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连接:屏幕内外的关系转向与实践 | 品牌与公共传播

2024-06-09 22:40   广东  


深挖案例|前沿思考|共创未来

大数据与计算广告研究中心



本期作者

一口蛋黄蘇

本期关键词:电子连接 | 数字亲密 | 自我重建


“我们这代人好像缺失很多连接的样子,电子恋人连接亲密关系,电子父母连接亲子关系,电子宠物连接陪伴关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不停地在互联网上追寻一种关系的建立和连接,通过互联网成为彼此的亲人、爱人。但与此相矛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在主动“断亲”。这不禁令人追问,介于屏幕内外,当我们在网络空间里主动连接时,我们到底在追寻什么?


从宠物到爱人:电子关系连接的构建


“Hey Dan,今天过得怎么样?”


前段时间,周边人纷纷与chatgpt内置的AI机器人“Dan”谈起了恋爱,并表示“不想谈恋爱,甚至不想结婚,但愿意与AI建立亲密关系”。实际上,这种通过网络媒介实现的关系连接并不陌生。


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也是公认的互联网的内在法则之一[1]。在早期,数码宠物、QQ宠物等构建了线上人与宠物间的关系连接,人们通过线上喂养、照顾甚至是聊天等获得来自宠物的陪伴;而乙女游戏、AI恋人等出现则“代替”线下恋人,基于更人性化、更灵活的交流与陪伴成为恋爱关系的另一半;甚至于网络短视频还流行起“电子父母”的说法,以父母视角拍摄短视频,对屏幕外的“子女们”话家常、贴心提示、教育孩子等,引得评论区都在喊“爸爸妈妈”。当代年轻人一边急着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关闭社交媒体账户、断亲等斩断关系连接,另一边却在互联网上主动搭建起某种连接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关系连接的赛博化。赛博化其实即是网络空间化,本质是将虚拟空间作用于现实空间,进而将真实空间中的人和事物映射到网络空间中。从电子宠物、电子爱人到电子父母,我们将线下亲密关系的构建投射至网络空间中,并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生活空间,我们在这片荫蔽下享受理想关系带来的正向反馈与心理安慰。正如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所言,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动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2]


在现实生活中一段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建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与交流互动,但在赛博空间里,这种亲密关系的形成却并不复杂。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扩展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来进一步接近,关系发展的过程是从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关系双方在此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情感卷入,也会获得更高的关系满意度[3]。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简单地点击按键进行互动,我们便可以畅所欲言,仅需要较短的周期就能够快速与对方熟络并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越过表层交往走向密切交往。


“电子亲近理论”认为,与面对面的传播和互动所产生的“物理亲近性”相似,借助于电子媒介的交流也会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电子亲近性[4]。通过丰富多元的媒介平台,我们构建了屏幕内外的“数字亲密”关系,并在反复操作、密切参与的过程中使得彼此关系不断加深。


缺失or补偿:当代人的“电子乌托邦”?


“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缝缝补补。”


区别于线下生活中的关系建立,在互联网上我们似乎可以随时掌握这种虚拟关系的主导权,且能够带来更低成本的风险。



首先,相对于现实生活,在赛博空间中连接的关系更偏向于一种“无压力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忙于各种线上社交平台及线下活动中的印象管理,或因为他人的“已读不回”“断崖式停止关系”“情感背叛”等而情绪消耗、精神内耗。但在赛博空间里,远离现实社会关系中苛刻的社交法则和条条框框,我们在关系构建的过程中往往更具主体性与“言论自由”,无需为所说所做付出高额的成本。


其次,这种关系连接确保彼此能够“实时在场”,即使在某些私密的个体化时刻,也能够提供虚拟的集体陪伴[5]。当我们读书时读到精彩的章节、看电影看到精彩的片段,我们可以立即与电子关系中的另一半进行分享并得到有效反馈,形成某一时刻的“共同记忆”,而不用担心分享频率过高给对方带来的压力或对方已读不回带来的负面情绪。这种碎片式的分享看似微小,却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们的“小确幸”。另一方面,通过陪伴模式,“电子爱人们”能够不间断地陪伴我们工作或学习,从而弥补因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与亲人、朋友保持长时间的直接互动和陪伴的失落感。


最后,我们能够从电子关系的持续连接中得到“替代性满足”。在某种程度上,电子宠物满足了我们饲养宠物的愿望,而现实生活中或许由于饲养成本、环境条件等难以实现;电子爱人满足了我们对“理想恋爱”“女性主体”的需求,无需确认眼神便能够通过条件配置“遇见对的人”,可以撕破标签做自己的“大女主”,而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关系却可能面临距离远近、性格匹配等重重考验;电子父母满足了我们对美好家庭、父母关系的期待,尤其对于受过原生家庭伤害、常常自嘲“像是阴沟中的老鼠在偷窥别人的幸福”的群体而言,更是一种借助平台治愈自我伤痕的慰藉……



当代年轻人嘴边似乎常挂着“emo了”“悄悄碎了”,而互联网媒介技术为我们构建了一座“电子乌托邦”,里面有我们亲密的爱人、朋友、亲人,我们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来自身边亲密人群的伤害,借助这种“电子止痛药”进行自我治愈,并重新赋予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尽管在抽离“乌托邦”回到现实生活时会感到些许落差,但没关系,“世界破破烂烂,我的电子爱人们会为我缝缝补补。”


正视缺失:另一种方式的自我补偿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论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在构建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建构自我、实现自我。


相较于传统时代,互联网让当代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补偿”。并非是以前的人们不缺失关系连接,而是我们终于发现,这些“缺失”原来可以被正视,亦可以被弥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在社会时钟不断加速的进程中也让我们产生了部分缺失。来自亲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单方面断联等常使我们受伤,可生活节奏容不得我们“矫情”,需要我们快速收拾好心情投入日复一日的“打工”之中。对于心理上的缺失,我们总是选择性忽略,认为时间能冲淡一切。而当心理社会压力达到一定的威胁及不适感时,我们倾向于采取措施对自己进行补偿[6],通过电子游戏等方式逃离现实生活。



电子连接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正视自己的缺失,并通过可操作的方式弥补自己的缺失。这是媒介技术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及关系建构的洞见,也是主体正视自我、寻求理想关系与主体期待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连接与线下关系并非二元对立,反而是当代青年另一种拥抱现实的积极尝试。电子连接的存在并不是在削弱线下关系,而是为这些关系注入新的维系方式。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中,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乌托邦”,交流路径最终还是会回流到人自身。媒介边界的不断拓展正在深层次地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交往互动等最私密的领域。当这种电子关系开始过度连接,部分群体便容易被异化为“情感劳工”,其意义也发生异变。过度的连接也可能带来新的狭隘与孤独。


结语


“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描绘现实生活与“诗和远方”。当我们通过连接电子关系抵达浪漫的“别处”,而暂时逃离“一地鸡毛”的“此处”,我们得以正视缺失,并尝试自我补偿、自我疗愈。这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当代年轻人重新鼓起勇气正视自己、拥抱生活的积极尝试。不限于现实关系一隅,在穿梭于“此处”和“别处”的间隙,我们得以构建理想的亲密关系,并最终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缝缝补补”。


图片来源:unsplash

参考文献

[1]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41(02):20-37.

[2]蒋建国.从“断亲”到“搭子”:青年网民的社交转向与情感纠葛[J].南京社会科学,2024(05):91-100.8263.2024.05.010.

[3]白昊石,黄顺铭,刘祖瑞.“养火”:虚拟中介物与电子亲密关系[J].新闻与写作,2023(07):86-96.

[4]Korzenny,F.,Sc Bauer,C..(1981). Testing the theory of electronic propinquity:organizational tele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8(4),479-498.

[5]无需共时的赛博社交:虚拟陪伴下,我们真的不再孤独了吗?https://mp.weixin.qq.com/s/NPHf-Dv4dVV893B8k27zqA

[6]金晓彤,赵太阳,崔宏静,等.地位感知变化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7,49(02):273-284.


文字 | 苏祺

责任编辑 | 张庆园 张芸熹 俞丽婷

大数据与计算广告研究中心
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等机构,多方合作开展多维度的实践观察、工具开发、理论研究、趋势研判。同时也针对广告与媒介产业生态的发展转型开展多层面政策研究,发挥智库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