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徐一波,诗词评论有话说
金文圣地社团执行社长东夷三子访谈录
江山记者部
江山记者部·人物访谈
2024年第21期(总151期)
访谈主题:山东昌乐徐一波,诗词评论有话说
——访金文圣地社团执行社长东夷三子先生
访谈时间:2024年10月15日
访谈形式:文本采访
江山记者:军旅作家18
访谈人物:东夷三子
所属社团:金文圣地社团(执行社长)
2024年10月15日,江山文学网记者部记者军旅作家18对金文圣地社团执行社长东夷三子老师进行了文本访谈,采访记录如下:
军旅作家18:徐老师您好,记者部安排我采访您。我看了你发表在《江山文学网》的百篇文章,其中 50多篇是精品,有 1 篇是绝品,这样的成绩在江山文学网的作者群体里边的确令人羡慕。能分享一下您写作的故事吗?
东夷三子:您好,王老师,非常荣幸能接受您的采访。走进江山文学网,其实是源于我内心对文字的热爱和对表达的渴望。在快节奏的时代,我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心灵栖息、让思想自由飞翔的地方。江山文学网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如同精心绘制的画卷,构筑起一个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在这里每个文学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渴望播种文学梦想的新手,还是期待收获成果的资深创作者,亦或是仅仅喜欢浏览欣赏的读者,都能得到满足。
江山文学网有着博大的胸怀,以包容万物的姿态接纳着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和创作者。众多风格各异的文学社团如百花争艳,在江山这座大花园里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它们各具特色,有的充满诗意与浪漫,有的蕴含深刻的思考与洞察,有的则洋溢着生活的热情与活力。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江山文学网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流创作心得,分享阅读感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于2024年3月份注册江山网,特别是“金文圣地”社团社长王金启老师的热情邀约,晚秋枫叶老师的帮助,我很受感动,抱着尝试一下的想法进来了。发现这里汇聚了许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让我深受启发。有了自己的文学园地,写作就扬起了风帆,特别是编辑的按语,为作品画龙点睛,给人激励和鼓舞。发表了一些作品后,荣获江山之星,并与2024年9月9日与江山文学网站签约。这对于我们写作者来说很幸运。
我的写作之路,在思考中探索,在练习中积累,在打磨中蜕变。漫长的历程让我收获满满。写作教会我耐心与毅力的重要性。每一篇文章都是心血的结晶,反复修改、精心完善,如同工匠雕琢美玉,只有持之以恒地打磨、锤炼,才能让它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我明白写作是永无止境的。阅读优秀的作品,汲取他人的智慧;深入思考,挖掘生活的真谛;不断积累,丰富内心的宝库,写作水平节节攀升。写作是心灵的窗口,是情感的倾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皆能在文字间流淌,让读者触摸到我内心的精彩故事。
军旅作家18:徐老师好,我在看您和《金文圣地》有着许多故事,请你谈谈吧。
东夷三子:好的,我在《金文圣地》社团的日子,是我写作之旅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文学的力量和魅力如春风拂面,唤醒我内心更深沉的热爱,让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步伐愈发坚定。
2019年,我在朱刘街道搞乡村历史记忆馆和党性传承中心时,通过在江山文学网发表过文章的李国忠,那时才知道江山文学网,却没有仔细浏览,直到2023年,通过诗歌创作加入一个微信群,认识了王金启老师,说是共同搞一个文学社团——金文圣地,算是真正进入了江山文学,由此接识了很多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朋友,比如:暖巷独行者、晚秋枫叶、墨海顽石、安然小静、汤文来等文友都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自此散文写作和诗歌赏评,让我渐入佳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写了89篇文,受到晚秋老师的赞誉,社长王金启老师也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鼓励。在江山文学这片沃土上,众多优秀老师的作品让我不断汲取养分,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金文圣地》社团是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晚秋枫叶和王金启老师会对每篇文章过目和润色,他们是很好的老师,在他们领导和帮助下,我们共同学习、成长,相互支持、鼓励。社团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力量。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前行,创造更多美好回忆。
军旅作家18:请问您这个《江山文学网》注册名“东夷三子”,是有什么思考吗?
东夷三子:提起我的《江山文学网》注册名‘东夷三子’,它承载着我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东夷’是古代对我家乡地域的称呼,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三子’则代表着我对人生的三种追求:智慧、勇气和善良。我希望自己在文学的道路上,能够用智慧去洞察世界,用勇气去面对挑战,用善良去传递温暖。未来,我会继续在江山平台上创作更多精品文章,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军旅作家18:爱故乡是值得称道的,请你分享一下您的成长经历、创作故事吧。
东夷三子:我的家乡是中国蓝宝石之乡、中国西瓜之乡、姜太公齐国首封地——胶东半岛潍坊市昌乐县。这里风景如画,山水相依,人文荟萃。我目前仍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38周年,明年就到了退休年龄。我的家乡是一座人文资源丰富的城市,有伯夷、叔齐隐居地,有1万八千年前的古火山群,它们养育了我朴实无华的性格。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充满童真与乐趣的童年。初中至高中,我热爱写作文,步入社会后,我养成了阅读报纸和杂志的习惯,尤其坚持诗歌创作,钟爱《诗刊》《诗神》《诗潮》等报纸和刊物,特别是加入金文圣地,每天不懈创作,收获很多。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提升了我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我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家乡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日常的点滴小事,还是与人的交往互动,都能为我提供无尽的素材。我善于观察,喜欢思考,这些习惯使我在写作时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多彩。
我的文学之梦始于高中时代。1982年,我在昌乐二中求学,有幸读到了张炜老师的《芦青河告诉我》。那诗一般的语言,如同一股清泉,润泽着我渴望文学滋养的心灵,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随着对《秋雨洗葡萄》《古船》等作品的深入阅读,我对小说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被悄然唤醒。于是,我鼓起勇气学着写起了小说,并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张炜老师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张炜老师的回信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让我热情高涨,从此深陷于文学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
记得当时的晚自习后,我们住在大宿舍,没有单独的单人床、上下铺的床,睡得是沙土坑大通铺,每人只有半米宽的地方,三间大屋容纳着 40 多人。每当熄灯铃响,老师督促我们入睡,待老师离开后,我便偷偷拿起手电筒,用被子蒙住头,在被窝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文学巨著。我读的书太多,两年的高中时光结束时,我因沉迷读书,偏科学习,数理化分数太低,而在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中名落孙山。失败是成功之母,书读了 40 多部,俗话说,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登山不见山,一览众山小,这是后话。
高考失利,自然引来了老师和家长的痛斥与责骂。我并未因高考的失利而消沉,反而尝试着写了三、四篇小说,满怀期待地投给四川的《青年作家》《山东文学》等杂志。尽管稿件如石沉大海,但收到了两次退稿信,仍让我心情激动不已。后来我在家长和大舅的严厉训斥下,选择了复读。那时我对自己发下狠心,不再与文学有任何纠葛。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半年,我对文学的热爱又如野草般疯长,旧态复萌。最终在高考时,就考上了当地一所大专院校。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总算给父母有了一个交待,而我对文学的酷爱也得以在更成熟的阶段继续前行。高考时我的作文差两分便是满分,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至今我仍深深感激当时的语文老师吴振学,是他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与教诲,为我的文学梦插上了最初的翅膀。
参加工作后,教书的任务繁忙,时间紧张,让我不得不搁笔小说写作。然而命运总在不经意间为我打开另一扇窗。彼时,王国真、席慕容诗歌兴起,诗歌这种精炼而富有韵味的文体深深吸引了我。其简短灵活的形式,使我能在教学的闲暇之余,捕捉灵感,抒发情感,写上几首小诗,内心也因此充满欢喜。
真正引领我坚定地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是湖北潜江技校老师柳宗宣和潜江文苑主编黄明山等人。至今清晰地记得,我的第一首诗《淋湿的鸽子》发表在《潜江文苑》,那是我文学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给予了我无尽的鼓舞与信心。
去年,我出版诗集《深耕》,诗合集《潍坊五人诗选》《抛物线》《泥土与大海》等。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泰山杯”文艺作品奖;《山西文学》创作新秀大赛优秀奖;中国·开封第一届乡村振兴散文诗大赛优秀奖(《星星》诗刊杂志社主办);第三届“翰章杯”诗歌大赛优秀奖;作品《花树下的女子(外二首)》,荣获2024“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有诗入选《2019中国诗歌年选》(花城版),《2023中国年度诗歌选》(刘国莉主编)《雁声集》(诗词月刊社主编),《中国诗人生日大典》(王爱红主编),《伫望云起时》(王红伟主编),《最高的星辰》等书。
江山文学网不仅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座文学的殿堂,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它让文学的种子在每一个热爱它的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江山文学网将继续绽放光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文学惊喜,成为文学世界中永不落幕的盛宴。
军旅作家18:我1982年高考名落孙山,也当了两年民办教师,咱们是同龄人,我注意到,您就是喜欢写诗评,诗评这种文体其实是诗歌创作中最难写的,您能说说这方面的感悟吧?
东夷三子:诗歌,那是心灵的倾诉,是灵魂的吟唱。而诗评,则是我与诗歌深度对话的桥梁,是我探寻诗人内心世界和诗歌魅力的钥匙。时光回溯到 1990 年,那是我文学创作之旅启程的开端。自那时起,我陆陆续续地撰写了一些散文、随笔、诗歌和律绝。每当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报样刊,那一刻,内心总是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仿佛那是对我在文学世界里辛勤耕耘的最美嘉奖。
我是一名教师,教授的学科是严谨的数学。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我用心地阅读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作品,对于文学殿堂的崇拜由来已久。回想起高中时代,那是我对文学热情最为高涨的时期,尤其对那些脍炙人口的古代文学作品,更是达到了熟读熟记的程度。那些优美的词句、深刻的意境,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
加入江山文学网,是我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里,我学会了写诗评,并且至今已创作了 48 篇。每一篇诗评的完成,都是一次与诗人心灵的对话,是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索。通过诗评,我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还能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与他人分享。
写好诗评,的确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我不仅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去捕捉诗歌中那稍纵即逝的灵光,还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和阐释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哲学思考。这种挑战,激发着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诗评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当我沉浸在一首诗歌中,那些文字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在我的内心激荡起层层波澜。通过诗评,我能够将这些复杂而深刻的感受,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与读者分享。这不仅是对诗歌的解读,更是我个人情感和观点的抒发,是我在文学世界中留下的独特印记。
诗评是对诗歌的致敬和传承。每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诗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们承载着诗人的梦想、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写诗评,我试图挖掘出诗歌中的闪光点,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与力量,从而推动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诗评是一种与诗人的精神交流。当我仔细研读一首诗歌,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我试图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创作激情,体会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洞察。这种精神上的交流,让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心,也让我更加坚信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
写诗评虽然艰难,但它带给我的收获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愿带着这份热爱与执着,在文学的殿堂里不断前行,不断探索,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我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军旅作家18:在与您的交流中,我得以走进您丰富多彩的创作世界,这种对文学领域的全方位探索,无疑为您的创作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您创作“绝品”古韵十阕《念奴娇》是和苏轼有关系的,请你说一说创作故事吧。
东夷三子:我的创作并非一时冲动或盲目跟风,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沉淀积累后的成果。那些即兴而成的作品,若未能达到内心的标准,便被谨慎地收藏起来。而更多的时候,作品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沉淀后,有感而发,喷薄而出。
在创作那十阕《念奴娇》时,旅游中的所见所感成为了关键的触发点。古迹,古建筑,尤其是家乡的古建筑,仿佛是一扇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神秘之门。在我的眼中,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岁月的沉淀、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面对它们,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汹涌的潮水般不可遏制。
我于是采用《念奴娇》这一词牌,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去抒发、去赞颂。我的写作习惯一般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创作,每一个字、每一句词,都凝聚着我对古建筑的敬仰,对历史文化的钟情,以及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作者一同置身于那古老的建筑之前,感受岁月的沧桑变迁,领略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军旅作家18:从您的创作经历来看,您对家乡的情感始终深厚。您创作的有关家乡的散文众多,像《一只鸟在夜里醒着》《邂逅最美的深秋》《盛开的萝卜花》《灼灼酸枣红》《苍耳记》《早蝉声中的秋思》《在乡居的日子里》《我家的老屋》等。这些作品情感饱满,语言清新朴实。请您谈谈创作这类散文时有何写作技巧、有怎样的感想?
东夷三子:作为一名离开家乡四十余载的创作者,家乡始终是我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暖的角落。那些关于家乡的散文,犹如一封封写给故乡的情书,承载着我无尽的思念与深情。
在创作这类散文时,我认为最重要的写作技巧在于“真情实感”。只有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才能让文字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不是简单的景物,而是带着温度和记忆的情感符号。我力求清新朴实,避免华丽辞藻的堆砌,用最简单、最质朴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情感。因为家乡本身就是质朴而纯真的,过于华丽的语言反而会掩盖其本真的魅力。
谈到家乡的现状和发展,心中是感慨万千。如今的家乡,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变迁。道路变得宽阔平坦,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留守的大多是老人,我也担忧一些传统的东西在慢慢消逝。那曾经熟悉的乡间小径,或许已被水泥路所取代;古老的手艺,可能面临失传的危机。
我将继续用我的笔,书写家乡的故事,为家乡的发展鼓与呼。因为家乡,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军旅作家18: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当我们静下心来,回首往事,那些亲情的点滴便如繁星般璀璨,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您创作的散文中,有几篇描写的是亲情,如《父亲的拐杖》就十分感人……
东夷三子:我的父亲在农村度过了他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他曾是辛勤耕耘的小学教师,用十四年的时光启蒙了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他也是认真负责的大队会计,默默坚守了十五年的岗位。然而,岁月的车轮无情地转动,父亲老了,我们的生活好了,我们为人子女的必须给予他老人家应有的保障。
我三弟的英年早逝,如一道晴天霹雳,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尽悲痛,父母的眼神中从此多了无助与哀伤。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父亲本就不再年轻的心脏不堪重负,心梗的病魔找上了他,从此拐杖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深知,身为子女,我有责任为他们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尽管自己的经济并不富裕,但我还是毅然决定将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接到城里生活。
《父亲的拐杖》,这不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段饱含深情的故事。那根拐杖,是父亲与命运抗争的象征。每一次看到父亲依靠它艰难地迈出步伐,我的心都在颤抖。它见证了父亲的坚韧,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父爱的深沉。父亲从未向困难低头,哪怕步履蹒跚,他依然用顽强的意志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而我,也从这根拐杖中汲取了力量,明白了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有勇气前行。
军旅作家18:母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创作的《搓草绳的女人》,那些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温暖与感动,再度浮现在我的眼前。请您谈一谈创作的感受故事吧。
东夷三子:《搓草绳的女人》,这是我母亲的写照。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母亲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搓出了一根根草绳。昏黄的灯光下,她那专注的神情,那一圈圈缠绕的草绳,编织出的是家庭的温暖和希望。她的默默付出,如同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她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只是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遮风挡雨,为这个家奉献了一切。我会铭记母亲搓草绳的身影,用这份勤劳与坚韧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我将继续用我的笔,书写更多关于亲情的故事。因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旋律,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最珍贵的宝藏。
军旅作家18:徐老师,您入驻江山也快有一年时间,现在是金文圣地社团的执行社长,请问您对社团的未来有什么展望?请老师谈一下对于这次采访有何感想?
东夷三子:入驻江山文学网,成为金文圣地社团的一员,这近一年的时光,于我而言,是充实且充满挑战的。能成为社团执行社长,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
对于社团的未来,我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展望。我们要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让每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绽放光芒。
我期待社团能够在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上不断探索和突破。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其他文学体裁,都能有更多的精品涌现,展现出我们社团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江山文学网这个大家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繁荣文学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回顾这次采访,我深感其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我个人在社团中所做工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更是一个让我深入思考社团未来发展的契机。通过与王老师的交流,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为社团发展付出努力的决心。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记者手记】
军旅作家18
采访徐一波老师,我好像找到一位高考时的同学,当教师时的同事,同是名落孙山,他复读如愿考上大专,毕业当上一名教师,我走进军营成了一名军人,不同的工作岗位,却同样爱好文学,如今又相逢在《江山文学网》,我们仍然热爱着文学,会继续在创作学习中继续前行。
我在部队山东的战友不少,山东河南是近邻,山东有孔子,孔子的“有教无类”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到过河南,拜访过河南《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于是发生了感人故事。
我采访徐一波老师,让我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文友,祝贺徐老师,愿我们在创作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开心愉快每一天。
读着这篇访谈,从头至尾一直被东夷三子老师对文学的痴迷感动着。文中,东夷三子老师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文学路,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更是如数家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真的是少不了这样的一份激情,这是爱好,是痴迷,更是努力,是进步,是自信,是力量,这样的激情令自己干劲十足,同时也会感染他人。相信,读了这篇访谈,大家会对我们江山文学网的佼佼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学信念。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自己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江山增彩。
江山文学网
江山文学网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文学网,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影视戏曲、电影剧本等。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指导,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江山社团:
社团:金文圣地
社长: 王金启 成立于:2024-04-01
副社长:晚秋枫叶 社团总编:李云江荣誉社长:江西学士 执行社长:东夷三子 艺术总监:晚池荷韵 论坛版主:晚池荷韵 散文主编:东夷三子 论坛版主:王金启 小说主编:暖巷独行者 小说主编:若水如歌 小说主编:赵小萍 散文主编:喻语 散文主编:张鹏 诗歌主编:诗人邢志坚 诗歌主编:安然小静 古韵诗歌:海东石记 微信推广部长:姜贝 财务部长:晚池荷韵 诵读部长:若水如歌 论坛版主:晚秋枫叶 散文主编:易厨闻心 散文主编:云的故乡 散文主编:江西学士
编辑:若水如歌 赵小萍 张鹏 东夷三子 安然小静 海东石记 姜贝 晚池荷韵 晚秋枫叶 易厨闻心 悠悠云儿飘 汤文来 暖巷独行者 剡溪钓鳌 李云江 婉影 斜阳悠悠 文平 云的故乡 商山洛水 槐花满山 薛飘 江西学士
评论员:夜风赏雪 谢红 诗人邢志坚 兴旗 熊俊英 苏姐 刘素梅 雨嘉佳 琴声悠扬 萍踪 笑眯眼 利平 彩琴 东夷三子 晚秋枫叶 晚池荷韵 若水如歌 王金启 李云江 梅发平 张鹏 安然 云的故乡 人在楼上 笑君 董爱民 易厨闻心 悠悠云儿飘 汤文来 暖巷独行者 剡溪钓鳌 婉影 斜阳悠悠 文平 云的故乡
宗旨:激发创作灵感,激活创作动力,追求青春梦想,抒写人生百态,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学巅峰。
论坛: 金文圣地论坛
制作|快乐永远
江山记者部:
快乐永远 红尘一莲
亭上秋风 月下疏影
别似幽居人 荷青
军旅作家18 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