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碑的赑屃
倪霞
一个人,只要内心有所坚守,抬头或低头,就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外在形式。抬头时,便看云。低头时,便看路。淡泊宁静自然从容,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朱国勇
少林寺内,导游的解说中,有两个故事让我刹那泪湿。一个是十三棍僧救唐王。一个是“驼碑赑屃(bìxì)”。
我们是在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的带领下,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少林寺的。这时的少林寺鲜有游客,寺内的清静,让导游的解说十分清晰和动情。在初冬的朝阳下,在金黄色的千年银杏前,温暖而惬意。一千五百年的古寺,幽静于历史的风云过往之中。
当我们随着导游走到一个形如龟,背上驼了一个巨大长方形的石碑前,导游深情地说,此兽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传说中,龙生九子不成龙,九子各不同。(这让我想起民间常说的: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这七子叫赑屃。它有龙头和龟背及鹰爪,且力大无穷,十分憨厚,玉皇大帝委派它驼碑之重任。在它的身上,于是有了寓意人类的一个名词:“忍辱负重”。
听完故事,特别是听到憨厚与忍辱负重时,我突然泪湿莫名,并用手轻抚它的头和背,以及它身上重重的碑。继而蹲下来,用脸贴着它的脸,喃喃自语说:“我可爱的兄弟,我憨厚的兄弟,我忍辱负重的兄弟”。我的举止和话语逗得我的同伴们都笑了。笑我痴笑我狂笑我与人不一样。可是,在我心里,在赑屃的憨态前,我看到的,仿佛是一个寡言、勤劳又不多言词的人;是一个胸怀宽阔,担责任肩道义的兄长。如此令我感怀又敬重!
回家后,脑子里常常回放我见赑屃时的情景。并在百度搜索到相关赑屃的资料,资料上有说是龙王的六子,也有说是长子,但有一些共同点是这样说的:“赑屃bìxì,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这些解说,让我觉得它该是老大才对。它让我想起,人类里,众多兄弟姊妹中,许多当老大的,总是能吃亏能宽厚,能忍辱能负重。他们常常如赑屃一样,背着沉重的包袱而前行。
其实,赑屃还更像一个人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背着老小去努力去奋斗。同时,它还像一个遭遇不如意的人,哪怕负重再大,哪怕忍辱,你也要坚定地走在人生路上,让抬头的风景,低头的负重,皆目送你走向茫然不可知的未来,抑或花团锦簇的等候……
2010年11月23日于凤池山下
延伸阅读——
倪霞长篇小说《玉竹谱》首发式全程录影(2020年12月26日)·羊洋庆典摄影
作者简介:
倪霞,又名倪小书,笔名人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小说学会会员、咸宁市作协副主席、通山县作家协会主席。目前已出版个人文集九部。散文集六部,长篇小说《守望木棉花》,改编成39分钟微电影《老兵》。跨越百年历史、书写三代母亲的长篇小说《玉竹谱》,已制作成有声书在“喜马拉雅”播出。中短篇小说选《石缝中的花蕾》。曾获第五届徐霞客游记文学奖。首届华夏作家网文学奖。咸宁市首届香城泉都文艺奖文学奖。
创办子谦书院公益经典诵读。政协咸宁市一届、二届、三届委员;曾任四届政协通山县常务委员;咸宁市“三八”红旗手。咸宁市“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省第六届“优秀文艺志愿者”。通山县红十字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