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国际道德文化论坛·麓山哲学坊·学术报告(第69期)精彩回顾!

文摘   2022-10-13 11:30  




何为人性:早期中国的典范类比


2022927日晚由麓山哲学坊举办的第69期学术讲座“何为人性——早期中国典范类比”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5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邀请了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巍老师作为主讲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暨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刘永春老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计然老师与虞法老师为与谈人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副教授文贤庆老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
本次讲座论述了性概念在早期儒家文本中的两个主要意谓第一个是自然本能此用来说明人对自然环境的反馈尤其是道德上的反馈第二个是行动条件此来说明人的行动尤其是行动上善的实现核心是儒家论性的学说不是基于抽象的理论,而是直观的类比,即关于结构、运动与声音的类比,用于刻画人性作为自然本能的意义;关于生长、制作与培育的类比,用于刻画人性作为行动条件的意义。

第一部分
李巍老师围绕“结构运动与声音作为自然本能的性”展开讨论着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结构类比上孟子的“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刍豢”与“口”的关系作类比说明理义”与“心”的关系用直观的生理欲求来说明人性禀赋中的道德欲求“口”对“刍豢”的喜好比拟“心”对“理义”的喜好,就意味着人性禀赋中的道德成分和生理成分一样真实,可以说人性禀赋在孟子眼中是包含生理成分与道德成分的二元结构,类比前者肯定后者,则是揭示这一结构的方式。
其次运动类比上李巍老师指出禀赋能对外在影响产生动态回应十分强调“感应”再从“感应”过渡到“动静”典范中多次将人性的状态变化类比于物理上的动静变化此类比也存在于荀子与孟子的论述中孟子眼中的心,作为人性禀赋中道德成分的唯一载体,也存在“动”与“不动”的问题。此外,当孟子宣称心不发挥“思”的作用就会被外物引动,是类比于物理运动的修辞。而在荀子,心虽只是人性禀赋的构成之一,但作为诸成分中的主导,也被比拟为运动者,如“心容,……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荀子·解蔽》),这意谓心不仅是“运动”的,而且是“自动”的。因此可以说,无论孟荀,物理上的动静变化构成了谈论人性状态的经验原型。
最后上述物理原型还能追溯的更为具体,李巍老师指出因为感应所代表的触发式运动,在早期中国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声音触发回响,也就是以声音作类比“感而后应,……响之应声”(《管子·心术上》)。是故在儒家的论述中,声与响的动静感应,即声动则响动、声息则响止,又充当了描述人性如何感应环境刺激的经验原型李巍老师进一步说明儒家关心的只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禀赋在环境影响中的表现。所以着眼于儒家视为禀赋概念的性,就其始终会对环境刺激构成即时反馈来说,可知性概念很接近今天所说的自然本能。只是,依据孟子,本能作为人身上“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东西,不仅是生理的本能,更是道德上的“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这就从生理上的本能过渡到了道德上

第二部分
李巍老师围绕“生长制作与培育作为行动条件的性”展开话题从人性与行动为善的关系角度分别分析了孟子的生长类比即性是萌芽善来自生长认为人性是道德行动的内在的初始条件荀子的制作类比即性是材料善来自制作认为人性是道德行动的外在条件董仲舒的培育类比即性是潜质善来自培育认为人性是道德行动的混合条件
李巍老师分析孟子以道德本能为“端”的著名比喻,认为其实质就是将“性善”与“为善”类比于植物的萌芽和长成;而所谓“端”,如《说文》所见的“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正取象于植物的萌芽。关键是,基于这个类比,就能在人性与行动之间建立内因层面的关系。宋人揠苗助长和牛山之木遭遇斧斤说明人性善而不能为善,这犹如作物或植物的生长趋势被人为破坏所以要加以规范不难发现性善正是孟子认为人能为善的初始条件
然后李巍老师认为荀子不能用“性恶论”来概括其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荀子更应该是“性”表述为“本始材朴””是原始材料这不是理论界定,而是类比,是将人性与行动的关系或“性”“伪”关系类比于材料与产品的关系。在强调“性伪之分”的同时,荀子也强调“性伪合”认为性是原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制作将人性看作是道德行动的外在的初始条件
最后李巍老师指出董仲舒融合了孟荀的观点认为性与善就存在一种既内在又外在的混合关联董仲舒将性、善关系类比于米与禾、茧与丝,实际是令自然趋向与人工制作结合起来的最佳案例。而此案例,在范畴上正属于培育式的活动,一方面要遵循事物生长的自然趋向,另一面又依赖对材料的人工制作。所以,种稻、织丝等活动,正是在“培育”的意义上充当了董仲舒宣称“性者质也”的经验原型。而正因为是以此类原型打比方,所以在谈论人性问题时,董仲舒既能就先天禀赋来谈论为善的行动条件,也能就后天塑造来谈论为善的行动条件。董仲舒的人性学说并不在抽象理论的层次,而是在选择经验原型来做类比的层次。
在讲座最后李巍老师总结并阐发了自己的思考特别强调了要以一种非抽象的视角比如类比的方式来看人性不建议从抽象理论的层面来看待中国哲学认为要提供一种现代生活经验的视角也许会更好的理解中国哲学
李巍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宽广,报告主体结束后李巍老师与提问的师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回应了大家的问题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

主讲人:李巍

       李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

与谈人:刘永春 王计然 虞法

       刘永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暨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应用伦理学。

       王计然,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哲学。

       虞法,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意大利特伦托大学交流访学,现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哲学、伦理学、道德心理学。

主持人:文贤庆

       文贤庆,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曾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牛津大学交流访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伦理学,尤其关注道德规范性、康德道德哲学和元伦理学。

注: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于网络



麓山哲学坊
麓山脚下,“工匠精神”与“爱智慧”的融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