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养生
今天是四九中第六天,数九时节,天寒地冻,阳气内藏,正是温阳调体的好时机。以下是一些建议,助你在数九中温阳调体,保持身体健康:
一、饮食调养
适当多吃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桂圆、大枣等,有助于温补阳气,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食粥健脾温胃:中医认为食粥有助于健脾温胃,正好对抗冬季寒冷、干燥的特性。煮粥时可选用薏米、核桃、山药等食材,帮助温补阳气,调理身体。
避免生冷寒凉:数九天里,要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冰淇淋等,以免损伤阳气。
二、起居作息
早卧晚起:遵循“早卧晚起,必待阳光”的原则,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防寒保暖:特别注意肩颈、腹部、脚踝等容易受凉的部位,穿戴暖和,以防止寒气侵袭。
三、适度运动
选择适宜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促进气血运行,又能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剧烈活动:数九天里,应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耗伤阳气。
四、晒太阳补阳气
选择合适时间:在上午十点多晒太阳,此时阳光温暖,有助于补充阳气。
晒腰腿等部位:晒太阳时,可以重点晒晒腰腿等部位,同时手心搓后腰,感受一股暖流从腰腿之间流动。
五、其他调理方法
三九灸:在三九天期间,通过艾灸等方式来帮助温补阳气,增强身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但需注意,艾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灼伤皮肤。
温脐法:可以使用桂圆肉、花椒、艾绒等材料制作肚脐贴,睡前贴在肚脐上,有助于瓦解体内的寒邪,补充阳气。
着痹
着痹是一种中医病名,通常是指风湿邪气入侵、气机运行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痹症,可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僵硬、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一、饮食调理
着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橙子、猕猴桃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二、生活调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关节部位,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应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干燥、温度适宜,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以减少风湿邪气的侵袭。
适当增加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气血运行。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关节。
三、物理治疗
着痹艾灸的推荐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膈俞、风门、血海:这些穴位常用于调理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恶风寒、发热等症状。艾灸时,可以采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选穴4~6个,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肾俞、关元:这组穴位有助于缓解全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疼痛剧烈且痛点固定等症状。同样可以采用温和灸或雀啄灸的方法,每次选穴4~6个,进行艾灸调理。
足三里、阴陵泉、商丘:这些穴位有助于缓解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酸楚、重着而痛等症状。艾灸时,也可以遵循上述的艾灸方法和时间。
按摩:通过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中药外敷:将具有舒筋活血功效的中药材碾磨成细粉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消肿止痛。
四、药物调理
祛风止痛类药物:如祛风止痛片、壮骨麝香止痛膏等,适用于风湿侵袭导致的着痹。
散寒除湿类药物:如疏风定痛丸、寒湿痹颗粒等,适用于寒湿侵袭导致的着痹。
注:以上药物调理方式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使用。(柔嘉医派可免费提供线上问诊,可代煎,可做成丸剂、膏滋。)
柔嘉医派何医生建议方
着痹:薏苡仁20 制川乌5 羌活6 独活10 当归10 川芎10 苍术10 甘草5 麻黄5 桂枝10 防风10(注意:要中医辨证诊治后开处方)
五、关节保护训练
包括一系列增强肌力、稳定关节的运动,如平衡板训练、功能性锻炼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关节负担,预防进一步损伤。建议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计划并严格执行。
六、心理调理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焦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