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艾灸却没效果是怎么回事?
虚寒症与实热症的艾灸差异
古人言:“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也就是说,虚、实、寒、热之症都可以通过艾灸来调理。
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证型,其灸量、手法、配穴等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实证和热证之人来说,一定要谨慎控制好灸量和时间,若出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等热性表现时,要适当少灸。
且通常来说,从手法角度上,实证和热证大多使用泻法,而虚证和寒证一般使用补法。从配穴角度上,实证和热证一般选用滋阴的穴位,比如三阴交、涌泉等。因此,在艾灸前要辨证体质,分清证型,才能对症调理,让健康养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病浅与病深的艾灸差异
中医里面讲到,疾病的开始阶段一般是侵体较浅的,再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病在表是浅,在皮肤腠理;而病在里是深,在脏腑。艾灸也是一样的,当病浅时,艾灸的热力和药性容易到达患处,所需的时间就不用太长;而相反的,当病深时,艾灸的时间就需要长一些。
艾条、艾柱质量太差
一般来说,陈艾的艾灸效果更好。古人有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陈艾所含的挥发油少,燃烧时火力温和、烟少,渗透力好,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烟大,艾灰容易脱落。此外,建议选择手感细腻、柔软、杂质少的艾绒,品质好的艾绒才能发挥出艾灸应有的效果。
取穴不当
若艾灸时取穴不当,也可能对艾灸的效果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穴位图来确定穴位的大致方位,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周边,按压至穴位时会感到明显的酸痛或舒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