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国际道德文化论坛·麓山哲学坊·学术报告(第78期·精彩回顾)

文摘   文化   2023-12-04 18:08   湖南  

形而上学还是人类学

          ——论康德的自由学说



2023年11月3日夜晚,由麓山哲学坊举办的第78期学术讲座“形而上学还是人类学——论康德的自由学说”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5会议室顺利展开,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哲学系助理教授南星老师主讲,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文贤庆老师与谈,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胡好老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

报告主体

    本次讲座,南星老师考察了康德在人类学语境中关于自然和自由的论述,以此表露康德式的自由并非“形而上学”式的,而是人类学式的。康德人类学中的自由学说乃是其实践哲学的“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

    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南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康德人类学讲演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对于康德而言人类学与道德哲学的关系。南星老师认为无论康德的人类学可以被称作实用的、实践的还是道德的人类学,它们都直接关涉道德哲学乃至宽泛意义上实践哲学原则在人身上的应用。

    接着,南星老师聚焦于康德人类学中的性格学说,并认为正是在性格学说中康德论述了人的自然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南星老师认为性格概念是作为康德人类学中联结自然与自由的枢纽。康德将性格区分为体质的(physisch)性格和道德的性格,体质的性格又分为天性(Naturell)和气质(Temperament)。无论是天性还是气质,它们都是以人类的生理构造为基础的甚是决定的。道德的性格则不同,道德的性格是唯一的,是一个人在普遍理性的指引下,自由地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南星老师认为,只有道德的性格才是专属于人类的,天性和气质不属于性格。作为理性和自由的产物,性格对人来说比气质更加重要。康德也将气质称作感觉方式(Sinnesart),将性格称作思维方式(Denkungsart)。气质属于人们的本能,而性格则有赖于人们的思维,并且性格可以掌握并且改造气质。此外,人们并不是天然地拥有性格,性格是在某种自然禀赋地基础上产生的,而只有经过良好的道德教育,这种禀赋才能真正转变为性格。南星老师认为:在康德那里,道德教育是使性格得以形成的开端,但只有通过“存心中的革命”,性格的确立才得以完成。

    最后,南星老师考察了《纯粹理性批判》中自由学说,并与康德人类学中的自由学说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康德在自然与自由关系问题上的复杂和不一致。即便康德的文本呈现出前后不一,但南星老师仍认为无论在形而上学的还是在人类学的语境中,康德所要阐明以及辩护的始终是一种有理性且能负责的自由人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康德的人类学思想或许能够作为一项思想资源供我们重新认识康德的自由理论,以此摆脱“本体自我”式的二元划分,同时也忠于康德的精神实质。

与谈环节

报告结束后,评论人文贤庆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及提问,现场的老师同学们积极发言,向南星老师讨教学习。南星老师一一回应了大家的问题,慷慨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在场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进行思想碰撞。最后,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麓山哲学坊
麓山脚下,“工匠精神”与“爱智慧”的融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