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过很多美术馆的公众导览,大部分志愿讲解员尽职尽责、有问必答,但讲多了不免透着淡淡的疲惫和敷衍,经常不到半小时草草了事。6月初去UCCA看杉本博司,我第一次被导览员本人深深迷住了。不止是专业而已,这位导览阿姨的热情和高能量超越了90%的年轻人,讲解结束得知她的故事我更是惊掉下巴。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去看杉本博司,打听完导览时间我就去门口等着。远远走来一个七十几岁的阿姨,瘦瘦小小衣着朴素,穿的马甲就像我自己奶奶喜欢穿的那款,一边走一边和几个中年人讲着门口的雕塑。虽然外表一丁点不像通常会见到的讲解员,但她嗓音洪亮、兴致高昂讲得十分精彩,我很快跟了上去。就像吸铁石一样“啪”地被她吸住了。她从包豪斯风格的展厅构造开始讲起,每讲到一副重要的摄影作品,都会掏出早早准备好的资料夹,对比着作品一点点说明细节,为了解释创作背景还时不时声情并茂地模仿杉本博司本人讲话。
导览到最后一副作品《笔触印象·心经》,她动情地说:“杉本博司说首展一定要在北京,不要在别的地方,开幕的时候他就是站在这里咏诵了《心经》。”
因为讲得太好我开了录音想回头听听,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眼手机,妈呀!将近两个小时。这绝对是我听过时间最长质量最惊艳的免费公众导览,而她说,这是她今天讲的第四场了。跟随过程我脑补了很多阿姨的背景,包括热爱艺术的退休老艺术家、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前从业者?又因为她操着一口闽南口音,还怀疑会不会是台湾来的访问学者……讲解完毕她身边围了一圈和我一样充满好奇的粉丝,其中一个有所了解的听众说:“她是UCCA的大网红,你们不知道吗?”我这才了解,这位阿姨来自厦门,已经74岁了。她初中毕业后当过农民、工人、外贸公司销售,08年退休后来北京帮忙带孙女。孙女的学校呢离798很近,放学又很早,于是她经常接完娃放学就来美术馆遛弯儿,成了UCCA第一批会员。因为太常来看展给工作人员留下很深的印象,被邀请来当志愿讲解员。她讲的第一场是2016年的“曾梵志:散步”,这一讲就是8年。每场展览她都花很多时间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做足功课,甚至为了某些展览狂补英文,订阅了上百个艺术公号。8年时间下来,这位阿姨从一个跟当代艺术没半毛钱关系的退休老人,变成了UCCA工时最多、最受欢迎的志愿讲解员。她又让我想到今年研究玄学的时候听到的「生命使用指南」:在每个当下,找到此时最让你兴奋/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同时不对结果有一丝的预期和执念。真的是,我生命中遇到的几乎每一个高能量、有生命力(不是有钱有权)、热爱着生活的人,都在默默实践着这条法则,包括小朋友。为什么不要有执念?因为执念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和事情的发展。那位老阿姨没有因为志愿工作发大财,但她的导览打动了无数听众包括艺术家本人、被邀请参加了无数艺术展开幕、甚至获得了亲自策展的机会,这些在她8年前兴致勃勃当观众的时候,是无法计划和想象的。去做喜欢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就会自然而然地吸引到你所需要的一切。真果肉:
¥K4qKW💰BSLWoz¥
https://m.tb.cn/h.g5lY8XB
补铁:
¥Ak07W💰B6WsUI¥
https://m.tb.cn/h.gU0z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