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收藏 | 学习中的亲子关系,相爱容易相处难

教育   教育培训   2024-07-15 20:56   北京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描述,不提孩子的学习和作业的时候,家里的气氛一片欢乐祥和。但是一谈学习,督促做作业,家里就可能鸡飞狗跳,各种咆哮体源源不断。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爱孩子的行为经常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与正向反馈,有些孩子甚至反应非常冷漠、拒绝甚至反抗,学习就成为很多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导火索。


学习中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交流的问题。我们做怎样的家长,培养怎样的孩子,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这里我以我自己的一些经验,还有我研究过的教育理论和大家一起探讨。

文 | 肖玉敏,辑 | 小多

终身教育这个术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提出的,包括我们一生所受的所有教育的总和。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终身教育体系通常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整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加上今天这个时代丰富的技术支持,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实际上支持的是我们个性化的终身学习。

我们人生的整个阶段,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定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个性化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断对自己量体裁衣的过程,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为孩子量体裁衣的过程,英文中这个词叫tailored education,也就是说像裁缝一样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帮助他们光鲜亮丽的出现在社会面前,出现在自己面前,它意味着我们要有一定的学习选择,也意味着有一定的学习责任,既然是个性化的,那么自己的责任也是很大的,这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三本书,这三本书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写的:

  • 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1972)。

  • 2、《财富:教育蕴含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2001)。

  • 3、《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2017)。


我的感受是他们强调的的内容不会过时,立意高、全球视野、教育的理想主义、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面向教育的未来。希望各位家长有时间了解一下。

建立家庭学习共同体
成年人和孩子的学习异同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开始提出只是为成人教育服务的。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组织发展新专家Faith Robin曾经写过成人学习最重要的10项特征:

1、了解自己的兴趣

2、接受自己的学习风格

3、确立目标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寻求资源支持

6、加入和自己三观一致学习者小组

7、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8、分享技能和知识

9、学一门在线课程或当地大学的课程

10、保持好奇心


对照这10条,孩子的学习是不是应该和我们一样?了解自己的兴趣对孩子重要吗?接受自己的学习风格,孩子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接受孩子的学习风格呢?……

我一直在说我是一个视觉型加触觉型的人,我非常喜欢记笔记,但是我曾经有同学他非常喜欢问,不断的提问、不断的交流,经常不会的东西和同学说。他的成绩也非常的好。他是一个听觉型的孩子。

肯•罗宾逊有一本书:《让天赋自由》讲到了一个故事,百老汇歌剧《猫》、《剧院魅影》曾经的编舞。他小时候是一个被大家称之为多动症患者的孩子,到处捣乱,也不爱学习,妈妈没有办法,校长要求妈妈把孩子带到心理医生那里去看病,在医院里,孩子很难过,心理医生跟妈妈说,我们先出去一下,出去之前心理医生给孩子放着音乐,出门以后,这个多动症患者标签下的孩子,就开始跳舞,跳得非常的好。心理医生告诉妈妈,这个孩子没有什么问题,请你带他去舞蹈学校。孩子到了舞蹈学校以后,舞蹈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发挥,所以他非常的开心,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慢慢跟上了。作者说,这个孩子是以运动的形式来学习的,肢体是他学习的工具。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我们自己也是一样,接受自己的学习风格非常重要。

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无论对我们对孩子都是很重要的,确立了目标,就会按照这个步目标做计划,一步步往前走。有了明确目标的人,往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需要哪些资源,这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人有一些刻板印象,觉得微信阅读就不算学习。学习其实是生活中全方位的事情,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包括阅读正式的书本,也包括好好的看微信的公众文章,只要你有收获。

加入三观一致学习小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是与你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期待,加入这样的小组,会有很大收获。

分享技能和知识。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分享,当你学到东西能够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显现。

学一门在线课程和当地大学的课程。这当然是跟我们成人说的,但是实际上我的儿子很小就开始在在线课程的平台里混了,他不一定完全学完,但他会去学。

其实成人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面向成人的这10条,对孩子来说也是适用的。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学习和孩子的学习对立起来,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必选项,我们和孩子在家庭中也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家庭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有一些共通的部分,比如:孩子们要学习,我们也要学习,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也是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学习能带给我们的成果、存在感和惊喜,孩子们也是需要的。

因此,在家庭学习共同体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孩子一起学习,主要是要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能够换位思考,让孩子们看到我们树立的学习榜样,这是学习当中共通的部分。

我们和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多差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不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是学校里的,我们的学习内容可能是我们自主选择的、工作需要的或者生活需要的。


2、我们作为成年人更理智,我们会非常严肃地面对我们的学习,孩子呢,学校的部分虽然要严肃面对,但他们可能有时候不太能做到,他们更感性一点。


3、我们的直接学习反馈,是能不能直接胜任某项工作,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孩子的学习有时候是成绩的反馈,有时候是他们学到了很多能力。


4、学习压力不同。我们在学习内容上的纠结会比较多,我们有时候认为我们自己刷的公众号,比如小多公众号上面的一些内容是在学习。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孩子们有时看本漫画书,那也是学习,学习是全方位的。


我们要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包括他们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差异。我们的言传身教,是推动孩子主动学习的最好方式。这里的言传身教指的是我们的示范行为,而不是向孩子炫耀爸爸妈妈有多聪明。

我们建立家庭学习共同体的原则,是形成一个民主和平等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需要,为他将来的成长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让孩子成为你的学习伙伴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有几点我们可以做到的,归纳如下:

1、建立信任,我们和孩子是民主平等的,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


2、允许质疑,不能说我们做一个很权威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讨论我们在学习中或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相互协作,需要彼此之间互相发现优秀的地方,把长处互补,形成家庭的一起向前的合力。


4、要交流。


5、要有正向反馈。随时提供学习的反馈,往往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或问题,这些都能使他学会逐步反思自己的学习,所以反馈非常重要。


6、尊重差异


7、庆祝成功。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习惯,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之后就说,唉呀不要翘辫子,本来还是很开心的,一听不要翘辫子,就想爸爸妈妈不认可我的成绩,还要好上加好,太难了!这是一个问题。庆贺成功在家庭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鼓励孩子学习的策略。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我们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我一直把我的儿子视为我的学习伙伴,当你以这种态度来跟孩子谈学习的时候,他会觉得妈妈和我一样,都是有学习需求的人,都是能够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人。我们在过程当中都会碰到困难,碰到困难不要紧,我们可以相互支持,所以学习共同体最后的目的就是我和我的孩子成了学习伙伴,我们共同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共同庆贺学习中的成功。

我觉得,教育,是要有点理想主义的,家庭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想法。

学习的本质: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认可、家长认可、社会认可和能够生活得比较快乐幸福的人呢?有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重点想谈一下世界经济论坛跨行业、跨地区、全球雇主所认可的,最重要的10种技能。


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提出的技能和2020年是有些许差异的。2020年的强调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管理他人的能力、与他人协调工作的能力、情感智力、判断与决策能力、服务意识、协商能力、灵活的认知能力,实际上是我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应该具备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实际上是希望他具备这些能力,我们要让孩子内化这些能力,内化成他自己的需求。

如果我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非常乐于助人,他的学习就不好吗?如果我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他非常善于动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的学习就不好吗?如果我有一个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他有很多想象力,他学习就不好吗?

我们再回头来看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这些学习能力,我们就会发现学习成绩跟这些能力相比,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要感知孩子的差异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仅仅是孩子学习的一部分,我们的孩子都是非常有智慧的学习者,只是他们侧重的能力不一样,侧重的方面不一样。

教育的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非常欣喜地发现,学校教育已经开始努力转变学习方式,现在有一些新的教育尝试,比方说项目学习、STEAM课程、人工智能进课堂,还有创客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期待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对我们家长而言,可能对学校的这些尝试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这里我想谈几点我的体会:

1、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学习什么都不会浪费。


2、生活中的学习也是学习,学习是一个全方位的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这点学习或者说学术上的成绩。


3、学和玩不是对立的,对孩子来讲玩乐也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实际上在创客教育、STEAM教育、项目学习当中有很多玩乐的成分,他们是在玩中学、做中学,也是非常好的。


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本质上也是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的能力,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有的学校开展教学创新实践的话,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

另外,家长要给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因为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被家长们挤压得太厉害了,大量的补习班占据了很多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孩子自己学习的时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少的。作为家长,我们要规划孩子的学习,尽量给孩子留出自己的时间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成为他们自己。

我想多说几句,孩子使用电脑的问题,可能这是家长们目前很困惑的,到底要不要他用手机用电脑?有人说过一句话,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不可选择的。家长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我好奇我的儿子用iPad做什么(初中)

这张图是我儿子在初中的时候,他利用技术工具学习的一个例证。孩子们的学习今天可以更多地依赖技术,因为技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既给他们带来了娱乐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机会。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技术变成他们学习的工具。不是说放任他们随便去用,引导孩子学,利用技术学习,这也是我们家长培养孩子信息素养或者叫媒体素养的一种要求。

在技术特别丰富的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已经有了三大空间,第一大空间是课堂空间,第二大空间是社会空间,第三大空间是网络虚拟空间。在这样的一个数字化的环境当中,我们的学习或者孩子的学习是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整合的,碎片化学习、专注学习整合的,还有一点,我觉得可能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游戏化学习与严肃的学习也是整合的。

提高学习质量:让学习真正发生


有质量的学习是学习真正发生了,是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孩子积极参与学习的指标又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个指标就是孩子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参与了学习。

所谓认知上就是他一直在动脑筋,情感上,他认可,他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有了认知上和情感上的参与,自然会有行为上的参与,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孩子做到有深度、有广度、有成效的学习。

学习是要有深度的,深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走的步骤从对内容的知道走向理解,应用,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能够创新创造,如果你对一个领域能够创新创造,说明你对这个领域已经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做到了深度学习。

我举一个例子,我自己理解学习概念的过程,最开始我对学习的理解,就是听、说、读、写、观察、探索、思考等行为获得知识的能力,后来我把它迁移到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当中,最后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我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分享。到现在我可以和家长一起来分享学习中的亲子关系。对于我来讲,对学习的理解,已经进入一个创造的过程。

接下来是学习广度,学习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很多孩子会说我不学也不要紧,我有问题可以上网查。但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因为具备了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能够轻易提取和使用。

能力的基底是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一定要告诉孩子,他不愿意背不愿意记是不能够打牢自己的知识基础的。学习的广度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形成系统性的、网状的知识结构,帮助我们迅速提取知识,获得迅速解决问题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最后是学习成效,学习成效可以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最直接能看到的。


2、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对所学的主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学习真正发生表现在4个方面:

1、能够积极参与。


2、有学习的动机。


3、能够积极的思考。


4、有一定的学习成果,能够反映出他学习的价值。

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很多孩子厌学,可能他是对这个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觉得这些东西没用,不想学。所以家长重点不在于让他学,在于让他看到学习这个内容或主题的价值。

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要从深度、广度和成效方面来着手。在谈深度的时候,要强调孩子能够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在谈广度的时候,要允许孩子有广泛涉猎的学习习惯,谈到成效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益的能力。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支架,比如思维导图,当孩子还比较小,不太会做思维导图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还有每本书的目录,孩子可以对着目录来复习。

知识管理的思维导图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支架仅仅是支架,最终要被抽掉,我们要逐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知识管理的能力,形成系统化的网状知识结构,易于提取、应用和分享。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们参与到学习当中,孩子们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成为思考者,善于利用资源,并且成为能够对社会负责的人。当孩子们能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时候,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成效就不是问题。

如何处理学习中的亲子关系?

学习最终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性,成熟的思维模式和自我认同感,这是家长在教育当中需要重视的。

我们很多孩子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家长会说,你真是太反叛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冷漠,你怎么于一说就紧张,你怎么老是依赖着我不自己动脑筋呢!你这个孩子怎么脾气这么大?你太糊涂了。还有一个,你怎么这么厉害?不听我的话。

在这些标签背后,有这样一些家长,有一个不放心的家长,有一个不作为的家长,有一个过度关注的家长,一个过度保护的家长,有一个过度压制的家长,有一个没有方法的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当我们为孩子贴上这些标签时,其实凸显的是我们做家长的问题。

家长的控制欲,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又带来了我们对孩子的不相信。

2、今天这个社会压力很大,社会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我们控制不了外部我们能够获得的东西,只能选择控制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去用自己的能力匹配外在的要求。

3、家长的权威,我们一直强调我们是为孩子好,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感到不好,实际上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他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你的认知水平,就不是孩子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孩子认识特点出发,要理解孩子的情感,理解孩子的问题。

4、家长的面子,有些家长也许自己不太意识到,总是在提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孩子成绩好坏,成了家长面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5、有一些家长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己的生活没有达到预期,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把对自己的期望映射在孩子的身上,有时候忘记了孩子是他自己。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自己,我们应该让他成长,而不是把自己的一些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6、我们在处理亲子关系当中,很多家长缺乏一点幽默感,幽默感真的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不要太较真。

在家庭当中,我们招致了孩子的冷漠或者反抗之后,可能会变成几种家长:

1、唯唯诺诺的家长,不敢对孩子提要求,这里我想说原则性问题还是不能让步的。


2、彻底放弃的家长,由着孩子自己,不要忘了,我们还是家长,家长责任还是应该承担的。


3、到处找药方的家长,诊断太多,得到的主意太多,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自己的孩子。


英文有一个词叫empower,我非常喜欢这个词,实际上学习就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教育孩子是为孩子赋能,也是为我们自己赋能。

我在我儿子7岁的时候写过一段文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让自己的孩子不感到痛苦,可能家长比老师更有责任,如果家长能以比较好的心态面对成绩,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也许孩子就不会感到学习和考试那么可怕。宽容、包容也许是上学最好的润滑剂,我们有时需要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学校教育。

这里我推荐两本书,一本是《玻璃城堡 The Glass Castle》,另外一本书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Educated》,看了这两本书之后,我觉得有时候我们是怎样的家长,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孩子们有自己的生长力量,我们管好自己,也许是对孩子学习的最好支持。




最后我想说,督促与指导孩子学习,绝对是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平衡艺术。睁一只眼,是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成长,闭一只眼是要允许孩子有他们的自我发展。期待家长们也能够自我探索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我们也为读者们整理了肖玉敏老师本场的讲座【音频回放】,扫码入群后获取👇
关于学习的问题,在少年时58《我们该怎么学习》一书中,有更多深入浅出的介绍,肖老师也是本书的作者之一,大家不要错过哦~
推荐阅读👇
本文是小多少年时原创文章,版权归小多少年时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申请授权。

作者介绍:肖玉敏,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孟宪承教育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与政策比较、教学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以及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3月—2021年5月,在美国中阿肯色大学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原创不易,小多可以拥有一个

【点赞】【分享】和【在看】吗


让孩子看见未来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4《少年时》第十辑(109-120)

少年时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才成长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为原则,与国际顶尖的阅读和教育资源接轨,致力于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