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 Bonding封装Design Rule——BPP定义

2024-12-09 01:20   陕西  
接着上篇继续,BPO确定了,如何去定义BPP?
BPP的定义相比于BPO影响因素较少,简单点说就是防止Bonding过程中劈刀撞线或者撞球。
对于劈刀撞线弧,应用端主要通过选择带Bottle Neck的劈刀以及减小线弧的CLH高度来规避;因此在封装设计阶段通常无需过度关注。
而劈刀撞球,在应用端则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劈刀Tip进行规避。以下是劈刀Tip与BPP之间的关系(5um为WB设备X/Y 方向的位置公差±2.5um)。
公式中的MBD在上一篇讲BPO的文章中介绍过,那么BPP的关键就在于这个T(Tip)。而劈刀的Tip,会直接影响最终鱼尾的长度Stitch Length。若不考虑参数带来的影响,Stitch Length=1/2*(T-CD)
关于这个Stitch Length,除了美军标MIL-STD-883之外没看到有其他文件有相关介绍,且该文件中的L并未将劈刀压痕部分算进来,因此该文件中关于L的取值范围0.5~3.0*WD的参考数据并不能代表Stitch Length。
行业文件无法参考,就只能参考一些大厂工艺标准了。以下是国内某封装厂鱼尾长宽标准(巧合的是在长度方面同上文的L定义一致):
参考虽有了,但范围太大,0.5*WD的Stitch Length我至今还未见过,因此在此品质标准中寻找最佳值则又变得至关重要。
但可惜的是,问了一大圈,关于鱼尾长度,大家平时并不是很关注,也没有见过任何该长度与键合质量、加工稳定性相关的数据研究。因此只能咨询某WB设备公司一心细的老人家,专业bonding 30载,用经验告诉我,Stitch Length 取1.5~3.0*WD为最佳,此时获得较大的Stitch Pull及键合作业性则比较容易。
回到正题,我们研究Stitch Length的最佳长度,目的是为了通过上文提到的公式Stitch Length=1/2*(T-CD)去计算Tip,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章前后两次所定义的Stitch Length在尾端处略有差异;实际工艺质量测量时的Stitch Length要略大于1/2*(T-CD);
因此若在设计时的Stitch Length选上限(3.0*WD),则最终得到的鱼尾长度有可能会超出上文提到的品质标准;因此设计时Stitch Length取值范围建议优化为1.5~2.5*WD。
如此所有的信息参量便都有了,我们以上篇文章举例的20um线径数据来尝试计算下该BPP如何设定。
上篇文章计算的20um线径最佳MBD为44um,CD取35um;
Stitch Length我们直接取最大值2.5*WD,给工厂多一些选择权来减小加工风险;根据Stitch Length=1/2*(T-CD),计算T=135um;
再根据BPP>1/2*T+1/2*MBD+5um,得到BPP>94.5um;
若取2.0*WD,Tip=115um,最小BPP值计算则为84.5;
取1.5*WD,Tip=95um,则最小BPP值计算为74.5。
按上述计算结果:Stitch Length取1.5*WD~2.5*WD时,Tip值约在95um~135um之间;以多年的调试经验来讲,该范围内2nd bond调试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位心细的老人家应该还真关注过这个数据。
至于具体取1.5还是2.5*WD,取决于芯片设计所需I/O数量,若取到1.5*WD 时I/O仍不够用,则此时则不建议再纸上谈兵,多问问封装厂其工艺能力以及该线径下其常用的劈刀Tip值取重新估算;做封装设计,要时刻注意别贴着极限走,因此建议Tip值选择封装厂推荐的下限的倒数第二或第三档为最佳。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
定期分享关于集成电路封装设计、仿真、工艺等方面学习总结以及相关软件操作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