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很是迷恋面具。
这种对面具的神秘性的迷恋,大体是源于童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戴面具的角色都充满了神秘。
戴上面具,往往是“变身”的一个象征——比如佐罗的面具,蝙蝠侠的面具,《JOJO》里面的吸血鬼面具,《变相怪杰》里的神奇面具,恐怖片《德州电锯杀人狂》里的面具,能剧中的罗刹鬼面......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对面具“改变人的性情,变成另外一个人格的魔力”,深信不疑。所以,当我第一次读到Keith Johnstone所写的《即兴》一书中,谈到面具对演员的催眠能力,我感到很兴奋。
另外戏剧大师Jacques Lecoq所写的《诗意的身体》,也描述了将各类面具用于戏剧训练的内容。特别是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所用的面具,那些面具就像中国戏剧的“脸谱”一样,给了人物一整套的“变身”工具,动作、声音、步态、性格,和他与其他面具的关系。
后来一个偶然的巧合,我与和岚心、费文僧在网上相识。我想到一个大胆的可能——让文僧,这位演了十几年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老把式,到中国来教授戏剧面具的内容。
VINCENZO DI FEDERICO
费 文 僧
Vincenzo专注于研究意⼤利即兴喜剧、⻘少年戏剧,以及戏剧与教育的关系。
在意大利,Vincenzo多次在美术馆和公共空间进行戏剧项目,探索戏剧与在地文化的关系。
2010年,Vincenzo获得“国际戏剧季度⼤赛”的意⼤利国家赞助,使名不⻅经传的⼩剧场⼀举成为备受关注的国家级⺠间剧场。
2018 年,他与郑岚⼼共同创⽴Yizhongart。⾃2022年以来,一直与都灵东⽅艺术博物馆(MAO)合作,⼀起推⼴、组织戏剧⼯作坊和表演。
2023年开始,他们与都灵阿尔⻉蒂娜美术学院的合作,为意⼤利和中国学⽣开设表演课程。
文僧是很资深的意大利即兴喜剧演员,但他们现在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是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
我告诉他们,八月份现在正是大理的“菌子季”,有很多吃菌子“进入魔幻世界”的故事,这和面具相结合,再有趣不过了。
在三天的工作坊中,我们的体验和创作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部分,菌子的田野考察
我们一起去大理的本地市场,和古老的龙尾关老城区做本地文化的考察。了解去采集关于菌子、关于本地的故事。文僧要求我们,要带着两个故事回来,作为戏剧故事的原型。
我们的参与者共有20人,大家两人一组。在市场中轮流闭上眼睛,将自己沉浸到这个环境中,用听觉、嗅觉去感知这个环境。
大家与商贩聊天,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采摘、卖菌子的有趣故事。然后买了各种各样的菌子,带回场地作为表演探索的一部分。
在第一天中,文僧也带领我们做了一些打开身体、声音的练习。
第二部分,肢体理念与训练
文僧除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表演经验,他也有着丰富的肢体剧场经验。肢体的训练,动作的清晰有力,是他认为的表演基础。
一开始文僧,让大家分成四组,把自己在田野考察时期收集到的,关于“菌子”的故事,通过戏剧的方式演绎出来。
大部分的小组 ,都是像“演小品”的形式,通过“语言”和“扮演”把故事还原出来。
完成第一轮后,文僧让大家把语言尽量去掉,以仪式化的肢体动作,把故事的核心演绎出来。
这一次,表演有了明显的不同。大家也理解了,文森关于“肢体”和“节奏”的强调。
第三部分,面具与人物
传统的意大利即兴喜剧所用的面具,并不易得。它由意大利的皮匠,先做出模具,再用皮质雕刻而成。
这样面具可以贴合在演员的面部,并留出“表演空间”,这是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面具无法替代的。每张表演用意大利即兴喜剧面具,都价值不菲,大约在5000元人民币。
这次文僧从意大利带来四张宝贵的人物面具。他们中有暴躁简单的仆人,也有张扬但带点邪恶的仆人,还有城府深、行动缓慢的老人。
我们从步态学起,对每个角色做了一些尝试。非常有趣的是,每个学员戴了面具后,都忍不住想着与台下的观众即兴互动一番。
文僧说,任何一个“面具”都是其丰富的情感层次。比如Zanni,他是一个右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仆人。他的动作充满着动物的感觉,总是大嗓门吵吵嚷嚷,特别容易被激怒。
那么他遇到喜欢的女孩会怎么样?他会炫耀他的肌肉,会用自己认为的“男人”的方式去吸引女孩。这个时候,笑料就产生了。
第四部分,公众演出
经过几轮的传作和排练。每个组都有了自己作品,用集体的肢体动作,把故事抽象出来进行表达。
在大理古城周边转了几圈后,文僧选择了古城的当地民众,日常散步、休闲的玉洱园,作为表演场地。
文僧看重的是这里“平民的气息”,这里是本地居民常来的地方,但突然出现一群戴面具的奇怪的人,做着他们看不懂的表演,他们会怎样?
他认为即便艺术是抽象的,但反而应该深入到公众中去,用自己的表演给大众一些新鲜的刺激。
而且,意大利即兴喜剧,本来也是从市井、从民间生长出来的戏剧艺术。
三天的工作坊结束后,大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其中一些有过戏剧专业实践的朋友跟我反馈说,希望多学习一些专业的,只关于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技巧。
而大理的工作坊时间短,人数多,纯粹实践意大利即兴喜剧和面具的内容,显得有些“浅尝辄止”。
对此,我和文僧对这些伙伴有些愧疚。因为这是文僧第一次在中国做工作坊,我们不确定做完全专业的内容会有多少人参加,所以把内容订的偏向于“艺术体验”。
但我们也看到,很多朋友是有热情去了解、学习这门艺术的。所以今年的3月6-10日,我们会在北京,做一个2天线上+5天的意大利即兴喜剧大师课。
点击来了解意大利即兴喜剧与面具
这次北京的课,我们将限制人数,增加内容的浓度。真正为演员,和想要学习表演方法的人,教授更多的“干货”。
我们也希望与参加过大理工作坊的朋友,再次相见(摄影/摄像:津一,bb,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