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哲学坊·学术报告(第62期)精彩回顾!

文摘   2021-11-12 09:40  


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在晚明中国

      

精彩回顾

2021年9月29日晚,谭杰老师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5会议室,为大家带来题为“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在晚明中国”的精彩讲座。

讲座分三个部分介绍了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在晚明中国的传播情况:一是,通往上帝的道路;二是,创世说与灵魂论;三是“证道故事”中的柏拉图形象。

第一部分,谭杰老师以神学思想为主题,以《天主实义》为主要文本进行阐述。第一,《天主实义》论证了上帝的存在及特性,同时受柏拉图及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影响,采取了“原因-否定-卓越”的写作方法。“原因”起初与“类比”相关,来自于柏拉图《理想国》中太阳、视觉与第一心灵、我们的心灵的类比;“否定”同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思想有关;“卓越”则来自于柏拉图《会饮篇》中的上升之路。第二,中国耶稣会神学体现了由自然神学向古代神学转变的发展脉络,利玛窦将上帝引入中国历史的做法即是先驱式的古代神学尝试。第三,反对利玛窦适应策略和自然神学的一方,诉诸于人的理性的败坏与有限。该方法可追溯于奥古斯丁的观念,同样源自于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即永恒的理念超越人的理性。谭杰老师认为,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思想的不同部分,经由不同解释与再解释,构成了来华传教士两大针锋相对的神学观念的基础,并最终合力促成了自然神学向古代神学的转变。

第二部分,谭杰老师以创世说与灵魂论为主题进行阐述。第一,《寰宇始末》中引用了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创世说,但该学说始终被天主教视作异端,在此仅用来驳斥“寰宇由太极所生”的中国本土观点。第二,《灵言蠡勺》中批驳了“非天之全体中分子之一分”的说法与“他有大灵魂分彼而予此”的说法,前者对应普罗提诺的流溢说,后者对应柏拉图《蒂迈欧篇》中提出的“世界灵魂”概念。同时,柏拉图《斐多篇》中的灵魂观念虽然在奥古斯丁《论灵魂不朽》中被继承,却并未被天主教会所接受。因而,谭杰老师认为在创世说与灵魂论的方面,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学说主要作为正统学说的异端而出现于晚明中文译著之中。

第三部分,谭杰老师将视野聚焦到伦理学的领域。第一,在《童幼教育》中,柏拉图以“罢辣多”的译名首次出现,该书中翻译了许多柏拉图原著的观点,并将其称为“上古之大贤”,增加其道德力量,以建立道德权威性。但书中也多有创造性翻译,并将柏拉图的诗与哲学之争引申为正书与邪书之争。第二,在《童幼教育》等“证道故事”著作中柏拉图现身说法,以其言行在晚明进行道德教化。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追溯欧洲文艺复兴伦理学的两个传统:经院伦理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伦理学传统。耶稣会的教化方式中二者皆有,前者体现为《修身西学》,后者则体现为一系列的“证道故事”著作。耶稣会士对人文主义伦理学的偏爱,既受到当时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因其同《论语》等中国经典的教化方式相契合。第三,“罢辣多”在中国的教化内容同柏拉图十分相似,都集中于教育和治国两个方面;但“罢辣多”的许多言行并无确切出处,这一方面因为批判的历史观在当时尚未产生,另一方面在于古代轶事作为一个可涂抹的工具便于实现“证道故事”道德训诫的目的。第四,耶稣会士所塑造的摒弃邪书的“罢辣多”形象存在悖谬之处,以人文主义方式进行道德教化的“罢辣多”本身不合于柏拉图本人将诗人赶出城邦的观点。

在讲座最后,谭杰老师概括了三点结论:第一,在晚明时期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包括神学、创世说与灵魂论、伦理学三个方面。第二,除了关注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的东渐外,也应当关注柏拉图主义、斯多亚主义等文艺复兴思想的东渐。第三,对汉语世界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的研究来说,关于明清时期初次译介的研究有其意义。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对谭杰老师讲座的内容反响强烈,积极提问,谭杰老师与提问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


讲人:谭杰

谭杰,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时期中西哲学交流,分析伦理学。

评论人:黄泰轲

泰轲,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伦理思潮、城市伦理。

主持人:文贤庆

贤庆,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曾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牛津大学交流访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伦理学,尤其关注道德规范性、康德道德哲学和美德伦理学。


注: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于网络


麓山哲学坊
麓山脚下,“工匠精神”与“爱智慧”的融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