrait of Space》(1937)
下:勒内·马格里特《Le Baiser》(1938)
上世纪的艺术圈一直由男性主导,但李·米勒通过自己的视角挑战了传统的男性艺术叙事。其许多作品表达了女性的独立性、身体与身份认同。她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女性形象,赋予她们更多的主观性,而不是仅仅作为被动的美学对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在那个年代,身为女性的米勒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讨厌无聊”的她并不乐意顶着名望过完下半生,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她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不同的感悟,随着二战的爆发,她决心做点什么。
二战爆发时,米勒正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彭罗斯住在伦敦,当时伦敦遭到轰炸。她不顾朋友和家人劝阻,留在欧洲开启了新闻摄影的新生涯。
很快她就成为一名官方战地记者,跟随军队前往前线,深入危险地区,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欧洲战场上许多关键时刻,以及城市的破坏与重建。
李·米勒
不仅如此,在二战期间,米勒的作品还记录下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女性形象。
无论是前线的护士、工厂中的女工人,还是经历轰炸后生活在废墟中的普通市民。这些女性无一不展示了她们在面对战争破坏时的顽强与坚韧。
特别是关于战地护士的影像记录,她们在战争期间承担着照顾伤员、挽救生命的职责。强调了她们的专业性、同情心以及她们所面对的巨大心理和身体压力。在冷酷的战争中,我们通过镜头感受到这些女性的温柔光辉。
其中,米勒最出名的一张照片是1945年她在希特勒的慕尼黑公寓浴缸里的自拍,全身赤裸的她还在里面洗了个澡,电影《Lee》中也完美复刻了这一画面。
看似寻常的照片实则暗示了战争胜利后的讽刺与荒谬,作为二战的代表影像,传递出她对权力和人性扭曲的思考。
上:李·米勒于1945年拍摄的作品
下:电影《Lee》剧照
李·米勒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女性摄影师的传统角色,她勇敢进入男性主导的战场,改变了女性在战争报导中的地位。
即便在战争结束后,她也持续跟踪记录,努力劝说出版社直面真实,发布这些残酷的战争影像。
我通常不会拍这些东西,
因为我知道你们不会用。
但我仍能希望大家能面对真实,
这是人类暴行的见证。
如果能刊登这些可怕的照片,
我会感到非常自豪!
——李·米勒
战地记者的经历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中欧回到英国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PTSD,开始酗酒,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为了自我疗愈,她选择慢慢放下相机,重新拥抱生活,和家人、亲朋好友在一起,这期间她还不断磨练自己的厨艺,成为了法国蓝带厨师,果然有才华的人在哪里都能闪闪发光。
晚年的李·米勒在英国农场生活
在李·米勒的一生中,她很少推广自己的摄影作品。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照片都出自她之手。在米勒去世后,她的儿子安东尼·彭罗斯发现母亲留下的海量照片,最终得以让这位优秀的女性重新被大家认识。
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模特、战地记者,更是一个能够用摄影探讨复杂人性的艺术家。
编辑/Daisy 设计/CChen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