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新西兰朋友写的文章, 关于是否要搬到澳洲卷一卷的讨论。 想起最近朋友圈一个英国的朋友埋汰她儿子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总是 满足于自己认可的还可以。无独有偶, 一个相熟的印度妈妈也曾抱怨过相同的话题: 关于她一路顶私最后进入知名法律学院念书的儿子~ 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总是固执地“合理分配时间”~ 即便在最终冲刺阶段也不放弃看似无用的乐队排练和have fun的“垃圾时间”。
我想先谈一谈新西兰朋友的那篇文章的读后感: 我有注意到通篇他说的都是他和家人的考虑,很少谈到孩子的想法, 只有在择校上说到孩子想拼一拼精英。 当然这只是那篇文章有限呈现出来的东西。我想common sense就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只是他能写、 想写也可以写的东西, 具体background里running了多少program me,谁知道,潜意识的东西更可能连本人都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只能说从那篇文章的前后推断, 我可以猜测具体过程是一直放羊的女儿在九年级突然天时地利人和( 有了一个很好的老师的鼓励)来了大爆发。 本来父母就觉得普娃就普娃呗,天下之大总有去处, 但娃现在上进了,父母不做点什么岂不是暴殄天物。 做父母的责任心何在,support何在。 以后不是要自责后悔死。所以就想到了去澳洲卷一卷。
有意思的是,这个朋友正是几年前发过一篇“ 为什么奖杯都被华人孩子拿了”的文章的人, 那篇文章恰恰是讲述了他朋友的一个孩子自主不卷, 不搬去高档学区,不去澳洲英国留学, 自力更生还混得相当不错的故事。 没想到几年之后轮到自己的孩子还是无法淡定~当然, 我没有任何揶揄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此一时彼一时, 推翻自己的前论重起炉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只是觉得孩子九年级了,应该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吧。 不知道她的选择是什么。是“孩子,职业上你有得选:律师或医生” 式的选择,还是真的给她充分自由的选择权, 没有任何judgement。
我不是要炫耀( 当然你认定当一个人说不是要炫耀的时候其实就是想炫耀,如同当一个人说我认识一个朋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她自己,那我也没有办法,小红书之类的自媒体败坏的地方就在于让每一个statement都看上去那么可疑和别有居心。我不知道既然觉得那么可疑那还浪费时间在review所有fasle的信息上干什么。人生苦短,干点什么有意义的事不好)but,anyway,我记得我家小升初的时候,一开始讨论大约在四年级,她当时是准备去PMS,也做了一些自己的research,认为可行。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参观了一所私校(机缘巧合,只有那所开了一个周六的tour,其他都在weekdays,不知道当时如果所有可选项都有周末的tour会不会现在的结果又会很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她去了之后就突然很坚决地要去那所学校,完全否决了考精英的想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说了句,私校没有奖学金我可供不起,之后申请、 复习刷题什么的基本都是她自己在跟进,我只是帮忙提交了报名表。
我做的决定我就去执行,使命必达,是我家小朋友一贯的风格。 四五年级尚且使得,九年级的小朋友应该很有自己的想法了吧。 我是这么想的。尤其九年级了,从新西兰连根拔起到澳洲, 到底值不值,见仁见智吧。毕竟比从国内过来好,我是这么觉得, 但是动荡期一定会有,九年级还够不够折腾到高考,值得思忖。
我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到国内一个孩子生病了想吃碗泡面, 结果妈妈嘴上说着好好,最后端上来还是烧的面外加一个鸡蛋, 说是为她好,生病了,补一补, 时间上也是一样的。结果孩子瞬间崩溃。 我其实蛮理解那个孩子的emotional damage的。这个不完全是不识好歹不知感恩, 而是长年累月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带来的总爆发。 就我一直以来看到的,华人妈妈(非华人有吗?肯定有, 但比例上华人更胜一筹~就我的观察样本来说,不喜勿喷) 就冬天穿多少衣服才够,到中午便当带什么才健康,到选什么乐器, 念什么语言,进什么学校,补习不补习... 管的范围,每天的battle实在是太多了。 为什么就不能让她自己选择呢? 我记得我也有一次看她快感冒的样子还穿很少就忍不住多嘴, 结果她一句:我有长脑袋,就把我平息了。
我觉得华人家庭可能要解决一些基本概念问题:一是边界意识。 就是你冷不代表她冷,你不爱吃不等于她爱吃就有问题。 每个人活一辈子就是个体验,反正最后大家都是殊途同归躺进棺材。 既然是体验,为什么不让人尽兴呢? 边界不清晰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自以为的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所以才有那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拿了奖就觉得面上有光马上满场飞找 人显摆,一旦失手就感觉巴掌打在自己脸上,奇耻大辱恨铁不成钢~ 我理解这种情绪上的共生和flood,但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还有理智。初级阶段,当场失态情有可原, 经常性地失态就是自控能力问题,需要继续修炼。
第二个问题是,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一件事就算你的option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没有生命危险, 让她自己试错又何妨?我以前就说过, 华人家庭对完美的执念近乎变态,什么都想最好最快最有效, 看不得一点绕弯路和踌躇彷徨。可是犹豫、摇晃, 来回试错本来就是成事的一部分啊, 都靠你狗头军师在一边指点江山那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我觉得,人生犯错,越到后面成本越大, 小时候犯个错一般来说家长还能出面抹平擦屁股, 后面到了我爸是李刚阶段,不要说补救了, 不被拖下水一起完蛋就很好了。对错误后果的预期, 对犯错之后的善后,对对错的基本判断, 这些不靠平时小错不断怎么积累经验值?
所以回到前面,我想说的是,不念一所顶尖学校真的那么重要吗? 小孩子最重要的还是人品的培养吧。 水到渠成进一所好学校当然很好, 难不成有好好的书不念偏偏去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地区去“磨练”? 好学校好的起点和环境当然重要了, 看看黄灯的二本学生两部曲就知道了。 有些人她也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 只是没有这个展示的舞台和应有的support。但话说回来, 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值不值?基于我一向保守的性格, 我总觉得什么事一旦梭哈了就危险了, 因为那个负担不起的沉没成本会让你看不见很多东西, 夸大不这么做的弊端,其实往人生长度里一放根本没有那么要紧。
念书和混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学校里考试永远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也只有一个第一名,而到了社会上,到处都是标准答案, 并且有很多个leaders,你甚至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最佳答案, 让别人来争相copy。
读书重要吗?重要,好好读书when you can but don't be restrained by 一个单薄的书面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