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近日,国内业界宣布,开啓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记者探访了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发现,机器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交叉。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随着成本的大幅下降,人形机器人将逐渐从高端市场走向大众消费市场,进入更多家庭和企业应用场景。
过去,人形机器人由于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主要局限于科研和高端的工业应用。随着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的成本下降,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推进,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将更加亲民,从而在消费级市场、服务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家庭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承担家务、陪伴老人和儿童等任务;在服务业中,它们可以用于酒店接待、商场导购等;在医疗领域,它们可以辅助康复训练或提供护理服务。
此外,成本下降还将促使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参与到这一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和功能优化。例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融合,将使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当前,做机器人的公司也变得越来越多,产品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如: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狗……
企业方面,国外有“要在2025年量产擎天柱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机器人以其卓越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闻名,软银的Pepper机器人则在服务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还有拿到OpenAI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1X等;国内方面,华为、腾讯、小米、智元、宇树、地平线、优必选以及更多的创业公司都在加入机器人的创业热潮。
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已超过80家,而全球范围内这一数字接近150家。
展望后市,业内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百机大战”,各种新产品将密集亮相,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
落脚到A股市场,关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以及产业链中的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轴承、机器视觉、激光雷达、PEEK材料等核心环节的核心企业。
根据Choice数据库,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包括: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