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知识分子失明了!
旅行
2024-09-19 06:49
美国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千字文华”这世界上最大的悲哀就是,让正直的人心痛,让说真话的人闭嘴,让好人受冤,让老实人受苦,让坏人得逞,让小人得势。----莫言物极必反。这句古老的哲言,用来总结近代知识分子的际遇,再合适不过了。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历史剧变的引领者。随后,天玄地黄,知识分子的命运也随之倒悬。20世纪80年代开始,知识不再“反动”,知识分子再次成为将世界文明引入中国,并推动国家变革的主要力量。2022年,苏州大剧院,司马南朗诵李白的诗歌《将进酒》
然而今天,“知识分子”这四个字,越来越让人五味杂陈了。“知识分子是一个时代的眼睛
这双眼睛已经快要失明了”
殷海光先生曾说,“知识分子是一个时代的眼睛,这双眼睛已经快要失明了。”在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面前,这句话显然过于委婉;曾经登过富豪榜的某作家,在直播间里叫卖茶叶和文玩,古人尚知“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从“以义为利”到“以利为利”,他已经蜕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曾经以学术打假而著称的某学者,身处美国时骂中国、身处中国时又骂美国,曾经的“火眼金睛”,已蜕变为“两头通吃”的投机者;曾经以敢讲真话著称的某学者,当了领导之后,再无半句真话,把学问和声望当成敲门砖,不过是一个谋求上位的钻营者罢了;一个因为“关心民间疾苦”而常常紧锁眉头的主持人,貌似热爱深度思考,但说的话永远然并卵,他展现出来的真诚,不过是一种精心操控的平衡,一个“社会良心”的扮演者而已;某些身居学术象牙塔中的专家,耗掉巨额研究经费,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学术成就,面对民众,却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然而,更可怕的是,这些“知识分子”都拥有极多的粉丝,在粉丝眼里,他们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化身,更代表着人间的正道。可以想象,如果他们的观点和主张被奉为至宝,不仅会严重误导大众认知,一旦手握权柄,更会对民族与国家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力。知识分子的四种特质
奠定了思想创造的基本维度
康德爱独处,休谟爱交际,知识分子有“狐狸型”的,也有“刺猬型”的,但依据从古今知识分子身上归纳出来的“大数据”,下面四种是知识分子的最重要特质。1, 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就是心灵自由,既不为个人欲望禁锢,也不为外在现象困扰。中国叫“士志于道”,西方叫“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公元前212年的一天,古罗马军队杀进叙拉古城,一个士兵踢开阿基米德的房门,只见通宵未眠的老科学家,正聚精会神盯着地上的几何图形,利剑碰到鼻尖时才猛然惊醒,然后用手推开剑,平静地说道:“等一下杀我的头,让我把这条定律证明完毕。”说完又沉思起来。缺乏自由意志的人,怎么可能拥有这种如醉如痴、完全忘我的状态?众所周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意大利艺术巨匠,但他的研究领域实际上非常广泛,除了绘画,音乐、数学、解剖学、天文学等几十个领域都有显著成就,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这种天才性,正是自由意志在最高位上的运行---没有自由意志,如何能够克服历史的局限性,用惊人想象力,设计出四百多年后才问世的直升机图纸?2,独立人格:是指无依附性,既不迎合权势,也不迎合大众,精神上高度自洽。民国时期,蒋委员长几次邀请傅斯年入阁乃至组党,身在四川宜宾偏僻小镇李庄的傅斯年,不仅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干脆利索地拒绝了,甚至终其一生都不是国民党员。他的兴趣全在学术,用他的话来说,教授当官,“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二十多年前岱峻老师开始挖掘的“李庄奇迹”,正是以学术带头人傅斯年为代表,从价值角度而不是按长官意志做事,做到了学术与思想的纯粹性。著名学者阿伦特,在名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不仅批判了纳粹分子的“平庸之恶”,也批判了犹太人的“平庸之恶”——犹太人本身也参与了自我毁灭。这一批判引起轩然大波,她是犹太人,现在却成了犹太人的公敌,很多朋友和她绝交。但她从未考虑修改结论,甚至说:“我对任何抽象的民族没有任何特殊的感情。”爱因斯坦因此说,“是人格而不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知识分子。”3, 家国情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甚至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曾国藩晚年,带病也要接手“天津教案”,就是担心倘若朝廷派一个颟顸无能之辈,很有可能激化矛盾、引发战争,再次将中国推入灾难的深渊。这种宁可被扣上“卖国贼”帽子,也勉力为国分忧的精神,正是一种深切的家国情怀。犹太知识分子更值得大书特书。自从公元前586年开始流散世界,犹太人的复国梦从未断绝,他们认为,要想保持独立和尊严,身后必须有一个文明的、强大的国家。在这个充满血与泪的进程中,犹太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贡献。1897年,犹太作家赫茨尔召集了首次犹太人大会,复国运动正式提上日程。1924年,已经荣获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加入柏林犹太组织,四处演讲为复国主义募集资金,将自身命运和犹太人牢牢捆绑在了一起。1948年,犹太人终于在自己的土地上复国,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奇迹。极端的民族主义固然不可取,但是家国情怀却是民族和国家最强大的凝聚力之一,更是一流知识分子的标配,犹太民族是最好的证明。4,士人风骨:风骨就是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941年,林徽因病倒在避难之地李庄,8岁的儿子梁从诫问:“妈妈,日本人追上来怎么办?”她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一个病弱的躯体内,竟有如此一副铮铮铁骨,士人风骨才是林徽因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真正原因。也是在李庄,1943年2月,中国民族学奠基人凌纯声,收到重庆发来的加急电报,命他立刻启程前往重庆,蒋委员长将予以接见,然后赴新疆另任他职。凌纯声称病不去,“十二道金牌”接踵而至,凌纯声坚决不去,当中研院院长的最后通牒发来,凌纯声也给出了自己的最终态度:“现决引咎恳辞本职,以谢我公”。不卑不亢,但字字铿锵。没有这样的风骨,又怎能在学术之路上做到勇猛精进?综观上述,“知识分子”乱象的根源,主要是知识分子上述特质的缺失。那么,是这块土地“贫瘠”,还是国情“特殊”,导致我们见得更多的,都是打着引号的“知识分子”?我们就只能“专享”这种“知识分子泛滥”,而不能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那样,也拥有“知识分子集中大爆发”的那种灿烂图景吗?远的诸子百家不说,打开岱峻老师耗费23年心血的皇皇巨著《发现李庄》,八十年前的“李庄奇迹”,让我们看到兼具四大特质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救国”的奇迹,眼界大开,无比震撼。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光时刻
探照灯一样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
1940年,当亡国灭种近在咫尺、政商名流纷纷逃亡海外时,一群知识分子却沿长江逆流而上,齐聚李庄,一住就是6年。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学问和声望,去国外避难乃至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们全部留在了战乱中国,留在了李庄,唯一目的就是,文化救国。家国情怀,也许在紧要关头,才能分辨出是虚应还是本质。▲1941年6月9日,李庄板栗坳纪念中研院成立13周年这里除了僻静,全是荒芜,条件极其简陋,冬季阴雨绵绵,夏季酷热难耐。梁思成的家尤甚,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棚有蛇鼠出没,臭虫成群结队从床上爬过,煤油灯必须节约使用,夜间靠菜油照明。回想当年的北平,那充满美和情感的世界,宛如一梦。尤其,物资极度匮乏,为给病妻补些营养,梁思成当掉珍藏多年的爱物,换成两条鲤鱼,进门说:“今天红烧怀表。”这样的条件,夫妻二人在创作中却得到了莫大快慰。林徽因时常咳血,梁思成则身患脊椎软骨硬化病,必须用铁马甲箍住才能伏案。二人每天工作到夜半,当终于写完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写、远超国外研究水平的《中国建筑史》时,均已透支到昏厥。而梁思成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一切费用自行解决。这种物我两忘的独立精神,已经难以用词语来形容。李济,中博院筹备处主任,战乱中的长途颠簸,没有损失损坏一件文物,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他合格到了极致;而作为父亲,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女儿,因为缺医少药,接连患病离世......这之后,他把自己深深埋进书稿和文物,写出《殷墟器物甲编》等中国考古学奠基之作。这些书,被今天的很多人当作考古成就,然而当年,无异于为中华民族找回根脉。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因此称李济是“希腊精神和儒家修养结合的君子人”。何谓希腊精神?学术第一;何谓儒家修养?定心忍性。二者合体,正是士人风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镇,容纳了顶尖的四大研究机构——史语所、社会所、中博院筹备处、营造学社,以及同济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等等。学者傅斯年、陶孟和、董作宾、吴定良、李方桂、梁思永、巫宝三、梁方仲、岑仲勉、刘敦桢、丁文渊等,齐聚于此。最顶尖的机构、最精英的人才,战乱中的落脚地,却只能是这种“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连到访李庄的美国汉学家费正清都感叹:外国人遇到“这种极艰难的境况,是早就跑光了的”。然而,这些学者的工作,主观上并没受到严重的影响。童第周的故事让人难忘。夫妇俩东拼西凑借来超过两人两年工资的钱,激动万分地买来李庄唯一一架旧显微镜,开始了从比利时学成回国后,就中断了的金鱼实验。一篇篇论文发表,在国外生物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一天,英国学者李约瑟来访,发现所谓的实验室,只是几个鱼缸、以及一架严密保护着的显微镜时,禁不住高声赞叹:“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写出那样高水平的科学论文,简直不可思议!”他又问:“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偏要到这里进行实验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需要回答。比利时的师友对童第周的行为有评价:他说到办到,用自己的知识为苦难的祖国服务,为人类作贡献。哪怕是方寸之地,只要允许做学术,他们就会投入百倍的努力,以弥补其他所有条件的不堪。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的巨著《殷历谱》,首现殷商时期的帝王谱系,被治学严谨的陈寅恪推为“抗战八年第一书”。而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是以手写和石印方式诞生的。对他们来说,学术是第一位的,其他任何外在,都不成其为干扰。所以,当考古学家夏鼐于1945年8月中旬,在戈壁滩上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时,以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勤奋迎接胜利,继续向戈壁深处前行考察。几个月后他走出戈壁滩,验证了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胜利了!上述故事,仅是三卷本《发现李庄》浩瀚篇幅中的九牛之一毛,甚至根本无力映照李庄往事所蕴含的丰厚、雄浑和感人。太多学科的雄厚基石,在李庄被一锤锤夯定;一部部光耀史册的著作,接连出版,学者陈平原因此称其为“世界学术史之奇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人都是使用现代科学方法做研究,虽偏居一隅,但充分利用电报和信函,时刻保持着和世界学术界的联系。一桩桩学术成就,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火种,对抗战胜利后的各项建设,具有非凡意义。没有岱峻老师这部《发现李庄》,我们怎能知道,李庄的这六年,是中国科学最有机会平视世界的时期。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为抗战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的李庄,是抗战期间中国最有知名度的对外窗口,只要在信封写上“中国李庄”,国际邮件也准能直达。我们更不知道,战争期间相当比例的外援,正是因为国际友人通过李庄奇迹,见识到了一个不屈的中国,而慨然相助。特殊时期,学术是他们唯一的报国手段,某种意义上,也是最好的手段。六年中埋首发掘真理与真相,守护和传扬普世文明,对内凝聚人心和士气,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光辉面貌......对照知识分子的四个特质,李庄的这些知识分子,哪一个,没有登上其中的巅峰?今天,跟李庄相比,条件要好了很多,然而经济、社会、人心......,各方面仍然危机重重。正因如此,打开这部《发现李庄》,会有两种相反的情绪,弥漫于阅读的始终:在瞻仰李庄知识分子于硝烟时代创造出高光时刻的同时,也为我们后人于和平年代却如此的乱象横生,而深深羞愧和反思;然而,李庄的故事并不久远,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辈、祖父辈,我们现在身上流淌的,就是当年驱动他们毅勇前行的那一腔热血。再次立于历史三峡的路口,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相信,能够洞察这个时代的复杂、并能真正挑起新时期重担的知识分子,会对李庄的先辈,做出完美的回应?李庄,这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同胞精英,1950年之后,却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之中。23年来,为重现李庄的巨大贡献,岱峻走了一条和笔下人物同样的路:没有任何经费、赞助和团队支持,完全凭满腔热血和执着,走访乡民,查阅档案,联系一切能找到的“李庄后人”,搜集尽可能详细的口述材料,自学当年李庄涉猎到的所有学科,从49岁一直写到72岁,终于完成三卷本的《发现李庄》,而满头青丝皆成白发。▲左图是20年前刚刚开始走访李庄时的岱峻老师,右图是完成三卷本《发现李庄》后的岱峻老师近照打开这套书,不仅会为李庄知识分子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光表现而感喟,也会为他们的故事随后被长期中断而扼腕叹息。而从普通读书人磨炼成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岱峻老师23年来的故事,恰如一曲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先生,在讲演中引用过的“执拗的低音”---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挖掘出一个巨大的宝藏,然而又毫无所图,仅仅因为这是一份“未亡人对逝去者承担的责任”。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岱峻老师耗费23年心血而成、当今中国最稀缺的“现代知识分子启示录”---《发现李庄》珍藏版,除了典雅素朴的函套,更珍贵的是,我们争取到72岁的岱峻老师亲笔签名加钤印,更具收藏价值和阅读体验,点击图片,抢先收藏《发现李庄》(函套版·全三卷),还可在规格中一键选购“读懂中国知识分子特殊性六书”,深度思考中西文明理念的更多融合可能。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