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形形色色的兽 | 7/7-7/28《被解放的动物们》大理肢体剧场工作坊

文化   2024-05-31 21:06   中国香港  


将【肢体剧场】这一剧场形式落地大理,已经是第三年。在一次又一次的策划与创作中,我有一个思路越来越清晰——


每一次21天的工作坊,都是一场创作的实验,也是对一个“议题”展开探讨的契机。


今年的暑假,我为大家的创作,找到了这样一座农场——


有一个硕大的排练厅,外面是树林、草地、池塘,和鸡窝。



我立即就决定——今年,要做一次结合环境的肢体剧场创作,而内容就从“农场”这个场域去展开。



我想做这样一个创作实验:如果没有了人类,动物们开始以动物的方式去自治,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故事的开场是这样的,一只农场里最长寿的猪,在濒死之前,把动物们召集在一起。猪对动物们,说出了它毕生的发现——



动物的一生是痛苦的、备受奴役的。


一生下来,得到的食物仅仅是果腹,睡觉的地方也不过是狭小的窝棚。但是每天,动物们都会被驱赶着干活,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而造成这些苦难的原因,是因为四条腿的动物之上,还凌驾着一种两条腿的动物——那就是人类。


人类懒惰而贪婪,他们指挥着动物们劳动,然后窃取了近乎所有的劳动成果。




人类很残暴,他们看待生命的角度只是经济价值。他们把每一只动物从出生开始就利用,直到其死去也要拿去其肉、皮、骨。


而人类又是愚昧的,他们窃取了那么多财富,每天却只是吃、睡、喝酒和购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好好用自己的生命,和宝贵的自由。




猪号召动物们团结起来,将人类驱逐出去。每一种动物都应该找回兽类的尊严和本性。让四条腿的动物们自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便是本次创作的起点,剩下的故事将由参与者们,展开想象,一起完成。


#1

工作坊准备

 Workshop Rreparation


参与工作坊的成员,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一、如果你是一只动物,你是怎样的动物?


最好从以下农场动物中选择——猪、狗、马、驴、奶牛、绵羊、母鸡、乌鸦。也可以是别的动物,但需和农场有些联系。


你可以思考下你可能的姿态、声音和装扮。


二、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书写或摘录一段500字左右的文本


最好从以下关键词选择发想—— 战争、权力、劳动、争执、狂欢、人性、阶级、平等/不平等。


也可以是其他,关乎【当下】的,你感兴趣的议题。


文本只是创作的起点,并非要在演出中说的台词。


#2

工作坊过程

 Workshop Overview


肢体戏剧工作坊定位是“一切为了创作”。


学习戏剧的历程充满刺激而有趣。你会接触到很多戏剧大师训练身体的方法;并通过身体打开,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情绪、能量、冲动;也会在运用身体创作的过程中,释放出很多隐藏的情绪。


但就目的而言,那些只是附带的收获。工作坊的初衷是通过肢体剧场的训练,和方法的学习,为每个人打开创作的可能性。


我们创作的阶段,将分为三周,两个阶段—— 第一周是训练与作品赏析;第二、三周是创作和排演。



第一周:肢体训练 + 作品学习


白天7小时,高强度身体训练。我们将以导师实践经验为基础,融合格洛托夫斯基、欧丁剧团、铃木忠志、古战舞、舞踏谱等肢体训练方法,带领学员体会各种方法中的身体能量,感受不同方法的互补、融合。



晚上是作品学习时间。我们将集中观看、讨论一些肢体剧场的作品,包括且不限于帕帕约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萨沙-沃尔兹(Sasha Waltz),皮娜-鲍什(Pina Baush),李凝等作品。


第二周:环境、物件、肢体

这是学习将肢体与环境、与物件结合的阶段。肢体是材料,是容器,是空间中的画眼。我们将把训练从室内带到户外,进行包括【特定场域艺术】等方法的学习、训练。



这一周也是塑造个人角色,完善个人片段的时间。


第三周:集体创排+演出+影像共创


第三周是集团创排的时间,也是一部作品雏形的诞生。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将个人片段融入到整场剧场演出当中。


我们所在的场地是一个农庄,里面除了排练厅,还有树林、草地、水塘、鸡棚等不同创作场域。


我们的故事也可能是主线和支线同时在进行。在这个阶段,大家会将各自的表达与创作,融入整体。


在最后两天,我们希望能和影像创作者一起,把我们的演出做成一部肢体影像。并为观众奉献一场环境肢体剧场演出。

#3

工作坊内容

 Workshop Content

本次工作坊带领者,是已经带领大理工作坊5次的袁盛雄(大雄)凌云焰肢体游击队的成员,也是圣雄戏剧工作室创办人,有着十几年的戏剧编、导、演经验。


工作坊导师 袁盛雄

青年戏剧演员/导演,人称“大雄”

圣雄戏剧工作室主理人

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剧团演员

  

剧场作品:

2015年11月,导演作品《心心相印》

 

2016年,演出【江湖戏班】作品《呐》

 

2017年10月,演出凌云焰作品《方寸》,受邀北京青戏节、杭州国际戏剧节、方峪ART艺术节

 

2018年9月参与演出作品《果戈里·狂人日记》

 

2018年10月,导演作品《美·beautiful-beauty-beautify》,受邀莱芜国际工厂戏剧节、哈尔滨青年戏剧节

 

2018年11月,演出乌镇青竞作品《破天》

 

2019年10月,导演作品《不止梦中的雪》,受邀哈尔滨青年戏剧节、深圳拉阔戏剧节

 

2020年9月,演出作品《改命》

 

11月导演作品《夜曲》,受邀深圳拉阔戏剧节,怀化鹤鸣戏剧周

 

2021年5月,导演作品《安乐椅》

 

2022年7月,出演凌云焰作品《末趾》,受邀阿那亚戏剧节,后在临海.紫阳剧场演出 


公共空间作品:

 

2016年9月,导演作品《遇》,获三星堆戏剧节驻地创作三等奖,受邀乌镇嘉年华、上海静安戏剧谷嘉年华、深圳湾艺穗节

 

2017年4月,演出作品《将如草木》《陌上犁》,潍坊乡村戏剧节

 

2017年10月,演出作品《Palominiam》《神秘博物馆》,方峪ART艺术节

 

2018年10月,演出作品《森》《投掷游戏》,乌镇戏剧节嘉年华

 

2019年10月,演出作品《物·镜》,乌镇戏剧节嘉年华

 

2021年1月,导演作品《夜曲》,怀化鹤鸣戏剧周

 

2021年10月,导演作品《I don't like it》,受邀重庆南滨国际戏剧节;导演作品《世界是一床棉被》,受邀乌镇戏剧节嘉年华


2022年,导演作品《苍蝇》,于南京首演


2023年,导演作品《悉达多》,受邀大凉山戏剧节



在我们工作坊训练中,袁老师将带领大家,专注肢体基本的能力,每天训练7小时,爬行、跑动、跳跃、歌唱,释放身体的能量。通过身体训练,不断剥除日常生活中的面具,最终以最赤裸的面目面对观众。


格洛托夫斯基肢体训练

格洛托夫斯基提出舍弃遮盖演员躯体的装饰,透过身体技艺的训练来展现人的本来面目。在他的剧场训练中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


欧丁剧团训练

欧丁剧团由戏剧人类学大师尤金尼奥·巴尔巴创立,凭借独特的演员身体训练方式,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戏剧创作方式,成为了世界戏剧工作者的朝圣地。



铃木忠志训练

铃木忠志尝试一种非西方的表演体系的开发,他结合了日本能剧、歌舞伎和西方现实主义的独特演员训练方法也让其自成一派。


铃木训练法”就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重新成为“人”,一个可以自由控制自己身体的“人”。



梅耶荷德棍子训练

梅耶荷德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为“真正的传人”。他提出了“有机造型术”理论,让演员进行动态的动作训练,使之学会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在演出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整个身体进行表演。

我们将练习梅耶荷德作为训练方式之一的“棍子”。


古印度Kalaripayattu

Kalaripayattu又称印度战舞或印度古武术,是流传于世的南印度古老武术体系。Kalaripayattu是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需要平衡感、灵活性、劲道、耐力还有高度的专注力。

舞踏谱训练

舞踏是日本现代舞的一种形式,意在颠覆西方对于表演、动作、和肢体的传统美学观点,追求肉体之上的心灵解放和自由。工作坊的训练会涉及土方巽一派舞踏谱的特定姿态练习。


声音、台词训练

用不同方法,引导学员以不同方式说台词,突破传统院校“朗诵式”的台词方式,让学员将不同声音、语调融汇于创作中。


在第二周的创作学习阶段,我们将引入【特定场域艺术】的概念。


戏剧并不受空间的限制,在非剧场空间中,依照不同环境/气场创作出的肢体艺术,就是特定场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


在大理进行戏剧学习,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走入自然,在大山,在森林,在洱海边,在废墟中训练。让我们的肢体与土地相连,让我们与洱海共舞。


“场域”创作观念

场域表演,是身体与空间合二为一产生的新生命。空间不是舞台,而是与创作者一体的呈现。


物件写生与创作

我们通过观察,用肢体对“物件”的形态、属性、气质进行描摹,在突破常规的视角下,找到创作的灵感。


物件使用与嫁接


物件不是道具,而是我们肢体的延申,通过肢体与物件的嫁接,使身体“异化”。



#4

工作坊的可能性

Possibilities of Workshop

经过21天工作坊的共创,我们的作品会产生一个雏形。每个人都可以带走属于自己的创作片段,有一次“演出”的体验。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每一次的工作坊成果都有可能在进一步打磨下,登上更大的舞台。


以去年的《悉达多》为例,我们一共18位参与者完成3周的训练、创作、排练,最终14位演员参与了大理的演出。


其后,《悉达多》受邀大凉山戏剧节,在西昌进行了复排和演出,并收获了一些专业观众的肯定。



以多届工作坊成果,集合而成的肢体剧场《苍蝇》,在南京南大黑匣子剧场演出。


往期参加过工作坊的四位学员,与袁老师一起出演凌云焰肢体游击队作品《末趾》,该剧目原为阿纳亚开幕作品,后于临海紫阳剧场演出。


在我与大雄一起工作的第一次工作坊,我们一起参加了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共演出八场。


现在有乌镇戏剧节、北京青年戏剧节以及各城市的青年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等数十个演出交流的平台。


我们希望我们在工作坊中所获得的成果,成为一种可能性,成为每个人走上戏剧之路的一个重要台阶。


#5

工作坊反馈

 Workshop Feedback

这个工作坊适合想要尝试剧场创作,或者试着成为剧场演员的人。


但过去是否有剧场学习、演出经验并不重要。


参加我们工作坊的过往学员,各行各业的都有。最小的16岁,最大的54岁。


我们认为素人和专业没有本质分别,重要的是否经受足够的训练。工作坊的设计是以高强度肢体训练为基础,由训练到创作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投入,才能有真正的突破。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员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敢表演。我们最终的演出,是集体的,是伙伴之间相互支持的。在一次次的训练与集体编排中,我们会与伙伴建立一种特殊连接。在个人进行表演的时候,其他的伙伴会以肢体、声音、行动与你同在。


对于在专业院校学习的同学,我们认为我们的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补足。


我们希望通过高强度反复的实践与挑战,能够在意识层面引导学员突破曾经的固有思维,形成真正正确的探寻方向。


以下是一些过往学员对工作坊的反馈:


 

智芯

暨南大学影视导演专业在读

第十一期 | 十三期 | 十五期 | 十六期学员

如果说戏剧是我一直以来的热爱,那么表演则是一颗深埋心底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温度与光照,才能茁壮地结出果实。幸运的是,我大二那年,也就是2021年底,我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东西,大雄老师和他的理念与方法。


我后续又参加了四次工作坊,每次都必然有新的感受,这绝不仅仅是复习,而是随着我自己生命体验的丰富与加深,对表演所产生的深刻的联系。到目前为止,我也有幸参与了大雄老师导演的《I don’t like it 》、《苍蝇》、《悉达多》等作品。


作为学员,对于大雄老师将在工作坊分享的肢体训练方法,我只想说,这是一套最基础但也最实用的方法,融合肢体剧场百家所长,却大道至简,一切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创作都能从中孕育而出,找到通向那个顶点的钥匙。


跟随大雄老师学习,对我的影响也绝不只是在于能力的提升,而是在于对“艺术家”这三个字的理解,以及对于为何做艺术的原因和对于当下的我们需要何种艺术的思考。


 

阿牛

四川传媒学院戏剧导演专业在读

第十四期 | 十七期学员

22年我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导演专业在读生凭着所谓的热爱接触到大雄的工作坊,至23年一共参加过三次,刚好三次内容阶段都不太一样。


我对训练的理解其实都是为了更加了解自己,或者是有意识的掌控自己的身体,从最表面的身体开始了解,达到极限后去触及身体本身更深层的东西,这就是舞台上所说的“真”。 最真实的表达、最真实接受在场当下的所有能量反馈,当身体达到极致以后已经没有力气再做其他,任何伪装都被褪去,突破了任何所谓的表演形式,作为一个个体最存粹的生命力来自内心最想要表达的会自然释放出来,一个生命绽放的时刻,都是最美好的时刻,引用大雄的话“还有什么能美好过美好本身呢?”



 

大圣

西交利物浦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在读

第十六期 | 十七期学员

我在2022年的时候,不管是进剧场看戏还是尝试自己创作,都陷入了“无趣”和“虚假”的危机之中。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戏剧还可以是什么样?”的疑问。直到23年1月时来到大理,在大雄的工作坊中我惊喜地看到原来还有这么真实、可爱、有趣的戏剧创作。


大雄的工作坊向来分成两个大部分,一是身体训练,二是创作思维提升。虽然“真实、可爱、有趣”这几个形容词似乎和工作坊极其严苛甚至算得上残暴的风格非常不搭,但对我来说,极致的身体开发和“危险”行动的力量确确实实把我从“虚假”之中拯救出来了,让我看到、体会到“真实”的戏剧表演。


与此同时,大雄的创作方法从我过往学习的“以人为本”“人类中心制”式的戏剧创作模式中跳脱出来,转向从客观世界中找到依靠。


我共参与了两次大雄的工作坊并在他的引导下完成了两个肢体剧场作品。第一次10天,第二次21天。很感谢能在学习的同时还有让我同步实践的机会。 如果说第一次是解决了我的“虚假”危机,那第二次就是让我真正意识到了“戏剧还可以是这样”的。

 

梦龙

吉林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在读

第十七期学员

参加大雄的工作坊也是机缘巧合,原因是在对表演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疑惑,加上在专业院校学习的时候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所有学校的表演方法和体系都是这么一套流程吗?只记得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人物、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可能这些话和指导确实都没有错误,只是我觉得这些体验都是很个人化的感受。


在工作坊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演员训练方法,大雄整合了格洛、欧丁、铃木、舞踏、现代舞、梅耶荷德、古武术等方法,去寻找对演员身体产生作用的共性。


大雄的工作坊给我最大的的收获在于,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训练是必经之路。最令我感动的是,工作坊21天,我们坚持每天早晨用半小时清洁场地,这是对剧场的尊重,也是自我修行和考验,让我们去真切的感受剧场带给我们的能量。


 

夏虫

上海杉达学院英语专业在读

第十四期 | 十五期 | 十七期学员

在三次参加大雄老师“猫的表演哲学”工作坊后,我的身体能力提高了不少,逐渐走出了过往对戏剧的局限认知,积累了更多创作上的实践经验,也真正收获了正视自我、直面挑战的勇气。


也许是由于跨专业经历,工作坊领导者大雄老师对学员的背景和思想差异有着极大的包容和尊重,充分相信每一个参与者的潜能与创作能力,会按照对专业演员的要求和期待,进行训练和方法分享。


工作坊练习的内容是一经入门指引就不断复现的:打开感官,接收冲动,用身体描摹声音和物体的内外特质、动态变化;寻找物我相连的多种可能,在动作的反复循环和力度的极致呈现中,找到个体最本质的力量…这样的过程不仅帮助我和伙伴们更好地丰富肢体、运用声音,也几乎磨练了我们突破极限、触底反弹的意志力。



 

小雨

自由职业,戏剧爱好者

第十七期学员

起初来到“猫的表演哲学”工作坊原因之一,是我在表演学习上遇到了瓶颈,总觉得运用起来很别扭。于是想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我有一种感觉——身体可能是突破。而国内身边接触到的,关于演员形体方面比较集中训练的学习,又不是很多,于是看到大雄的工作坊推文,就想来尝试一下,寻找改变。


大雄对于表演工作的理念,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他一直坚持他的工作坊时长,明明知道开设短期课程会更多人有时间来,但还是坚持做长期,因为只有长期才能体会到质的变化,并让演员更接近创作。


大雄把所有精力放在课程内容,放在创作上,本着“只要不亏就会做下去”,他一直坚持着。后来自己也有参加其他工作坊,和同学们交流,才更觉得“长期”的可贵。


关于工作坊的学习内容,首先我感觉我能掌握一套完整的演员基础训练方法,关于演员的呼吸、身体、声音、和空间的关系等等。特别是对于身体能力,身体感知力的提升,始终贯穿着学习的始终。


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我发现我更加了解我的身体,我的柔韧性和耐力都很好,我的爆发力也有所增强。我也从训练中,发现了自身的内在特质。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能量。还有一些平时不会在社会层面中展露出来的面向,在训练场和舞台上也被发酵了出来,我甚至看到其中蕴藏的生命力,并对此感到欣喜。


#1

工作坊信息

 Workshop Information



人数:8-16人


地点:大理古城 大深植物园

(如需要,可安排就近客栈优惠住宿)


一周学习+训练  7.7-7.13

2600元,早鸟价2400元

(6月26日前报名)


三周学习+训练+创作  7.7-7.28

4800元,早鸟价4500元

(6月26日前报名)



学费减免

2人以上报名,各-200元


往期学员优惠

三周课程,3000元



请注意,非常重要!


  • 缴费后视为报名成功,开课前7天以上,按实际缴费50%退费;接受名额转让

  • 距离开课0-7天,不予退费;接受名额转让

  • 工作坊开始后,因受伤或个人原因(劳累、心理状态、个人事务等)中途离开,不接受退费和转让

咨询、报名

添加工作坊协作者 “X.un”

微信:Xun-FoolChild



勋的步履
【孢子戏剧】/【心流艺术空间】主理人 ,勋的自留地。记录剧场与生活
 最新文章